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

导航

2018年口腔执业医师医学免疫学习题:第四单元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8-01-24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自然杀伤T细胞(NKT)是兼有T细胞和NK细胞性质的T淋巴细胞,因其识别非多态性的CD1d分子,也被称为CD1限制性T细胞。CD1分子是结合外来或自身脂类和糖脂的抗原提呈分子。NKT约占外周血T细胞的0.1%。NKT表达αβTCR和多种NK细胞的表面标志,如CD16和CD56,表达颗粒酶。

  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γδT细胞:γδT细胞主要分布于皮肤和黏膜组织,其TCR缺乏多样性,只能识别由CD1分子提呈的糖脂、病毒糖蛋白、分枝杆菌的磷酸糖和热休克蛋白(HSP)等,无MHC限制性。γδT细胞可杀伤病毒或细胞内细菌感染的靶细胞、异常表达CD1分子的靶细胞以及某些肿瘤细胞。γδT细胞表达NKG2D。

  3、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Th1的主要功能是:①通过分泌IL-2、IFN-γ刺激CTL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促进CTL对肿瘤和病毒感染细胞的杀伤;②通过分泌IFN-γ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和杀伤,尤其是杀伤胞内寄生菌的功能;③通过分泌IFN-γ促进IgG的生成从而促进调理吞噬作用;④是迟发型超敏反应中的效应细胞;⑤通过分泌IL-2、IFN-γ增强NK细胞的杀伤活性。

  4、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Th2:在IL-4的诱导下,Th分化为Th2。Th2通过分泌IL-4、5、6、10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和抗体的生成。Th2分泌的IL-4和IL-5可诱导IgE的生成和嗜酸性粒细胞的活化,在变态反应及抗寄生虫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特应性皮炎和支气管哮喘与Th2细胞因子分泌过多有关。

  5、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Th1:在由APC分泌的IL-12的作用下,Th可分化Th1。Th1的主要功能是:①通过分泌IL-2、IFN-γ刺激CTL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促进CTL对肿瘤和病毒感染细胞的杀伤;②通过分泌IFN-γ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和杀伤,尤其是杀伤胞内寄生菌的功能;③通过分泌IFN-γ促进IgG的生成从而促进调理吞噬作用;④是迟发型超敏反应中的效应细胞;⑤通过分泌IL-2、IFN-γ增强NK细胞的杀伤活性。

  6、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CTL可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其杀伤机制有两种:一是分泌穿孔素、颗粒酶、颗粒溶解毒及淋巴毒素(LTa)直接杀伤靶细胞;二是通过Fas/FasL途径诱导靶细胞凋亡。

  7、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其他几项均是,不包括CD80(B7)。

  8、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抗原与B细胞的BCR结合产生的信号为B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但B细胞的充分活化还需要Th细胞和B细胞表面的协同刺激分子相互作用产生的第二信号。

  9、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TCR为T细胞上的特异性标志,而不是B细胞所具备的受体。

  10、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NK细胞不表达特异性抗原识别受体,而是通过表面活化受体和抑制性受体对“自身”与“非己”进行识别,并直接杀伤某些肿瘤和病毒感染的靶细胞。NK细胞也可通过ADCC作用杀伤肿瘤和病毒感染的靶细胞。TH2细胞分泌IL-4、IL-5、IL-10、及IL-13等细胞因子,而NK细胞分泌IFN-γ与IFN-α。

  1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TCR通过其跨膜区与CD3分子的跨膜区连接,形成TCR-CD3复合体。CD3由5种肽链组成。TCR识别抗原所产生的活化信号由CD3分子传导至T细胞内。

  12、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TCR是T细胞表面的特有标志。

  13、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TCR不能直接识别抗原表位,只能识别抗原提呈细胞或靶细胞表面的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TCR既识别抗原肽,也识别自身MHC分子的多态性部分。TCR识别自身MHC分子的多态性部位也是T细胞识别抗原具有自身MHC限制性的原因,也影响T细胞的激活程度。

  14、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CD4是跨膜糖蛋白,表达在辅助性T细胞(Th)表面。CD4可特异结合MHCⅡ类分子,是ThTCR的辅助受体。树突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也表达CD4。表达CD4的T细胞是Th,识别抗原时受MHCⅡ类分子限制。

  二、B

  1、

  <1>、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IgG抗体结合病毒感染细胞或肿瘤细胞后,NK细胞可通过表面的Fc受体与IgG的Fc段结合,从而杀伤靶细胞,这种作用被称为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ADCC)。

  <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中和作用:病毒通过宿主细胞表面的特异受体感染细胞,细菌外毒素通过与细胞表面相应受体作用发挥毒性作用。抗体可特异性结合病毒并阻断其入侵宿主细胞,或可结合外毒素使其丧失毒力,这种作用被称为中和作用。具有中和作用的抗体是中和抗体。预防病毒感染的疫苗应能诱生病毒中和抗体。

  <3>、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溶细胞或溶菌作用:IgG和IgM抗体结合细胞或细菌后可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结果在细胞或细菌表面形成攻膜复合物(MAC)使其发生溶解。

  <4>、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调理作用:抗体可以促进病原体被吞噬细胞吞噬,这种作用被称为调理作用。抗体可以两种方式发挥该作用:①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其Fc段又可与吞噬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这样使吞噬细胞易捕获病原体并将其吞噬;②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后激活补体,并形成抗原-抗体-补体复合物,其中的补体成分与吞噬细胞表面的相应补体受体结合,使病原体易被吞噬细胞吞噬。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