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执业药师中药二常用中成药考点:第三章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8-09-25
中常用中成药——第三章 妇科常用中成药
第一节 调经剂
一、活血行气调经剂
大黄(庶虫)虫丸
【药物组成】熟大黄、土鳖虫(炒)、水蛭(制)、虻虫(去翅足,炒)、蛴螬(炒)、干漆(煅)、桃仁、地黄、白芍、黄芩、炒苦杏仁、甘草。
【功能】活血破瘀,通经消癥。
【主治】瘀血内停所致的癥瘕、闭经,症见腹部肿块、肌肤甲错、面色黯黑、潮热羸瘦、经闭不行。
益母草颗粒(膏、胶囊、口服液)
【药物组成】益母草。
【功能】活血调经。
【主治】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产后恶露不绝,症见经水量少、淋沥不净,产后出血时间过长;产后子宫复旧不全见上述证候者。
妇科十味片
【药物组成】醋香附、当归、醋延胡索、熟地黄、白芍、川芎、赤芍、白术、大枣、甘草、碳酸钙。
【功能】养血舒肝,调经止痛。
【主治】血虚肝郁所致月经不调、痛经、月经前后诸证,症见行经后错,经水量少、有血块,行经小腹疼痛,血块排出痛减,经前双乳胀痛、烦躁,食欲不振。
七制香附丸
【药物组成】醋香附、当归、熟地黄、阿胶、白芍、益母草、醋延胡索、川芎、艾叶、艾叶炭、茯苓、炒白术、人参、粳米、鲜牛乳(在制法中)、砂仁、盐小茴香、地黄、天冬、食盐(在制法中)、酒萸肉、黄芩、炒酸枣仁、甘草。
【功能】舒肝理气,养血调经。
【主治】气滞血虚所致的痛经、月经量少,闭经,症见胸胁胀痛、经行量少、行经小腹胀痛、经前双乳胀痛、经水数月不行。
二、补虚扶正调经剂
安坤颗粒
【药物组成】墨旱莲、牡丹皮、益母草、栀子、当归、白芍、女贞子、白术、茯苓。
【功能】滋阴清热,养血调经。
【主治】阴虚血热所致的月经先期、月经量多、经期延长,症见月经期提前、经量较多、行经天数延长、经色红质稀、腰膝痠软、五心烦热;放节育环后出血见上述证候者。
八珍益母丸(胶囊)
【药物组成】益母草、熟地黄、当归、酒白芍、川弯、党参、炒白术、茯苓、甘草。
【功能】益气养血,活血调经。
【主治】气血两虚兼有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症见月经周期错后、行经量少、淋漓不净、精神不振、肢体乏力。
乌鸡白凤丸(片)
【药物组成】乌鸡(去毛爪肠)、人参、黄芪、山药、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丹参、鹿角霜、鹿角胶、鳖甲(制)、地黄、天冬、香附(醋制)、银柴胡、芡实(炒)、桑螵蛸、牡蛎(煅)、甘草。
【功能】补气养血,调经止带。
【主治】气血两虚,身体瘦弱,腰膝酸软,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女金丸
【药物组成】当归、白芍、熟地黄、鹿角霜、阿胶、党参、炒白术、茯苓、甘草、益母草、牡丹皮、没药(制)、醋延胡索、川芎、醋香附、砂仁、陈皮、肉桂、煅赤石脂、藁本、白芷、黄芩、白薇。
【功能】益气养血,理气活血,止痛。
【主治】气血两虚、气滞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症见月经提前、月经错后、月经量多、神疲乏力、经水淋漓不净、行经腹痛。
三、温经活血调经剂
少腹逐瘀丸(颗粒)
【药物组成】当归、蒲黄、五灵脂(醋炒)、赤芍、延胡索(醋制)、没药(炒)、川芎、肉桂、炮姜、小茴香(盐炒)。
【功能】温经活血,散寒止痛。
【主治】寒凝血瘀所致的月经后期、痛经、产后腹痛,症见行经后错、经行小腹冷痛、经血紫黯、有血块、产后小腹疼痛喜热、拒按。
艾附暖宫丸
【药物组成】当归、地黄、白芍(酒炒)、川芎、炙黄芪、艾叶(炭)、制吴茱萸、肉桂、续断、醋香附。
【功能】理气养血,暖宫调经。
【主治】血虚气滞、下焦虚寒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症见行经后错、经量少、有血块、小腹疼痛、经行小腹冷痛喜热、腰膝痠痛。
四、固崩止血剂
固经丸
【药物组成】酒龟甲、炒白芍、盐关黄柏、酒黄芩、麸炒椿皮、醋香附。
【功能】滋阴清热、固经止带。
【主治】阴虚血热所致的月经先期,症见经血量多、色紫黑;以及赤白带下。
宫血宁胶囊
【药物组成】重楼。
【功能】凉血止血,清热除湿,化瘀止痛。
【主治】血热所致的崩漏下血、月经过多,产后或流产后宫缩不良出血及子宫功能性出血,以及慢性盆腔炎属湿热瘀结所致者,症见少腹痛、腰骶痛、带下增多。
五、安坤除烦剂
更年安片
【药物组成】地黄、熟地黄、制何首乌、玄参、麦冬、茯苓、泽泻、牡丹皮、珍珠母、磁石、钩藤、首乌藤、五味子、浮小麦、仙茅。
【功能】滋阴清热,除烦安神。
【主治】肾阴虚所致的绝经前后诸证,症见烘热出汗、眩晕耳鸣、手足心热、烦躁不安;更年期综合征见上述证候者。
坤宝丸
【药物组成】何首乌(黑豆酒炙)、地黄、枸杞子、女贞子(酒炙)、墨旱莲、龟甲、覆盆子、菟丝子、南沙参、麦冬、石斛、当归、白芍、鸡血藤、赤芍、地骨皮、白薇、知母、黄芩、桑叶、菊花、珍珠母、酸枣仁(炒)。
【功能】滋补肝肾,养血安神。
【主治】肝肾阴虚所致的绝经前后诸证,症见烘热汗出、心烦易怒、少寐健忘、头晕耳鸣、口渴咽干、四肢痠楚;更年期综合征见上述证候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