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执业药师考试药学综合知识教材知识点梳理:药物相互作用对药动学的影响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03-04
中1•影响吸收
如处方使用抗酸药,其复方制剂组分中有Ca2+、Mg2+、A13+、Bi3+,与四环素同服,可形成难溶性的配位化合物(络合物)而不利于吸收,影响疗效;改变胃排空或肠蠕动速度的药物,如阿托品、颠茄、丙胺太林等可延缓胃排空,增加药物的吸收,而甲氧氯普胺(胃复安)、多潘立酮(吗丁啉)、西沙必利等药物可增加肠蠕动,从而减少了药物在肠道中滞留时间,影响药物吸收。如以上药物同时在处方中应用,结果会影响疗效,应建议医师修改处方。
2•影响分布
阿司匹林、依他尼酸、水合氯醛等均具有较强的血浆蛋白结合力,与口服磺酰脲类降糖药、抗凝血药、抗肿瘤药等合用,可使后三者的游离型药物增加,血浆药物浓度升高。
3.影响代谢
药物相互作用主要包括酶诱导相互作用和酶抑制相互作用。
药酶的活性可被部分药品所增强或灭活,凡能增强肝药酶活性的药物,称为肝药酶诱导剂或酶促剂,如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利福平等。由肝药酶代谢的药物与肝药酶诱导剂合用时,前者代谢加快,因此剂量应适当增加。凡能抑制或减弱肝药酶活性的药物称药酶抑制剂,如咪唑类抗真菌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异烟肼、西咪替丁等。被肝药酶代谢的药物与肝药酶抑制剂合用时,剂量应酌减。
4.影响排泄
丙磺舒、阿司匹林、吲哚美辛、保泰松、磺胺药可减少青霉素自肾小管的排泄,使青霉素的血药浓度增高,毒性可能增加。
A.影响分布
B.影响排泄
C.影响吸收
D.增加毒性或药品不良反应
E.影响代谢
肝素钙与阿司匹林合用时会 D
处方使用抗酸药,其复方制剂组分中有Ca2+、Mg2+、A13+、Bi3+,与四环素同服时会C
水合氯醛与口服磺酰脲类降糖药合用时会A
辛伐他汀在治疗剂量下与对CYP3A4有明显抑制作用的环孢素合用时会E
保泰松与青霉素合用时会 B
A.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B. 磺胺甲蟋唑+甲氧苄啶
C. 阿司匹林+甲苯磺丁脲D. 硫酸亚铁+维生素C
E. 氢溴酸山莨菪碱+盐酸哌替啶
1. 可保护药品免受酶破坏从而提高疗效的联合用药是
2. 可由于血浆蛋白结合置换作用而易引起危险的联合用药是
答案:A、C
(四)药物的体外配伍禁忌
包括药液的混浊、沉淀、变色和活性降低等变化。
(五)化学药与中成药的联合应用
1.化学药与中成药联合应用的优势
(1)协同作用增强疗效
(2)降低药品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3)减少剂量,缩短疗程
(4)减少禁忌证,扩大适应证范围
(5)西医和中医治法互相取长补短
2.中成药、化学药合用的基本原则
(1)中、化学药结合使用要有机交融
(2)辨证与辨病用药相结合
(3)用中医、西医学各自的理论指导选用中成药、化学药
(4)合理使用中、化学药,减轻患者痛苦
3.规避和预防药物配伍禁忌
(1)舒肝丸不宜与甲氧氯普胺合用,因舒肝丸中含有芍药,有解痉、镇痛作用,而甲氧氯 普胺则能加强胃肠收缩,两者合用作用相反,会相互降低药效。
(2)中成药止咳定喘膏、麻杏石甘片、防风通圣丸与化学药复方利血平片、帕吉林不能同服。因前3种中成药均含有麻黄素,会使动脉收缩,升高血压,影响降压效果。
(3)中成药蛇胆川贝液与吗啡、哌替啶、可待因不能同服。因前者含有苦杏仁苷,与化学药的毒性作用一样,均抑制呼吸,同服易致呼吸衰竭。
(4)中成药益心丹、麝香保心丸、六神丸不宜与化学药普罗帕酮、奎尼丁同服,因可导致心脏骤停。
(5)中成药虎骨酒、人参酒、舒筋活络酒与苯巴比妥等镇静药不宜同服,因可加强对中枢神经的抑制作用而发生危险。
(6)复方氢氧化铝与丹参片不宜同用,丹参片的主要成分是丹参酮、丹参酚,与氢氧化铝形成铝结合物,不易被胃肠道吸收,降低疗效。
(7)抗结核药异烟肼不宜与昆布合用,昆布片中含碘,在胃酸条件下,与异烟肼发生氧化反应,形成异烟酸、卤化物和氮气,失去抗结核杆菌的功能。
(8)阿托品、咖啡因、氨茶碱不宜与小活络丹、香连片、贝母枇杷糖浆合用。因后者含有乌头、黄连、贝母等生物碱成分,同服易增加毒性,出现药物中毒。
(9)强心药地高辛不宜与麻杏止咳片、.通宣理肺丸、消咳宁片合用。因后3者均含有麻黄碱,对心脏有兴奋作用,能增强地高辛对心脏的毒性,引起心律失常。
(10)阿司匹林不宜与风湿酒、国公酒、壮骨酒、骨刺消痛液同服。因为中药酒中含乙醇,合用会增加对消化道的刺激性,引起食欲缺乏、恶心,严重时可致消化道出血。
(11)乳酶生不宜与黄连上清丸联合应用,因为黄连中的黄连素明显抑制乳酶生的活性,使其失去消化能力。
(12)碳酸氢钠、氢氧化铝、胃舒平、氨茶碱等不宜与山楂丸、保和丸、乌梅丸、五味子丸同用,因为后4种中成药含有酸性成分,与碱性化学药同服可发生中和反应,降低疗效。
(13)助消化药胰酶、胃蛋白酶、多酶片不宜与麻仁丸、解暑片、牛黄解毒片同服,因为这些中成药中含大黄和大黄粉,可通过吸收或结合的方式,抑制胰酶、蛋白酶助消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