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调生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经济常识每日一练(2016.09.17)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09-17
中1.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主要表现在( )
A.为人们提供基本生活资料
B.为轻工业提供重要原料
C.为工业发展提供广阔市场
D.为经济建设提供资金积累
【答案】ABCD
【解析】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左右着国民经济全局的发展。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是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与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农业是工业特别是轻工业原料的主要来源。农业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农业是国家建设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
2.拉动经济增长的需求有( ):
A.投资需求
B.消费需求
C.储蓄需求
D.出口需求
【答案】ABD
【解析】根据收入核算公式Y=C+I+G+NX,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代表总需求,可以拉动经济增长。尤其是消费,投资,净出口被称为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而储蓄的增长可以增加可贷资金的供给,会降低利率,间接拉动投资的增长和经济增长,但不是国民经济增长的直接驱动因素。长期来看,储蓄率的提高有利于增加人均资本存量,使经济稳定在较高的水平,但过高储蓄会导致消费减少。
3.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0年以来,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东南沿海、北京等经济发达地区。据估计,其人数已达8000万之多。造成这样大规模的“民工潮”的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
A.农民到城市打工享受到与城里人一样的待遇
B.民工流出地区的地方政府鼓励农民外出打工
C.农民在家种田收入太低,又没有其他能多挣钱的就业机会
D.经济发达地区需要大量能吃苦耐劳的劳动力
【答案】A
4.利率是一国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杠杆。变动利率对经济影响的一般规律是( )
A.提高利率,储蓄减少
B.降低利率,投资会减少
C.提高利率,会抑制通货膨胀
D.降低利率,消费会减少
【答案】C
【解析】按照经典经济学的解释,提高利率是抑制通胀的传统手段。一般来说,降低利率,会导致投资增加,储蓄减少,消费增加。
5.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的“新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经济而言的一种经济模式。下列能表述其基本特征的有( )
A.全球化
B.市场化
C.信息化
D.专业化
【答案】AC
【解析】新经济是人类经济发展史中前所未有的科技型、创新创业型经济。新经济的实质,就是信息化与全球化;新经济的核心和灵魂是高科技创新及由此带动的一系列其它领域的创新;促成新经济出现的现实环境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技术革命的推进,新经济的发展,也必然导致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