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口腔执业医师口腔组织病理学考点:第六章涎腺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3-28
中第二节 涎腺的分布及组织学特点
一、大涎腺
腮腺颌下腺
舌下腺
1.腮腺 parotid gland
解剖特点:
●最大的腺体,外层有一结缔组织被膜
●位于外耳道及乳突前、颧弓下方,下颌升支的侧后方、咬肌表面
●浅叶—外耳前方;深叶—下颌后凹
●导管开口于上颌第二磨牙所对颊粘膜
组织学特点:
1.纯浆液腺(新生儿可见少量粘液细胞)
2.闰管长,有分支;分泌管多
3.腺体内常伴有淋巴组织(周围淋巴内可见腺体);
●可能同胚胎期涎腺围绕颈静脉淋巴囊发育有关
●这也是涎腺发生良性淋巴上皮病变、腺淋巴瘤及恶性淋巴瘤的组织学基础
2. 颌下腺 submandibular gland
解剖特点:
●外有明确的被膜
●大部:颌下三角内;
少部:下颌舌骨肌游离缘后上方
●导管开口于舌系带两侧的肉阜
组织学特点:
●混合腺,以浆液性腺泡为主
●闰管较短;分泌管较长
●导管周围常伴有弥散的淋巴组织
3、舌下腺 sublingual gland
解剖特点:
1.无明确的结缔组织被膜
2.位于口底粘膜和下颌舌骨肌之间
3.主导管—颌下腺导管,
小导管—舌下腺主导管、颌下腺导管、舌下皱襞
组织学特点:
●混合性腺,以粘液腺泡为主
●闰管、分泌管发育不良,腺泡可直接连于排泄管
二、小涎腺 minor salivary gland
均无被膜包绕,位于粘膜固有层和 粘膜下层。
涎腺的功能
主要产生和分泌唾液
量:1000~1500ml/天
成分:水(99%)
无机离子—钠、钾、钙、碳酸氢根
有机物—糖蛋白、淀粉酶、过氧化物酶、溶菌酶、球蛋白等
1.消化功能
(1)乳化并溶解食物。
(2)直接消化作用:淀粉酶消化淀粉;
脂肪溶解酶对甘油三酯的胃内分解起协同作用。
(3)维持味觉功能:味觉素
2.润滑、防御和保护功能
(1)润滑作用:粘多糖
(2)形成保护屏障
(3)软组织修复:上皮生长因子
(4)冲洗作用
(5)缓冲作用:
(6)结合钙的蛋白质形成唾液薄膜,能与牙齿直接发生离子交换。
(7)脂蛋白凝血激酶等缩短凝血时间。
3.抗菌功能
(1)过氧化酶
(2)溶菌酶
(3)免疫球蛋白
(4)乳铁蛋白
4.内分泌功能
(1)腮腺分泌管分泌腮腺素
(2)在导管细胞内发现血管舒缓素
(3)生长因子
涎腺的增龄变化
●唾液的量降低
●腺泡变性萎缩与纤维化
●脂肪组织代替腺泡
●导管内出现沉积物
●腺体内嗜酸细胞增多:大的排泄管内
●出现分泌活性下降、体积增大、细胞核固缩的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