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

导航

2021口腔执业医师口腔内科学复习试题:口腔黏膜病学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20-11-03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手-足-口病:是因感染柯萨奇病毒A16或EV71型所引起的皮肤黏膜病。但口腔损害比皮肤重。前驱症状有发热、困倦与局部淋巴结肿大,然后在口腔黏膜、手掌、足底出现散在水疱、丘疹与斑疹,数量不等。斑疹周围有红晕,无明显压痛,其中央为小水疱,皮肤的水疱数日后干燥结痂。口腔损害广泛分布于唇、颊、舌、腭等处,初起时多小水疱,迅速成为溃疡,经5~10日后愈合。

  2、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手-足-口病:前驱症状有发热、困倦与局部淋巴结肿大,然后在口腔黏膜、手掌、足底出现散在水疱、丘疹与斑疹,数量不等。口腔损害广泛分布于唇、颊、舌、腭等处。

  3、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手-足-口病:是因感染柯萨奇病毒A16或EV71型所引起的皮肤黏膜病。

  4、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单纯疱疹复发的原因还不清楚,对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免疫学研究显示,单纯疱疹复发的次数与循环抗单纯疱疹病毒抗体水平无关,说明该抗体保护作用有限。

  5、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单纯疱疹病毒携带者当机体遇到激发因素如紫外线、创伤、感染、胃肠功能紊乱、妊娠、劳累、情绪、环境等改变时可使体内潜伏的病毒活化,疱疹复发。

  6、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口腔单纯疱疹病毒传染方式主要为直接经呼吸道、口腔、鼻、眼结膜、生殖器黏膜或破损皮肤进入人体。

  7、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单纯疱疹病毒是有包膜的DNA病毒。病毒呈球形,病毒核衣壳为由162个壳微粒组成的立体对称20面体,直径约为120nm。

  8、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单纯疱疹病毒是有包膜的DNA病毒。病毒呈球形,病毒核衣壳为由162个壳微粒组成的立体对称20面体,直径约为120nm。

  9、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带状疱疹常伴有神经痛,但多在皮肤黏膜病损完全消退后1个月内消失,少数患者可持续1个月以上,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常见于老年患者,可能存在半年甚至更长。

  疱疹初起时颜面部皮肤呈不规则或椭圆形红斑,数小时后在红斑上发生水疱,逐渐增多并能合为大疱,严重者可为血疱,有继发感染则为脓疱。数日后,疱浆混浊,逐渐形成结痂,1~2周脱痂,遗留色素沉着,遗留的色素可逐渐消退,一般不留瘢痕,损害不超越中线。老年人的病程常为4~6周,也有超过8周者。

  10、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小水疱为特征,常伴有明显的神经痛。

  1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口腔单纯性疱疹是由单纯疱疹病毒(HSV)引起。治疗上主要选择抗病毒药物以及免疫治疗。病毒感染一般不用激素进行治疗。

  1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口疮在临床上多见,最常见的是轻型,溃疡为圆形或椭圆形,数目一般较少亦较表浅,故不留瘢痕,若有感染则溃疡扩大且加深,但这种情况少见。重型往往有轻型的病史,多为1~2个大而深的溃疡或同时有1~2个较小的溃疡。病程长,疗效差。疱疹样口疮,溃疡小而数目多,散在分布呈口炎形式。周围黏膜充血,这与疱疹性口炎常难以区别。疱疹性口炎与疱疹样口疮无明显的性别差异。

  13、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一般复发感染的部位在口唇或接近口唇处,故又称复发性唇疱疹。复发的口唇损害有两个特征:①损害总是以起疱开始,常为多个成簇的疱,单个的疱较少见。②损害复发时,总是在原先发作过的位置,或邻近原先发作过的位置。

  14、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原发性疱疹性口炎:①前驱期②水疱期③糜烂期④愈合期。

  15、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最常见的由Ⅰ型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口腔病损,可能表现为一种较严重的龈口炎——急性疱疹性龈口炎。

  16、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以6岁以下儿童较多见,尤其是6个月至2岁更多,因为多数婴儿出生后,即有对抗单纯疱疹病毒的抗体,这是一种来自母体的被动免疫,4~6个月时自行消失,2岁前不会出现明显的抗体效价。

  17、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口腔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患者及无症状的带病毒者为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唾液及疱疹液直接接触传播。也可以通过食具和衣物间接传染。传染方式主要为直接经呼吸道、口腔、鼻、眼结膜、生殖器黏膜或破损皮肤进入人体。

  18、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治疗念珠菌病应该用抗真菌药物治疗,肤轻松软膏是激素类药物,故不能用。

  19、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念珠菌实验室检测方法包括涂片法、分离培养、组织病理学检查、免疫学和基因诊断等。一般来说,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是前三种。

  20、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活检法:对于慢性或肥厚性损害可进行活检,将组织切片用PAS染色,镜下可见增生的口腔黏膜上皮细胞间有芽生孢子和菌丝。

  2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临床表现为黏膜上出现外形弥散的红斑,以舌黏膜多见,严重时舌背黏膜呈鲜红色并有舌乳头萎缩,双颊、上腭及口角也可有红色斑块。黏膜红斑是由于上皮萎缩加上黏膜充血所致,因此,近年来有学者认为该型以红斑型取代以前命名的萎缩型较为合理。若继发于假膜型,则可见假膜。自觉症状为口干、味觉异常、疼痛及烧灼感。

  22、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人,多见于长期使用激素、HIV感染者、免疫缺陷者、婴幼儿及衰弱者。但以新生儿最多见,发生率为4%,又称新生儿鹅口疮或雪口病。

  23、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有关念珠菌病的分型方法较多。国际上过去公认Lehner(1966)的经典分型,最新作了修改如下:①假(伪)膜型念珠菌病,可表现为急性或慢性;②急性红斑型(萎缩型)念珠菌病;③慢性红斑型(萎缩型)念珠菌病;④慢性增殖性念珠菌病。

  24、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根据发病部位的变化分为正中菱形舌炎、义齿性口炎、多灶性念珠菌病、口角炎和念珠菌性唇炎。

  25、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主要在于侵袭力,其中黏附力和细胞外酶作用较肯定,而菌丝形成、抗吞噬作用等也可能增强其侵袭力。毒力大小与念珠菌对宿主黏膜及树脂塑料表面的黏附力、疏水性、芽管形成的能力、菌落的转化现象、产生蛋白酶和磷酸酶这两种水解酶的能力有关。

  26、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引起人类念珠菌病的主要是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和高里念珠菌,占60%~80%。近年来报道,念珠菌感染菌种存在变迁趋势,引起念珠菌感染中非白色念珠菌增多,且在病灶中可存在多种致病性念珠菌的混合感染。

  27、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①控制感染:感染程度较严重或伴有全身感染症状者应尽量做细菌学检查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抗菌药物。根据不同的感染类型、病情轻重程度、微生物检查结果、宿主的易感性等情况选择用药方式、用药剂量及疗程。

  ②补充维生素:维生素B110mg、维生素B25mg、维生素C100mg,每日3次。

  ③中药治疗:可选有清热解毒作用的药物,如银翘散、导赤散、清胃散和清瘟败毒饮等。若有口渴思饮、心烦便秘、小便黄少等心脾积热症状,可口服口炎宁颗粒剂,每次1~2包。

  ④局部治疗:聚维酮碘漱口液含漱15秒钟,每6小时1次或0.2%氯已定漱口液含漱1分钟,每6小时1次。西地碘片1.5mg含化,每天4~6次,可具有广谱杀菌收敛作用;溶菌酶片20mg含化,每天4~6次,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地喹氯铵含片0.5mg含化,每天4~6次,有抗菌、收敛、止痛作用。

  28、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病可发生于口腔黏膜任何部位,口腔黏膜充血,局部形成糜烂或溃疡。在溃疡或糜烂的表面覆盖着一层灰白色或黄褐色假膜,假膜特点是较厚微突出黏膜表面,致密而光滑。擦去假膜,可见溢血的糜烂面。周围黏膜充血水肿。患者唾液增多,疼痛明显,有炎性口臭。区域淋巴结肿大压痛。有些患者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涂片及细菌培养可明确诊断。血象检查白细胞数增高。

  29、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主要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等。口腔黏膜球菌感染往往是几种球菌同时致病,引起口腔黏膜的急性损害。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