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

导航

2017年口腔执业医师口腔组织病理学考点:第五章口腔粘膜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3-27

  第五章 口腔粘膜 Oral Mucosa

  概述

  皮肤为体表提供干性被覆,粘膜则为腔隙(与外界相通)表面提供湿性衬覆组织。

  口腔粘膜指覆盖于口腔表面,前借唇红与唇部皮肤相连,后与咽部粘膜相连。

  第一节 基本组织结构

  上皮(表皮)

  固有层(真皮,但无皮肤附属器)

  粘膜下层(部分粘膜有)

  一、上 皮

  种类:复层鳞状上皮 不全角化

  非角化

  角质形成细胞

  上皮细胞

  非角质形成细胞

  (一)角质形成细胞

  1、基底层

  光镜:上皮最深层,一层立方形或矮柱状细胞;胞核圆、染色深、胞质相对较少

  电镜:与结缔组织相连接处形成半桥粒,附着在基板上。

  2、棘层

  光镜(1)位于基底层上层,多层体积较大的多边形细胞,上皮中层次最多。

  (2)胞核圆形,位于中央,1-2个核仁

  (3)细胞间桥,牙龈和硬腭上皮明显

  电镜:细胞间桥即细胞间桥粒连接

  构成桥粒的蛋白:

  (1)桥粒钙依赖性粘蛋白(跨膜蛋白) ------桥粒芯蛋白、桥粒胶蛋白

  (2)膜内附着斑的蛋白(连接蛋白)------桥粒斑珠蛋白、桥粒斑蛋白

  作用:维持上皮的完整性。

  受到破坏----寻常性天疱疮。

  3、颗粒层

  光镜:2~3层细胞组成

  胞质内含嗜碱性透明角质颗粒,染色深,胞核浓缩。

  表面正角化,此层明显;表面不全角化,此层可不明显。

  作用:透明角质颗粒的主要成分是纤丝聚集蛋白原,它是在棘细胞层形成的蛋白质,有利于细胞内钙的贮存。

  4、角化层

  光镜:位于上皮最表层,细胞扁平,体积大

  正角化:细胞器及细胞核消失,胞质内充满角蛋白,细胞间桥消失;红染的条索。

  不全角化:含有浓缩的未消失的细胞核

  角化鳞状上皮

  细胞膜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由交联的蛋白质和脂类形成的所谓角化包膜。是上皮屏障的主要构成成分。并且和胞内角蛋白相交联。

  角化包膜具有高度抗溶解性,较强的柔韧性,能很好的保护上皮深层的上皮细胞。

  非角化的鳞状上皮

  (1)基底层

  (2)棘层

  (3)中间层

  (4)表层

  (二)非角质形成细胞

  共同特点:切片下胞质不着色,因此称为透明细胞。

  1.黑色素细胞 (melanocyte)

  位于基底层

  胚胎第11周由神经嵴细胞迁移而来

  光镜:胞质透明,胞核圆形或卵圆形;

  特殊染色:胞质有树枝状突起深入基底细胞之间.

  临床:牙龈、硬腭、颊和舌常见黑色素沉着,也是黑色素性病变的好发部位

  2. 朗格汉斯细胞 langerhans cell

  主要位于棘层,少量位于基底层

  也呈树枝状,来自于造血组织

  光镜:胞质透明,核深染

  功能:与粘膜的免疫有关

  可通过固有层淋巴管进入局部淋巴结

  3. 梅克尔细胞 merkel cell

  来自于神经嵴,位于基底层,在咀嚼粘膜上皮中多见

  一种压力或触觉感受细胞

  光镜:染色较浅

  电镜:一般无树枝状突起;电子致密性膜被小泡,内含神经递质。在邻近与神经末梢形成的突触样连接的胞质中,常见此小泡,可释放神经递质,引发冲动。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