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

导航

2019年执业药师中药学知识一预习讲义:第七章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9-04-01

  第七章 中药药理与毒理

  第一节 中药药理

  一、中药药性的现代研究与认识

  (一)中药四气

  1.中药四气与中枢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能量代谢的关系:

  寒凉药抑制;温热药兴奋。

  寒凉药知母、石膏使NA和DA含量降低,5-HT含量增加;

  温阳药附子、干姜使NA和DA含量升高,5-HT含量降低。

  (二)中药五味

  1.辛味

  主要含挥发油。

  发汗、解热、抗炎、抗病原体、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调整肠道平滑肌运动等作用。

  2.甘味

  主要含糖类、氨基酸、蛋白质、苷类等。

  增强或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影响神经系统、缓解平滑肌痉挛。

  3.酸味

  主要含有机酸类化合物。

  具有收敛、止泻、止血、抗炎、抗菌等作用。

  4.苦味

  主要含生物碱和苷类。

  具有抗菌、抗炎、杀虫、止咳平喘、致泻、止吐。

  5.咸味

  主要含无机盐类化合物。

  具有抗肿瘤、抗炎、抗菌、致泻、影响免疫系统。

  二、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

  1.中药药理作用与功效的一致性与差异性。

  2.中药药理作用的多样性。

  3.中药药理作用的双向性。

  4.中药量效关系的复杂性。

  三、各类中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一)解表药

  发汗:麻黄、桂枝、生姜。

  解热:辛凉解表药>辛温解表药(柴胡)。

  抗炎、镇痛;

  抗病原微生物、调节免疫。

  (二)清热药

  抗病原体、解热、抗炎

  抗毒素:金银花、蒲公英、穿心莲、黄连、黄芩

  抗肿瘤、调节免疫

  第二节 中药毒理

  一、中药的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变态反应、后遗效应、特异质反应和依赖性等。

  1.副作用:指在治疗剂量下所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2.毒性反应: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而产生的损害性反应。

  包括急性毒性、慢性毒性和特殊毒性。

  特殊毒性包括致畸、致癌、致突变。

  二、中药成分的毒性

  1.含生物碱类中药的毒性

  ①乌头碱:川乌、草乌、附子、天雄、雪上一枝蒿。

  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均有毒性。

  ②雷公藤碱:雷公藤、昆明山海棠。

  ③番木鳖碱:马钱子。

  兴奋脊髓、中枢神经;中毒量抑制呼吸中枢。

  ④莨菪碱、东莨菪碱:洋金花。

  2.含有机酸类中药的毒性

  马兜铃酸:马兜铃、关木通、细辛、天仙藤、广防己、青木香。

  肾毒性和致癌性。

  3.含苷类中药

  强心苷:洋地黄、万年青、八角枫、蟾酥、夹竹桃

  氰苷:杏仁、桃仁

  皂苷:商陆、黄药子

  黄酮苷:芫花、广豆根

  4.含毒蛋白类中药

  巴豆、苍耳子、蓖麻子

  5.含萜类及内酯类中药

  大戟、芫花、黄药子、艾叶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