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调生考试《行测》每日一练习题(2017.5.18)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5-18
中1__________泰国发生军事政变,美国决定中止对泰国政府将近2400万美元的援助,但是用于人道主义目的的款项不在其列。
填人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因为B.由于C.鉴于D.看到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题干为新闻语体,‘‘因为”、“由于”、“看到”填在此处均过于口语化,与题干新闻语体的色彩不符。排除。本题答案为C。
2要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就必须讲认真、不__________,重理解、不__________,肯钻研、不__________,爱思考、不___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浅尝辄止 人云亦云 马马虎虎 囫囵吞枣B.囫囵吞枣 浅尝辄止 人云亦云 马马虎虎C.马马虎虎 囫囵吞枣 浅尝辄止 人云亦云D.人云亦云 马马虎虎 囫囵吞枣 浅尝辄止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分析可知,四个空缺处所填词语应与“讲认真”、“重理解”、“肯钻研”、“爱思考”构成反义对应关系,再结合四个成语的意思,可知C项与此相符。
3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逻辑连贯、语言流畅的文字,排列顺序最合理的是:
①然而,繁华盛景背后的旧制度却已是风烛残年、百孔千疮
②德国总理默克尔赠给中国贵宾的一幅古老地图,在无数国人心中激起波澜
③在当时已经踏上现代化之路的欧洲人眼里,君权****的中华帝国“翻来覆去只是一座雄伟的废墟”
④那幅绘于乾隆年间的中国地图,刻画的是中国封建史上最后一个辉煌的年代
A.②③①④B.①②④③C.②④①③D.③②④①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①句中“然而”表转折,一般不做首句,排除B。若③句做首句,“在当时”指代的时间不明确,排除D。②句句尾提到“地图”,④句具体介绍这幅地图,④应紧跟在②之后。①句“繁华盛景的背后……”是对④句“最后一个辉煌的年代”的转折说明,故三句的顺序为②④①,排除A。故本题答案为C。
4长期以来,食品安全问题之所以屡打屡犯,层出不穷,以至于民众人心惶惶,甚至惊呼“找不到可以放心吃的东西”,重要原因之一,在于法律发力不够,惩处力度偏轻,涉案人员所付出的代价.和其造假、掺假所获得的利益不成比例,高举轻放般的惩处非但不能起到应有的法律震慑作用.反倒在客观上令其他造假者有恃无恐,令社会食品安全问题久治不愈。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一项是:
A.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无小事B.严厉执法.治标又治本C.维护食品安全.还公众一个放心的“饭碗”D.维护食品安全。还需法律发力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文段强调了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原因在于“法律发力不够,惩处力度偏轻”,故其标题必须包括食品安全和法律惩处两方面的信息。A、C项未提及“法律”,B项忽了食品安全这一主题,均可排除。本题答案为D。
5中国长江以南的居民最初来自北方.周期性的天灾与持续不断的人口压力迫使汉族逐渐离开黄河流域,迁移到南方,如南宋时就有一次南迁高峰。但是人口流动常常是不易察觉的,通过将地方志中提到的水利工程统计制表。历史学家现在能够说,早在3世纪就有相当数量的移民开始渡过长江。进入拥有季风气候、热带丛林的南方。唐代移民迅速增长,13世纪晚期移民数量达到高峰,之后开始下降,直到1700年相对稳定。此时,中国大半人口已住在长江以南。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A.描述长江以南的人口迁入史B.介绍人口研究方面的新成果C.分析中国古代人口大规模迁移的原因D.说明人口压力与人口流动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文段首先说明了中国古代人口大规模南迁的原因,紧接着又说明了根据地方志中提到的水利工程统计制表,历史学家所掌握的南迁具体情况3世纪开始,唐代迅速增长,13世纪达到高峰,之后下降,直到1700年相对稳定。由此可知,本题正确答案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