执业医师

导航

2017年临床助理医师《生理学》章节考点:第十章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11-03

  第六节 脑的高级功能

  一、学习与记忆

  学习:人和动物依赖于经验来改变自身行为以适应环境的神经活动过程。

  记忆:将学习到的信息储存和“读出”的神经活动过程。

  1.学习和记忆的形式

  (1)学习的形式

  1)非联合型学习:不需要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形成某种明确的联系。包括习惯化和敏感化。

  2)联合型学习:是在时间上很接近的两个事件重复地发生,最后在脑内逐渐形成联系,如条件反射的建立和消退。

  ①条件反射的建立和消退:条件反射是由条件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而建立起来的,该过程称为强化。条件反射建立后,如多次只给予条件刺激而不给予非条件刺激强化,条件反射就会减弱,最后完全消失,这称为条件反射的消退。

  ②趋向性条件反射:由奖赏性刺激引起的操作式条件反射。

  ③回避性条件反射:由于得到惩罚而产生的抑制性条件反射。

  ④两种信号系统

  第一信号系统:现实具体的信号称为第一信号。对第一信号发生反应的大脑皮层功能系统,称为第一信号系统。

  第二信号系统:抽象的语词称为第二信号。对第二信号发生反应的大脑皮层功能系统称为第二信号系统。

  第二信号系统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主要特征。

  (2)记忆的形式

  1)根据记忆的储存和回忆方式分类

  ①陈述性记忆,又包括:

  情景式记忆:对一件具体事物或一个场面的记忆;

  语义式记忆:对文字和语言的记忆。

  ②非陈述性记忆

  2)根据记忆保留时间的长短分类:可分为短时程记忆、中时程记忆和长时程记忆三类。

  2.人类的记忆过程和遗忘

  (1)人类的记忆过程:可细分为四个阶段。

  ①感觉性记忆:通过感觉系统获得信息后,首先储存在脑的感觉区内的阶段。历时短暂,不超过1秒钟。

  ②第一级记忆:由不连续、先后传入的信息整合成新的连续印象而转入。保留时间平均几秒钟。

  ③第二级记忆:通过反复学习和运用,信息在第一级记忆中循环而转入。第二级记忆是大而持久的储存系统,可持续数分钟至数年不等。由于先前或后来的信息干扰导致遗忘。

  ④第三级记忆:常年累月运用的信息则不易遗忘,转入第三级记忆。

  (2)遗忘

  1)概念:是指部分或完全失去回忆和再认的能力,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2)原因:①条件刺激久不予强化引起消退抑制;②后来信息的干扰。

  3)记忆缺失:疾病情况下发生的遗忘,也称为遗忘症(amnesia)。分两类:①顺行性遗忘:不能保留新近获得的信息。其机制:信息不能从第一级记忆转入第二级记忆。多见于慢性酒精中毒。②逆行性遗忘:不能回忆脑功能障碍发生之前一段时间内的经历,多见于脑震荡。其机制:第二级记忆发生了紊乱,而第三级记忆未受影响。

  3.学习和记忆的机制

  (1)生理学机制

  中枢神经元间的环路联系可产生后作用和连续活动可能与感觉记忆和第一级记忆有关。

  海马回路的活动与第一级记忆的保持和向第二级记忆转入有关。

  突触传递的可塑性(习惯化、敏感化和长时程增强)是学习和记忆的生理学基础。

  (2)生物化学机制

  脑内蛋白质合成可能是较长时程记忆的机制。

  中枢神经递质中,ACh、儿茶酚胺、GABA、血管升压素等可增强记忆;缩宫素、阿片肽等则作用相反。

  (3)解剖学机制:持久性记忆可能与形态学改变有关。

  二、语言和其他认知功能

  1.优势半球和皮层功能的互补性专门化:

  2. 大脑皮层的语言活动功能:与语言有关的脑区位于大脑侧沟附近。人类左侧大脑皮层一定区域的损伤将引起各种特殊的语言活动功能障碍:

  (1)流畅失语症:颞上回后端的Wernicke区受损所致。

  (2)运动失语症:由中央前回底部前方的Broca区受损引起。

  (3)失写症:因额中回后部接近中央前回手部代表区受损所致。

  (4)感觉失语症:由颞上回后部损伤所致。

  (5)失读症:由角回受损所致。

  3.两侧大脑皮层功能的相关:人类两侧大脑皮层的功能也是相关的,两半球之间的连合纤维对完成双侧的运动、一般感觉和视觉的协调起重要作用。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