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

导航

2017执业药师考试《药学综合知识》考点解析:第五章十二种疾病的药物治疗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11-23

  规避可以导致血尿酸增高的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利尿剂降糖药:胰岛素

  抗高血压药:利血平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抗菌药物

  维生素:C、B1

  注意事项:痛风急性期禁用别嘌醇

  痛风急性期镇痛不能选用阿司匹林

  小剂量阿司匹林(75-150mg)对尿酸没有影响,大剂量阿司匹林(600-2400mg)可以干扰尿酸代谢,应该避免使用。

  消化性溃疡

  抗酸药:碳酸氢钠、碳酸钙、氢氧化铝、氧化镁

  抑酸剂:药圈会员收集分享

  H2受体阻断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

  胃泌素受体阻断剂:丙谷胺胆碱

  受体抑制剂:哌仑西平

  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

  胃黏膜保护剂:

  传统的抗酸剂:硫糖铝,尚有黏膜保护作用

  较新黏膜保护剂:米索前列醇、瑞巴派特

  铋剂:铝酸铋、枸橼酸铋钾、胶体果酸铋

  缓解平滑肌痉挛或镇痛:阿托品、溴丙胺太林、曲美布汀

  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治疗与根治方案:

  三联疗法(一线方案):质子泵抑制剂(或铋剂)+2种抗生素(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左氧氟沙星)

  四联疗法(二线方案):质子泵抑制剂+铋剂+甲硝唑+抗生素

  抗消化性溃疡药的合理应用与药学监护:抗酸药宜在餐后1~2小时服用,治疗时间不少于3个月

  抗酸药不宜与促进胃动力药合用

  硫糖铝须空腹或餐前0.5~1小时服用

  铋剂应在餐前0.5~l小时或睡前服用

  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的高危因素:吸烟大气污染和粉尘感染遗传因素和肺发育不良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气道高反应性营养与社会经济地位推荐COPD治疗方案

  0期

  1期

  2期

  3期

  4期

  避免危险因素

  接种流感疫苗

  接种流感疫苗

  接种流感疫苗

  抗生素

  按需使用短效支气管舒张剂

  长效支气管舒张剂

  长效支气管舒张剂

  长效支气管舒张剂

  一种或多种治疗

  如果反复,可以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如反复加剧可用肾上腺皮质糖激素或吸入性糖皮质激素

  康复治疗

  慢性呼衰加长期氧疗;考虑外科治疗

  用于COPD的主要药物:

  支气管平滑肌舒张剂:β受体激动剂、胆碱能受体阻断剂、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过敏介质阻释剂、糖皮质激素、白三烯受体阻断剂

  镇咳药祛痰药和粘痰调节剂抗生素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二丙酸倍氯米松,布地奈德,丙酸氟替卡松白三烯

  受体拮抗剂:扎鲁斯特、普仑斯特、孟鲁斯特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多索茶碱、二羟丙茶碱

  过敏介质阻释剂:曲尼司特、酮替芬、色甘酸钠

  规范应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预防性用药,连续和规律应用2天以上才有作用。

  不适宜用于急性哮喘者。

  严重哮喘发作时,应考虑全身激素治疗。

  患有活动性肺结核、真菌、病毒感染者禁用。

  喷口后立即采用氯化钠漱口。

  规范应用白三烯受体阻断剂:起效时间慢,一般连续应用4周才见疗效。

  不适宜用于急性哮喘者。

  在治疗哮喘中不宜单独使用。

  对12岁以下儿童,妊娠、哺乳期妇女,应权衡利弊后应用。

  规范应用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多索茶碱对急性心肌梗死者禁用。

  二羟丙茶碱对活动性溃疡和未经控制的惊厥患者禁用。

  对茶碱过敏者禁用。

  骨质疏松症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与绝经后雌激素不足有关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主要与增龄衰老有关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药物因素(糖皮质激素、甲氨蝶呤、肝素、苯妥英钠、抗惊厥药、免疫抑制剂、性功能抑制剂)

  特发性骨质疏松症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种类促进骨矿化剂:钙制剂、维生素D

  骨吸收抑制剂:双膦酸盐、降钙素、雌激素或选择性雌激素

  受体调节剂骨形成刺激剂:甲状旁腺素、氟制剂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三联药物)

  钙制剂+维生素D+骨吸收抑制剂(阿伦膦酸钠) 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激素替代治疗)

  钙制剂+维生素D+雌激素或雌激素受体调节剂肾上腺皮质激素所致的骨质疏松钙制剂+维生素D+双膦酸盐抗癫痫药所致骨质疏松长期口服维生素D

  雌激素应用注意事项:

  严格掌握适应症,适用于HRT的只是少数从预防骨质疏松的角度,HRT至少5-10年患有静脉栓塞性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子宫内膜癌等疾病患者禁用对绝经期超过两年以上的妇女可应用

  双膦酸盐应用注意事项:主要不良反应:食管炎、粪便潜血注意清晨空腹足量水送服,服后30分不宜进食或卧床对严重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对高钙血症者禁用注意补充液体,一日尿量至少2000ml以上

  抑郁症

  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常表现为晨重晚轻忧郁焦虑猜疑自主神经紊乱躯体症状

  抑郁症的非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人际关系治疗电休克疗法(ECT):重症抑郁症的首选治疗

  重复经颅磁刺激疗法(rTMS):兴奋大脑皮质中水平走向联络神经元,导致大脑皮质局部代谢水平增高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艾司西酞普兰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

  瑞波西汀药圈会员收集分享

  5-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度洛西汀、文拉法辛、米那普伦去甲肾上腺素突触前转运抑制剂托莫西汀

  5-羟色胺受体阻断剂/再摄取抑制剂曲唑酮四环类抗抑郁药马普替林、米安色林三环类抗抑郁药

  去甲替林、阿米替林、氯米帕明、多塞平、丙米嗪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吗氯贝胺

  抗抑郁药的合理应用与药学监护:抑郁症强调个体化用药尽可能单一用药,一般不主张联用两种以上抗抑郁药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剂量

  抗抑郁药起效时间通常在2-4周,一般4-6周才起效(米氮平、文拉法辛1周起效),判断效果至少应用4周以上。

  SSRI副作用:性功能障碍、戒断反应(以帕罗西汀最为显著)

  抗抑郁药的合理应用与药学监护:抑郁症者中,少部分病人治疗无效,其中有两种情况一种为“难治性抑郁症”,另一种为“抑郁复发”,被称作“对抗抑郁剂的快速药物抵抗反应”,又称失效现象。

  耐药性一般出现在维持治疗的第31周左右。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亢的治疗药物,分为三个阶段:

  初治阶段:大约需要1-2个月用药:丙硫氧嘧啶,甲巯咪唑,卡比马唑。

  减药阶段:症状显著减轻,T3、T4接近正常时,可以每2-3周递减药量1次。一般约需2-3个月

  维持阶段: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后改为维持量,大约1~1.5年

  抗甲状腺功能亢进药物的药学监护:

  用药期间必须监测血常规

  WBC计数在3-4×109/L,应每隔1-3天检查血常规,并服用升白细胞药

  WBC计数<3×109/L,应停药观察

  中性粒细胞计数<1.5×109/L,应立即停药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前列腺增生的分期:

  早期:尿频、尿急、尿血、排尿费力中期:残余尿50-100ml

  晚期:残余尿150ml以上,可达400-500ml 并发症:感染、尿潴留、结石、尿毒症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药物治疗: α-受体阻断剂:特拉唑嗪、阿夫唑嗪、坦洛新

  5α还原酶抑制剂:抑制前列腺生长,改善梗阻症状。非那雄胺,依立雄胺,度他雄胺

  雌激素:可选服雌三醇雄激素

  受体阻断剂:氟他胺、普适泰(舍尼通)

  植物提取成分:前列康、黄酮哌酯

  抗前列腺增生药的药学监护:

  5α还原酶抑制剂适用于前列腺增生>40g者

  5α还原酶抑制剂与α受体阻断剂联合应用,起协同作用 α受体阻断剂首次剂量≤1mg,睡前服用 5α还原酶抑制剂作用可逆,需长期应用普适泰为花粉提取物,对过敏者禁用

  例题:

  1对合并糖尿病以及肾病的高血压病人降压的目标是

  A、<130/80mmHg

  B、<140/85mmHg

  C、<150/90mmHg

  D、<160/95mmHg

  E、<170/100mmHg

  答案解析:理论上,糖尿病病人的血压应当控制在患者能耐受的尽可能低的水平上。高血压病人的主要并发症是累及心脑、肾和血管。为避免对主要脏器器官的损害,对合并糖尿病以及肾病的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控制低于130/80mmHg(A)。

  标准答案:A

  2临床上,对糖尿病病人的糖化血红蛋白实施监测,该项目的理论指标应为

  A、<6%

  B、6.0%~6.5%

  C、6.5%~7.0%

  D、7.0%~7.5%

  E、8.0%~10.0%

  答案解析:解析:从“糖化血红蛋白”监测数值可以了解糖尿病病人过去3~4周的血糖水平,正常值参考范围为4.8%~6.0%(A)。

  标准答案:A

  3单纯餐后血糖升高、空腹与餐前血糖水平不高的2型糖尿病病人宜首选的下列药品是

  A、格列本脲

  B、二甲双胍

  C、罗格列酮

  D、阿卡波糖

  E、精蛋白锌胰岛素

  答案解析:单纯餐后血糖升高、空腹与餐前血糖水平不高或血糖轻度升高的2型糖尿病病人宜首选阿卡波糖等α糖苷酶抑制剂(D)。其他备选答案均不正确。格列本脲(A)作用强,适宜空腹血糖较高的2型糖尿病非肥胖型病人。二甲双胍(B)是2型糖尿病肥胖型病人首选的药品。罗格列酮(C)为胰岛素增敏剂,可减缓糖尿病伴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与磺酰脲类药合用于2型糖尿病病人以避免胰岛功能进行性减退。精蛋白锌胰岛素(E)为1型糖尿病病人首选,糖尿病合并妊娠及妊娠期糖尿病、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各种应激情况、严重慢性并发症、消耗性疾病均应使用。

  标准答案:D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