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口腔颌面外科学》章节要点:第一单元口腔颌面外科基本知识及基本技术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12-01
中第二节 消毒和灭菌
口腔颌面外科的手术和临床其他各科的手术一样,必须严格遵循无菌原则,而细菌又普遍存在于人体和周围环境,口腔颌面部存在的腔窦更是细菌寄生和繁殖的温床,故手术后发生感染的机会较多。进行彻底的消毒和灭菌是防止术后感染和交叉感染从而保证手术效果、减少手术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一、手术室与手术器材的消毒灭菌
(一)手术器械、敷料的消毒
1.高压蒸气灭菌 压力灭菌器有下排气式及预真空压力灭菌器两种。一般器械、布类、纱布、棉花类及橡胶类等均可使用。灭菌效果可靠,但不同物质其压力和灭菌时间要求不同。
2.煮沸消毒法 此方法简单,应用方便,适用于耐热、耐温物品,但可使刀刃的锋利性受损。消毒时间自水煮沸后开始计算。一般需l5~20分钟。对于肝炎患者污染的器械与物品,应煮沸30分钟。加入2%碳酸氢钠时,沸点即达105℃,可缩短消毒时间,效果更佳(金属器械煮沸5分钟即可达到灭菌要求),并可防锈。
3.干热灭菌法 利用电热或红外线烤箱高热烘烤进行灭菌。适用于玻璃、陶瓷等器具,以及不宜用高压蒸气灭菌的明胶海绵、凡士林、油脂、液体石蜡和各种粉剂等物品。不耐高热的物品,如棉织品、合成纤维、塑料及橡胶制品等,不可用此法灭菌。干热灭菌的温度和维持时间应根据消毒物品导热快慢、包装大小和安放情况而定。一般160℃应持续120分钟,170℃应持续90分钟,180℃应持续60分钟。
4.化学消毒法 应选择具有杀菌谱广、毒性低、无刺激性、性能稳定、无腐蚀性、作用速度快等优点的化学消毒剂。
(二)特殊器械的消毒
电钻直机头和电动或风动骨钻机头均可用高压蒸气或甲醛蒸气消毒灭菌(40%甲醛持续40分钟)。钻针用甲醛蒸气或浸泡消毒法,其不宜消毒部分,如电机三节臂、电源线等可套以消毒布套隔离。
二、手术者的消毒
手术者的消毒包括更换手术室的衣、裤、鞋、帽及口罩等清洁准备、手术的洗刷浸泡、穿手术衣及戴橡皮手套等步骤,其原则、方法及消毒剂与外科手术的要求完全相同。
三、手术区的消毒灭菌
(一)术前准备
患者在术前应行理发、沐浴和备皮(具强有效的消毒条件或美容手术时可免去剃发)。与口腔相通的大手术,特别是需植骨、植皮者,应先作口腔洁治、龋齿充填和残根拨除,并用1:5000高锰酸钾液或1:1000洗必泰液含漱;取皮及取骨区应在术前1日彻底清洁、备皮,以酒精消毒后用无菌敷料包扎。
(二)手术区常用消毒药物
1.碘酊 杀菌力强,但刺激性大,故在不同部位使用浓度不同:消毒颌面颈部为2%,口腔内为1%,头皮部为3%。使用后应予脱碘,碘过敏者禁用。
2.洗必泰液 为广谱消毒剂,刺激性小,故使用广泛。皮肤消毒浓度为0.5%,以0.5%洗必泰酒精(70%酒精)消毒效果更佳。口腔内及创口消毒浓度为0.1%。
3.碘伏 含有效碘0.5%的碘伏水溶液用于皮肤和手的消毒,同样也可用引口腔粘膜的术前消毒,其作用优于碘酊。具有消毒彻底、刺激性小、着色浅的优点。
4.75%酒精 最常应用,其消毒力较弱,故常与碘酊先后使用,起脱碘作用。
(三)消毒方法及范围
1.消毒方法 应从术区中心开始,逐步向四周环绕涂布,但感染创口相反。涂药时不可留有空白,并避免药液流入呼吸道和眼内。与口腔相通的手术及多个术区的手术应分别消毒。
2.消毒范围 头颈部手术消毒范围应至术区外1Ocm,四肢、躯干则需扩大型20cm,以保证有足够的安全范围为原则。
(四)消毒巾铺置法
口腔颌面部的外形不规则,且有腔道、孔裂存在,头皮部生有头发,其手术铺巾具有一定的难度。一般应在消毒前戴帽遮发;消毒后以消毒巾包头,以防污染。常用的铺巾法有以下几种:
1.包头法
2.手术野铺巾法
(1)孔巾铺置法
(2)三角形手术野铺巾法
(3)四边形手术野铺巾法
使用三角形或四边形手术野铺巾法均应按手术的需要,调整其大小及形状,并保证消毒区大于术野暴露区。在术野周围铺巾后,再用消毒的中单和大单遮盖全身(术区周围最少3~4层,外周至少2层)。大单之孔裂要对准手术区。对术中有可能扩大手术范围者,消毒、铺巾时应有所考虑和准备,避免临时再扩大消毒和重新铺巾。手术区铺巾完毕后,再用一中单将手术区与麻醉区隔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