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

导航

执业药师考试《临床药理学》章节试题:第十四章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的临床用药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11-14

  21、未开封的胰岛素应在什么温度下保存

  A、-20℃~-2℃

  B、-2℃~2℃

  C、2℃~10℃

  D、10℃~20℃

  E、20℃~30℃

  答案:C

  解析:

  未开启的胰岛素应冷藏(具体为冷处:2-10℃)保存,冷冻后的胰岛素不可再应用。

  22、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不正确的是

  A、骨密度低

  B、圆背或凹圆背

  C、下肢肌肉痉挛

  D、易发生病理性骨折

  E、胸、背、腰、膝等部位疼痛,其中下肢痛最多见

  答案:E

  解析:

  骨质疏松症典型的临床表现

  1.疼痛

  疼痛部位包括胸、背、腰、膝等,可有腰背或周身酸痛,负荷增加时疼痛加重,严重时翻身、起坐及行走困难。

  2.脊柱变形

  OP严重者可有身高缩短和驼背。下肢肌肉痉挛(“夜间睡眠中抽筋”),指(趾)甲变软、变脆和易裂。

  3.脆性骨折

  特点为:①轻度外伤或日常活动中发生骨折;②骨折部位相对固定,常见部位为胸、腰椎、髋部、桡、尺骨远端和肽骨近端;③胸、腰椎压缩骨折,发生于胸椎T10~T11可以无明显症状,但发生于脊柱活动较多的部位(胸椎T12、腰椎T1~3)可出现疼痛。

  23、老年性骨质疏松的“三联药物”治疗正确的是

  A、钙制剂+维生素D+双磷酸盐

  B、钙制剂+维生素D+降钙素

  C、钙制剂+维生素D+雌激素

  D、钙制剂+维生素D+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E、钙制剂+维生素D+甲状旁腺素

  答案:A

  解析: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钙剂、维生素D和一种骨吸收抑制剂(以双膦酸盐尤其是阿仑膦酸钠)的三联药物治疗为目前较为公认的治疗方案。

  24、抗癫痫药所致的骨质疏松治疗正确的是

  A、长期口服雌激素

  B、长期口服维生素D

  C、长期口服甲状旁腺素

  D、长期口服双膦酸盐

  E、长期口服降钙素

  答案:B

  解析:

  抗癫痫药所致OP多年应用抗癫痫药的患者可以表现为骨质疏松和骨软化的混合型。治疗时需长期口服维生素D,推荐剂量为400~800IU/d。

  25、激素替代治疗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副作用是

  A、有增重的倾向性

  B、有脑卒中的危险性

  C、有静脉出血的危险性

  D、有脱发倾向的危险性

  E、有增加子宫内膜的危险性

  答案:E

  解析:

  选择性雌激素调节因子类药物:能有效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降低骨转换至妇女绝经前水平。雷洛昔芬60mg,qd已经被批准用于绝经后女性OP的防治。其特点是选择性作用于雌激素的靶器官,对乳房和子宫内膜无不良作用,能降低雌激素受体阳性浸润性乳癌的发生率,不增加子宫内膜增生及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对血脂有调节作用。孕期妇女禁用;正在或既往有血栓、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者禁用;过敏者禁用;肝功能不全、胆汁郁积、严重肾功能不全、难以解释的子宫出血、子宫内膜癌患者禁用。

  26、下述治疗骨质疏松药物中,属于骨形成刺激剂的是

  A、甲巯咪唑

  B、氟制剂

  C、降钙素

  D、双磷酸盐

  E、维生素D

  答案:B

  解析:

  一般多采用联合用药的方案治疗OP,不同类型OP在药物选择上也有所不同。药物包括:①促进骨矿化剂:钙制剂、维生素D;②骨吸收抑制剂:双膦酸盐、雌激素或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降钙素;③骨形成刺激剂:甲状旁腺、氟制剂等。

  27、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方案宜选用

  A、钙制剂+维生素D+雄激素

  B、钙制剂+维生素D+雌激素

  C、钙制剂+维生素D+双膦酸盐

  D、钙制剂+维生素D+甲状旁腺激素

  E、钙制剂+维生素D+蛋白同化类固醇

  答案:B

  解析:

  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在基础治疗即钙制剂+维生素D基础上,联合雌激素或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治疗,又称激素替代治疗。

  28、雌激素应用原则错误的是

  A、定期监测血中雌激素水平

  B、采用联合用药

  C、注意监测不良反应

  D、严格控制禁忌证

  E、口服给药是最好的给药途径

  答案:E

  解析:

  雌激素用药注意事项

  (1)严格掌握适应证,严格控制雌激素的禁忌证,并定期监测血浆雌激素水平。需长期用药维持治疗,若症状缓解后立即停药容易复发。提倡围绝经期即开始应用。

  (2)采用联合用药,雌激素与钙制剂、维生素D、孕激素、雄激素联合用药的预防或治疗效果会优于单一用药,也可减少雌激素的用量。

  (3)监测雌激素不良反应,定期检查盆腔、乳房、血脂、骨密度等指标。

  29、关于降钙素错误的是

  A、用前宜作皮试

  B、大剂量短期治疗,可能引起继发性甲亢

  C、宜同时补充钙制剂

  D、鲑鱼降钙素可能发生耐药性,宜换用人降钙素

  E、20%~30%患者注射后可出现面部、手部潮红

  答案:B

  解析:

  降钙素

  (1)对蛋白质过敏者可能对降钙素过敏,用前宜作皮肤敏感试验,对有皮疹、气管哮喘者慎用。

  (2)大剂量短期治疗时,少数患者出现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妊娠期妇女慎用

  30、骨质疏松患者补充钙制剂示,如每日给药3次,最好是于

  A、清晨服用

  B、睡前1小时服用

  C、餐前1小时服用

  D、餐后1小时服用

  E、餐中服用

  答案:D

  解析:

  补充钙剂以清晨和睡前各用1次为佳,如采取3次/日的用法,最好是于餐后1小时服用,以减少食物对钙吸收的影响。

  31、纯母乳喂养儿从母乳中获得的维生素D,为生理需要量的

  A、100%

  B、85%

  C、50%

  D、30%

  E、10%

  答案:E

  解析:

  母乳含维生素D15~50IU/L,纯母乳喂养儿仅能从母乳中获得生理需要量的1/10。

  32、免疫抑制药不包括

  A、环孢素

  B、别嘌醇

  C、硫唑嘌呤

  D、他克莫司

  E、酶酚酸酯

  答案:B

  解析:

  别嘌醇不属于免疫抑制药。

  免疫抑制剂环孢素、巯嘌呤、麦考酚吗乙酯、他克莫司、西罗莫司、巴利昔单抗(剂量相关效应)。免疫抑制剂可致血尿酸水平升高,故痛风患者应避免使用。

  33、痛风患者体内异常代谢的物质是

  A、葡萄糖

  B、嘌呤

  C、胆固醇

  D、儿茶酚胺

  E、肾素

  答案:B

  解析:

  痛风由体内嘌呤代谢异常所致,人体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嘌呤合成与分解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尿酸的生成与排泄也较恒定。当嘌呤的代谢异常、体内核酸大量分解(白血病、恶性肿瘤等)或食人高嘌呤食物时,血尿酸水平升高,当男性超过416μmol/L(7.0mg/dl),女性超过357μmol/L(6.0mg/dl)时,则形成暂无症状、无痛风石的高尿酸血症,大约有5%~12%的高尿酸血症者最终发展为痛风。当血尿酸超过480μmol/L(8mg/dl)时,尿酸钠盐将过饱合而形成结晶体,沉积于关节、软组织、软骨及肾等体温较低的部位,而致关节炎、尿路结石及肾疾病,称为痛风。

  34、痛风急性发作期禁用

  A、碳酸氢钠

  B、别嘌醇

  C、布洛芬

  D、萘普生

  E、泼尼松

  答案:B

  解析:

  别嘌醇用药注意事项:痛风急性期禁用不仅无抗炎镇痛作用,而且会使组织中的尿酸结晶减少和血尿酸下降过快,促使关节内痛风石表面溶解,形成不溶性结晶而加重炎症反应,引起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通常在痛风发作控制后2周开始服用,但对在缓解期已应用的患者在急性发作时可继续应用。

  35、痛风者急性关节炎期常见单个关节出现红肿、热痛、最常见的部位是

  A、趾关节

  B、颈椎关节

  C、胸椎关节

  D、腰椎关节

  E、膝关节

  答案:A

  解析: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有药物、饮酒和饮食等诱因。临床特点为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快,多以单关节非对称性关节炎为主常在夜间发作。关节出现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疼痛剧烈,在6小时内可达高峰,第一跖趾关节为最常见发作部位,约占半数;其次为踝、足跟、腕、指关节等。在老年人中,手关节受累较多,表现为完全不能负重,局部肿胀,皮肤呈紫红色,数日可自行缓解,但反复发作。发作间歇至少有1~2周的完全缓解期。

  36、秋水仙碱治疗痛风急性发作期为首选,推荐的首剂量是

  A、0.5~1mg

  B、1~2mg

  C、2~5mg

  D、5~10mg

  E、10~20mg

  答案:A

  解析:

  秋水仙碱治疗急性痛风的首选药物,有两种用法:①首剂0.5~1mg顿服,以后0.5mg,每2小时,直至疼痛缓解或出现呕吐或腹泻,24小时内最大剂量为6mg,症状缓解后0.5mg,2~3次/日,维持数天后停药。②1mg,3次/日,1周后剂量减半,疗程2~3周。适合老年患者。多数患者在24~48小时内急性症状缓解。用于预防痛风发作,秋水仙碱0.5~1mg/日。秋水仙碱的特效还具有特征性诊断意义。

  37、以下治疗痛风的药物中,能抑制尿酸生成的是

  A、丙磺舒

  B、别嘌醇

  C、秋水仙碱

  D、泼尼松龙

  E、双氯芬酸

  答案:B

  解析:

  别嘌醇属于抑制尿酸药的抗痛风药。

  38、在痛风急性发作期,为抑制粒细胞浸润,应选用的抗痛风药品是

  A、秋水仙碱

  B、别嘌醇

  C、苯溴马隆

  D、非布索坦

  E、阿司匹林

  答案:A

  解析:

  秋水仙碱的作用机制为:抑制粒细胞浸润

  39、痛风的非药物治疗措施不包括

  A、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

  B、禁酒

  C、控制体重

  D、减少碱性食物

  E、加强锻炼

  答案:D

  解析:

  健康生活方式包括避免摄入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肉汤、干豌豆等);每日饮水2000~3000ml;戒烟限酒(啤酒、白酒);加强锻炼,控制体重;增加碱性食物(香蕉、西瓜、南瓜、黄瓜、草莓、苹果、菠菜、萝卜、四季豆、莲藕、海带)的摄取。

  40、在应用丙磺舒治疗痛风期间,应摄入充足的水分,保证尿液pH在

  A、4.0~9.0

  B、6.0~6.5

  C、7.0~7.5

  D、5.0~5.5

  E、5.0~6.0

  答案:B

  解析:

  治疗初期,由于尿酸盐由关节析出,可能会加重痛风发作,因此,在用药期间应摄入充足的水分(2500ml/日),并维持尿液呈微碱性,保证pH在6.0~6.5,以减少尿酸结晶和痛风结石及肾内尿酸沉积的危险。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