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

导航

2017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试题:第四章中药的炮制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8-25

  第四章 药性理论

  (一)A型题(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E五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四气的确定是:

  A.从人体的感官感觉出来的 B.从疾病的性质中总结出来的

  C.从药物作用于人体所发生的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中概括出来的

  D.从季节的不同变化结出来的 E.以上都不是

  答案:C

  答案分析:四气是由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而总结出来的,它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是相对而言的,故答案应选C。

  2. 寒凉药的作用是:

  A.暖肝散结 B.温里散寒 C.清热解毒

  D.补火助阳 E.回阳救逆

  答案:C

  答案分析:寒凉药分别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除蒸、泻热通便、清热利尿、清化热痰、清心开窍、凉肝息风等作用;而温热药则分别具有温里散寒、暖肝散结、补火助阳、温阳利水、温经通络、引火归原、回阳救逆等作用,故答案应选C。

  3. 苦味药的作用是:

  A.能和能缓 B.能燥能泄 C.能下能软

  D.能收能涩 E.能行能散

  答案:B

  答案分析:苦味药的作用是“能泄、能燥、能坚”,即具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等作用,故答案应选B。

  4. 淡味药的作用是:

  A.能和能缓 B.能下能软 C.能燥能泄

  D.能收能涩 E.能渗能利

  答案:E

  答案分析:淡味药的作用是“能渗、能利”,即具有渗湿,利小便的作用,故答案应选E。

  5. 治疗筋脉拘急疼痛的药物多具有:

  A.辛味 B.甘味 C.酸味

  D.苦味 E.咸味

  答案:B

  答案分析:甘味药的作用是“能补、能和、能缓”,即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作用。一般来讲,滋养补虚、调和药性及制止疼痛的药物多具有甘味,故答案应选B。

  6. 具有收敛固涩作用的是:

  A.酸味 B.咸味 C.辛味

  D.苦味 E.淡味

  答案:A

  答案分析:酸味药“能收、能涩”,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故答案应选A。

  7. 辛味药临床一般治疗:

  A.表证及气血阻滞证 B.呕吐呃逆 C.久泻久痢

  D.瘰疬、瘿瘤、痰核 E.大便燥结

  答案:A

  答案分析:辛味药“能散、能行”,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因此辛味药多用治表证及气血阻滞之证,故答案应选A。

  8. 涩味药多用于治疗:

  A.胃热消渴 B.水肿、小便不利 C.胸胁苦满

  D.恶心呕吐 E.虚汗、遗精滑精

  答案:E

  答案分析:涩味与酸味作用相似,均具有收敛固涩之功,多用治虚汗、遗精、滑精、尿频等体虚不固,滑脱不禁之证,故答案应选E。

  9. 芳香药多具有

  A.辛味 B.甘味 C.苦味

  D.酸味 E.淡味

  答案:A

  答案分析:芳香药有辟秽防疫,解表散邪,悦脾开胃,化湿去浊,行气活血,通窍止痛,开窍醒神之功,多具有辛味,故答案应选A。

  10. 具有沉降性质的性味是:

  A.苦温 B.辛温 C.苦寒

  D.甘寒 E.咸温

  答案:C

  答案分析:一般来讲,味属苦、酸、咸,性属寒、凉的药物,大多为沉降药,故答案应选C。

  11. 具有升浮性质的性味是:

  A.甘、辛、凉 B.辛、苦、热 C.辛、甘、温

  D.淡、甘、寒 E.以上都不是

  答案:C

  答案分析:一般来讲,味属辛、甘,性属温、热的药物,大多为升浮药,故答案应选C。

  12. 归经是指:

  A.药物具有的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向 B.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性质

  C.药物具有的辛甘酸苦咸五种滋味 D.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

  E.药物对于机体有无毒副作用

  答案:D

  答案分析:归经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即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因而对这些部位的病变起着主要或特殊的治疗作用,药物的归经不同,其治疗作用也不同,故答案应选D。

  13. 确定归经学说的理论基础是:

  A.阴阳学说 B.脏腑经络理论 C.药性理论

  D.药味理论 E.五行学说

  答案:B

  答案分析:中药归经理论的形成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药物所治疗的具体病证为依据,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用药理论,故答案应选B。

  14. 确定归经学说的依据是:

  A.阴阳学说 B.五行学说 C.脏腑经络理论

  D.药性理论 E.所治病证

  答案:E

  答案分析:中药归经理论的形成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药物所治疗的具体病证为依据,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用药理论,故答案应选E。

  15. 胁痛易怒、抽搐惊悸等证当选用

  A.归心经的药物 B.归肝经的药物 C.归肺经的药物

  D.归肾经的药物 E.归脾经的药物

  答案:B

  答案分析: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主藏血,其经脉布于两胁,且肝主筋。若肝失疏泄,气机不通,可见两胁胀痛,烦躁易怒;若肝血不足,筋失所养,可见抽搐;肝血不足,心血亏损,则神不守舍,可见惊悸等证,一般选用归肝经的药物治疗,故答案为B。

  16. 运用药物的归经理论还须考虑:

  A.药物的用量 B.药物的用法 C.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

  D.药物的采集 E.药物的炮制

  答案:C

  答案分析:在运用归经理论指导临床应用时,还必须与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学说结合起来考虑。如果只考虑性味、升降浮沉等性能,不注意药物的归经是不全面的,同样,如果只掌握归经,而忽略了性味、升降浮沉等性能,也是不够全面的,故答案应选C。

  17. 中药的副作用是指:

  A.配伍不当出现的反应 B.药不对证出现的不良反应

  C.达不到常规用量不能控制病情 D.超过常规用量时出现的不适反应

  E.在常规剂量时出现的与疗效无关的不适反应

  答案: E

  答案分析:中药的副作用是指在常规剂量时出现与治疗需要无关的不适反应,一般比较轻微,对机体危害不大,停药后可自行消失,故答案应选E。

  18. 古代认为“毒性”的含义是:

  A.药物的毒性 B.药物的偏性 C.药物的副作用

  D.药物的疗效 E.药物的总称

  答案:B

  答案分析:古代药物毒性的含义较广,古人常常把毒药看做是一切药物的总称,而把药物的毒性看作是药物的偏性,故答案应选B。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