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公卫执业医师环境卫生学课后习题:土壤卫生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20-05-12
中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土壤pH偏碱性时,多数金属离子形成难溶的氢氧化物而沉淀,植物难以吸收。用石灰调节土壤pH可明显降低作物中的重金属含量。
【该题针对“土壤的污染与自净☆”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重金属一般是以氢氧化物、离子和盐类形式存在,土壤pH越低,金属的溶解度越高,容易被植物吸收或迁移。
【该题针对“土壤的污染与自净☆”知识点进行考核】
3、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五个选项中只有C选项包括的最完全。
【该题针对“土壤的污染与自净☆”知识点进行考核】
4、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农药污染土壤后即使土壤中农药的残留浓度很低,通过食物链和生物浓缩作用可使体内浓度提高数千倍甚至上万倍,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所以现在对新农药提出的要求是高效、低毒、低残留。
【该题针对“土壤的污染与自净☆”知识点进行考核】
5、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土壤污染主要是通过“土壤→植物→人体”,或通过“土壤→水→人体”间接被人体吸收,形成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该题针对“土壤的污染与自净☆”知识点进行考核】
6、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水源污染的主要来源是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污染和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城市垃圾等。
【该题针对“土壤的污染与自净☆”知识点进行考核】
7、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腐殖质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土壤腐殖质能大量吸附重金属离子,通过螯合作用使其被稳定地滞留于土壤腐殖质中而不易迁移到水和植物中,使其危害减轻。
【该题针对“土壤的污染与自净☆”知识点进行考核】
8、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有机物经过土壤微生物分解后再合成的一种褐色或暗褐色的大分子胶体物质,称为腐殖质腐殖质的成分很复杂,其中含有木质素、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腐殖酸等。
【该题针对“土壤的污染与自净☆”知识点进行考核】
9、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土壤环境容量是一定土壤环境单元在一定时限内遵循环境质量标准、维持土壤生态系统的正常结构与功能、保证农产品的生物学产量与质量、在不使环境系统污染的前提下土壤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该题针对“土壤的污染与自净☆”知识点进行考核】
10、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土壤污染的来源有:农业污染、工业污染、生活污染、交通污染、灾害污染、电子垃圾污染。
【该题针对“土壤的污染与自净☆”知识点进行考核】
1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土壤的吸附和过滤作用只是暂时缓解了危害,并没有从根本上对土壤起到净化作用。
【该题针对“土壤的污染与自净☆”知识点进行考核】
1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土壤自净作用是指受污染的土壤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作用,使病原体死灭,各种有害物质达到无害的程度,土壤可逐渐恢复到污染前的状态,这一过程称为土壤自净,包括:物理净化作用、化学净化作用、生物净化作用 。
【该题针对“土壤的污染与自净☆”知识点进行考核】
13、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此题选C,人为污染源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所形成的污染源。人为污染源包括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交通运输污染源、生活污染源等,它们是环境保护工作所研究和控制的主要对象。而森林火灾属于森林污染。
【该题针对“土壤的污染与自净☆”知识点进行考核】
14、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在酸性土壤中多数重金属离子变成易溶于水的化合物,容易被作物吸收或迁移,在碱性土壤中多数重金属离子溶解度降低,作物难以吸收。因而选择D。
【该题针对“土壤的污染与自净☆”知识点进行考核】
15、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土壤pH:重金属一般是以氢氧化物、离子和盐类形式存在,土壤pH越低,金属的溶解度越高,容易被植物吸收或迁移。而土壤pH偏碱性时,多数金属离子形成难溶的氢氧化物而沉淀,植物难以吸收。土壤受镉污染后用石灰调节土壤pH可明显降低作物中的镉含量。
【该题针对“土壤的污染与自净☆”知识点进行考核】
16、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此题考核对腐殖质性质和特点的认识。土壤受有机物污染后,经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分解又重新合成新的高分子有机物,即腐殖质。在形成过程中,病原体被消灭,臭味也消失,达到无害化程度,而且是一种肥料。因此,正确答案是C,而A、B、D、E均为腐殖质的特点。
【该题针对“土壤的污染与自净☆”知识点进行考核】
17、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土壤环境的多介质、多界面、多组分以及非均一性和复杂多变性的特点,决定了土壤环境污染具有自身的特点: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不易被人们发现;由于土壤对污染物的吸附和固定,因而土壤环境的污染物不易扩散和稀释,长久地保存在土壤中,表现为土壤污染的地域性和累积性;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化合物在土壤中很难降解,且可能产生毒性较大的中间产物,因此土壤污染具有不可逆转性,因而选择C是正确的;由于土壤污染具有不可逆转性,因而要对其治理,需要很高的成本和技术,其治理周期也较长。
【该题针对“土壤的污染与自净☆”知识点进行考核】
18、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含碳有机物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最终形成二氧化碳和水,在厌氧条件下则产生甲烷。所以本题答案选择E。
【该题针对“土壤的污染与自净☆”知识点进行考核】
19、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含氮有机物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发生分解的过程为先氨化作用,再硝化作用,最后是反硝化作用。
【该题针对“土壤的污染与自净☆”知识点进行考核】
20、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土壤污染是指在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中排出的有害物质进入土壤中,超过一定限量,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人畜健康的现象。土壤污染的来源有:农业污染、工业污染、生活污染、交通污染、灾害污染、电子垃圾污染。
【该题针对“土壤的污染与自净☆”知识点进行考核】
2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焚烧法是高温分解和深度氧化的综合过程。此法适用于有机性工业废渣的处理。含氰化物燃烧后可生成无毒的二氧化碳和含氮化合物。
【该题针对“土壤卫生防护★”知识点进行考核】
22、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密封发酵法,是在厌氧环境中密闭发酵,由厌氧菌分解含氮有机物产生大量氨。游离氨能随水透入卵壳,杀死寄生虫卵,血吸虫卵对氨最敏感。
【该题针对“土壤卫生防护★”知识点进行考核】
23、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堆肥法是把粪便和有机垃圾、作物(蒿)秆、叶等按一定比例堆积起来,在一定温度、湿度和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有机物并产生高温,使病原体死亡并形成大量腐殖质。
【该题针对“土壤卫生防护★”知识点进行考核】
24、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高温堆肥的卫生标准:堆肥温度:最高堆温打0~55℃以上,持续5~7天;蛔虫卵死亡率95~100%;粪大肠菌值:10-1~10-2;苍蝇:有效地控制苍蝇孽生,堆堆周围没有活的蛆、蛹或新羽化的成蝇。
【该题针对“土壤卫生防护★”知识点进行考核】
25、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卫生填埋是最常用的垃圾处理方法,此法安全卫生,成本较低,已回填完毕的场地可以作绿化地、公园、游乐场等。
【该题针对“土壤卫生防护★”知识点进行考核】
26、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堆肥法是把粪便和有机垃圾、作物(蒿)秆、叶等按一定比例堆积起来,在一定温度、湿度和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有机物并产生高温,使病原体死亡并形成大量腐殖质。
【该题针对“土壤卫生防护★”知识点进行考核】
27、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六六六和DDT为有机氯农药,具有很强的蓄积性和致癌性,具有持久性影响。
【该题针对“土壤污染对健康的影响★”知识点进行考核】
28、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上述5种有机化合物在环境中均有长期残留性,易在生物体内蓄积并对人和动物具有毒性,但我国参与签署的斯德哥尔摩公约规定的12种优先控制和消除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中只有多氯联苯在被控或消除之列,这是因为多氯联苯对环境的污染广泛,在环境中的高残留性、高富集性,远距离迁移性以及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的毒性而备受关注。
29、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土壤中产气荚膜杆菌多(或产气荚膜杆菌值小)而大肠菌相对的少,表明土壤的污染是陈旧性的。反之,则表明是新鲜污染,危害性较大。
【该题针对“土壤污染对健康的影响★”知识点进行考核】
30、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天然土壤中常含有破伤风梭菌和肉毒梭菌,这两种病菌抵抗力很强,在土壤中能长期存活。人可以直接接触土壤而感染。
【该题针对“土壤污染对健康的影响★”知识点进行考核】
31、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铁、铜、锌、硒、铬、碘、钴和钼8种微量元素,为维持正常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必需微量元素。
必须微量元素在人体中的主要功能是:
1、运载常量元素,把大量元素带到各组织中去。
2、充当生物体内各种酶的活性中心,促进新陈代谢。酶在生物体内是许多化学反应必不可少的催化剂,而许多微量元素却是酶的组成部分或激活剂。例如锌与200多种酶的活性或结构有关。
3、参与体内各种激素的作用。如锌可以促进性激素的功能,铬可促进胰岛的作用等。
(1)铁:铁在人体中含量约为4~5克。铁在人体中的功能主要是参与血红蛋白的形成而促进造血。在血红蛋白中的含量约为72%。铁元素在菠菜、瘦肉、蛋黄、动物肝脏中含量较高。
(2)铜:正常成人体内含铜100~200毫克。其主要功能是参与造血过程;增强抗病能力;参与色素的形成。铜在动物肝脏、肾、鱼、虾、蛤蜊中含量较高;果汁、红糖中也有一定含量。
(3)锌:对人体多种生理功能起着重要作用。参与多种酶的合成;加速生长发育;增强创伤组织再生能力;增强抵抗力;促进性机能。锌在鱼类、肉类、动物肝肾中含量较高。
(4)氟:是骨骼和牙齿的正常成分。可预防龋齿,防止老年人的骨质疏松。含氟量较多的食物有粮食(小麦、黑麦粉)、水果、茶叶、肉、青菜、西红柿、土豆、鲤鱼、牛肉等。
(5)硒:成年人每天约需0.4毫克。硒具有抗氧化,保护红细胞的功用,并发现有预防癌症的作用。硒在小麦、玉米、大白菜、南瓜、大蒜和海产品中含量较丰富。
(6)碘:通过甲状腺素发挥生理作用,如促进蛋白质合成;活化100多种酶;调节能量转换;加速生长发育;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结构。碘海带、紫菜、海鱼、海盐等中含量丰富。
维生素一般是以其本体形式或以能被机体利用的前体形式存在于天然食物中。由于大多数的维生素在机体内不能合成,也不能大量储存于机体组织中,虽然需要量很小,但必须由食物提供。少部分的维生素,如维生素D可由机体合成,维生素K和生物素可由肠道细菌合成,但合成的量并不能完全满足机体的需要,因而不能替代从食物中获得这些维生素。
【该题针对“土壤污染对健康的影响★”知识点进行考核】
32、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有机磷农药在土壤中的半减期为0.02~0.2年,除草剂类在土壤中的半减期也在1年左右(如三嗪类除草剂为1~2年,苯酸类除草剂为0.02~0.1年)。化肥主要成分为氮、磷等元素,较易完成自净。硫化物多为有机物,在土壤的各种生物净化作用下较易形成硫酸盐,完成净化。上述物质在土壤中的自净速度虽不相同,但经历数十年均可完成净化。而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半减期为10~30年,因而在数十年内很难完成净化。本题选择C。
【该题针对“土壤污染对健康的影响★”知识点进行考核】
33、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炭疽杆菌可以通过含有病原体的动物粪便污染土壤后,病原体通过皮肤或黏膜进入人体而得病。而蛔虫病和痢疾均需要病原体经过粪-土壤-口途径引起人体感染。破伤风杆菌广泛存在于泥土和人畜粪便中,是一种革兰染色阳性厌氧性芽孢杆菌,破伤风杆菌及其毒素都不能侵入正常的皮肤和黏膜,故破伤风都发生在伤后。血吸虫病主要是人通过皮肤接触含尾蚴的疫水而感染。人畜接触疫水时,尾蚴以口、腹吸盘附着皮肤,穿刺腺分泌溶蛋白酶类物质溶解皮肤组织进入人体,因此尾蚴为该病的感染阶段。而尾蚴是在钉螺体内发育形成的,动物粪便中仅仅含有血吸虫卵,因而血吸虫病的传播途径为粪-钉螺-疫水(疫水污染的土壤)-人。因而选择B。
【该题针对“土壤污染对健康的影响★”知识点进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