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

导航

2016年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基础知识:第一章第五节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04-25

  第五节 五脏的生理功能

  1.心的生理功能

  (1)主血脉,推动血液运行,维持脉道通畅

  (2)主神志,主管精神活动

  心主神志,又称心主神明,或心藏神。即是指心有主管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

  2.肺的生理功能

  (1)肺主气,司呼吸

  指肺具有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的作用。

  (2)主宣发与肃降

  ①肺主宣发,即是指肺气具有向上、向外、升宣、发散的生理功能。

  ②肺主肃降,指肺具有排出肺内各种异物,使呼吸道通畅,呼吸平稳,从而保持肺脏清虚之性的功能。

  ③宣发和肃降的关系

  肺气的宣发和肃降,在生理情况下,两者相互依存,相互配合,相互制约,能宣能降,则使气能出能入,能升能降。在病理情况下,则又常能相互影响。如二者的功能失去协调,即可出现"肺气失宣"或"肺失肃降"等病变,临床可见胸闷、咳嗽及喘息等病症。

  (3)通调水道,促进水液输布和排泄

  肺通调水道的功能,是指肺气宣发和肃降对于体内津液代谢具有疏通和调节的作用。

  主要体现在下述两个方面:

  一是肺主宣发,调节汗液的排泄。肺气宣发,不但将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于周身,而且主司腠理的开合,调节汗液的排泄,使汗液的排出正常。

  二是肺气肃降,可将体内的水液不断地向下输送,经肾和膀胱的气化作用,生成尿液而排出体外。这就是肺在调节津液代谢中所起的作用,所以,又有"肺为水之上源"和"肺主行水"等说法。

  此外,还有"肺朝百脉"的说法,是说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经脉而聚会于肺内,通过肺的呼吸。进行气体的交换,然后再输布到全身。所以,血液的正常循行,亦有赖于肺气的正常敷布和调节。

  肺主治节。

  3.脾的生理功能

  脾与胃同属于消化系统的主要脏器,而机体生命活动的维持和气血津液的生化,都有赖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故称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脾和胃相为表里。

  (1)主运化

  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水谷(饮食物)化为精微,并将其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液的功能两个方面。

  (2)脾气主升

  脾气主升,是指脾气的功能是以向上升散为其特点。

  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脾主升清,是指精微物质的上升和布散。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经吸收后,在脾的升清作用下,上输于心、肺,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

  二是脾主升提,以维持机体内脏的正常位置。内脏组织器官,存在于腹腔内,都有各自的固定位置而不下陷,主要依赖于脾气的升提作用。

  (3)主统血

  脾主统血,是指脾能统摄、控制血液,使之正常地循行于脉内,而不溢(逸)出于脉外。脾之所以能统血,与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密切相关。脾的运化功能健旺,则气血充盈,气的固摄作用正常,则能统摄血液,使血液循行于脉内,不逸出脉外。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