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选调生《申论》模拟题:公共文化服务与需求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6-09
中【答案解析】
一、
主要问题是公共文化服务总体水平较低,不能适应人民群众快速增长的文化需求。
第一,部分惠民工程不“实惠”。一些地方的农家书屋书籍选配缺乏针对性,无法发挥文化惠民的应有功能。
第二,软件与硬件不匹配。公共文化空有建筑却缺乏相应的人才服务。
第三,“送服务”脱离实际。公共文化服务生搬硬套,脱离实际需要,不能兼顾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
第四,公共文化服务不均衡。县及县以下农村文化投入较少;中西部地区落后于东部地区;针对老人、少年儿童、边疆民族地区等群众的公共文化资源和项目普遍偏少。
二、
启示如下:
一是重视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功能发挥。将图书馆、俱乐部等不同类型的公共文化设施和文化团体相结合,为民众提供多样的公共文化服务,补充政府文化治理职能。
二是文化活动惠及各个阶层。举办丰富多彩的族群和全民文化节庆活动,并组织实施社区文化活动,发展社区艺术凝聚点,丰富社区文化生活。
三是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争取社会力量加入。在政府财政拨款支持文化建设的同时,鼓励引导社会捐赠资金,形成政府、社会合力的资金投入常态。
四是发展多元文化。通过各种公共文化活动大力培育多元文化,发展特色文化,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使本土文化在世界上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和知名度。
五是鼓励大众参与。调查了解文化惠民具体情况,培养公众对文化艺术的兴趣,让文化触手可及,以民众需求为第一原则,提高公众的参与热情和水平。
三、
文化院坝让群众乐享文化盛宴
近日,为了解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记者走访了我市极具代表性的文化院坝,探索文化发展新活力。
(一)文化院坝,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大平台”
根据我省出台的《文化院坝保障指标体系》,各地文化院坝因地制宜发展个性,建成“多功能性”文化院坝、花卉种植技术培训点、“坝坝恳谈会”等彰显各地文化特色。
(二)文化院坝,百姓圆梦“大舞台”
文化院坝培育民间文化组织,文化惠民打通“最后一公里”,各民间文艺队伍承接政府购买文化服务项目,既圆了当地群众在家门口看演出的梦想,也实现了“送文化进城”。〔2分〕
(三)文化院坝,凝聚社会办文化“大力量”
各地以自己投资、“众筹”、股份合作等方式探索多元筹资模式,确保文化院坝正常运转;以农村文化能人、“群众文化理事会”等群众直接服务群众的管理方式打牢群众基础。〔2分〕
作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综合性平台,文化院坝正在为我市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注入文化基因,让群众乐享文化盛宴。
四、
首先,文化消费缺口较大。我国人均GDP虽不断上涨,但文化消费规模仅为发达国家的1/3左右,截至2014年底,文化消费缺口约为3.7万亿元,而文化消费潜在市场规模约为4.7万亿元,市场潜力有待激发。
其次,供求脱节,文化消费需求难以释放。文化消费的主要内容和主力军正在变化,但传统文化企业转型较慢,大量文化产品没能转化为有效需求,影响了文化产品走向市场。
再次,精品匮乏,创造力薄弱制约市场发展。我国国内文化消费市场仍处在数量引导的初级阶段,尚未达到质量引导的阶段,原创能力不足、优秀创意少,不少文化产品难以获得应有的市场价值。
最后,文化市场体系不完善。长期以来,政府统管各项文化事业,造成多数人认为文化消费都是由政府免费提供、市民就是享受的错误理念,市场难以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