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选调生行测言语理解每日一练(2016.04.24)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04-24
中1. 千栏居是一种将房屋同桩柱架高地面的宫室形式。《 新唐书•南平撩传》 称:“山有毒草、沙风、蛤蛇,人楼居,措而上,君曰‘千栏’。叹说文》 中的“泽中守草楼”它应是千栏形式。与其认为千栏居是巢居的演化,倒不如说千栏居就是巢居的一种较高级形式,并且与楼阁的起源有着密切关系,千栏居以下都 架空的桩柱或“千栏”得名,都与上都房屋的结构形制并无确定关系,故就整座建筑而言,千栏居并不能算作一种结构类型。下列关于“千栏居”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千栏居是巢居的一种较高级形式,属宫室演化过程中的一种建筑类型
B. 楼阁建筑应是居定宫室演化过程中的高级阶段,它的起源就是千栏居
C. 千栏居不因上都房屋的结构形制取名,而是因为下都架空的桩柱或“千栏”得名
D. 就整座建筑而言,千栏居形制的建筑并不是一种房屋结构类型
2. 对于个体和一个国家来说,人的生存是首先要解决的头等大事,虽然环境保护已越来越多地被提及和关注,但比起解决“吃饭”问题,始终要屈居第二的。这也是发展中国家为什么多重复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的原因,并非看不到教训,而是谋求发展的艰巨任务使得各国不得不走捷径,优先选择煤炭这种低廉可靠、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还能促进就业的发展型能源。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是( )
A. 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样重要
B. 发展中国家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先污染后治理
C. 解决温饱问题比保护环境更重要
D. 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忽略了环境保护
3.确实是一种巧妙的安排,让我们这个地球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火、土资源。但是,藉此而赖以生存的人类决不满足于仅仅从这些自然资源中获取谷物等以填饱肚子。当然,也只有当他们远离饥饿的时候,才有心思去利用其对世界的认知能力、对周围丰富的联想能力以及由此而迸发出的无限创造力,从而将某些自然物转换成为人所需的人造物,创造出一种与当时人类生活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形式——制陶。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 温饱问题的解决是艺术创造的必要的物质基础
B. 制陶技术是人类创造性地利用自然资源的结果
C. 人类生产形式的改进源于提升生活方式的需求
D. 制陶技术是人类利用自然满足所需能力的标志
4. __________?不利于他人的话不说,不利于他人的事不做;要平等待人,不高傲自大,不盛气凌人;对人要有礼貌,说话不粗鲁,不带脏字,等等。 填到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一个人能同他人相处的好吗
B. 一个人应该怎样同他人相处呢
C. 一个人怎样才能成为他人的好朋友呢
D. 一个人能否跟他人搞好关系呢
5.人们是否接受,或在多大程度上接受市场竞争体制,与其说是个文化差异问题,毋宁说是个历史案例问题,即竞争是否公正的问题。文化传统差异极大的拉美、俄国、伊朗都有强大的公众反竞争运动,而文化类型相同的美英则此无彼,可见回避竞争是否公正而专在“文化传统”、“深层心理”上做文章,是多么缺乏说服力。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 市场竞争体制可以被不同文化传统的国家接受
B. 公正问题是市场竞争体制的核心问题
C. 市场竞争体制的文化决定论缺乏解释力
D. 市场竞争体制根植于文化传统
【参考答案】
1. 解析: 本题属于细节理解题。A项“属宫室演化过程中的一种建筑类型”与原文意思不符,原文是“千栏居是一种将房屋同桩柱架高地面的宫室形式”;B项“楼阁建筑的起源就是千栏居”与原文“千栏居就是巢居的一种较高级形式,并且与楼阁的起源有着密切关系”说法不符;D项原文说的是“千栏居并不能算作一种结构类型”而不是“千栏居形制的建筑”。故答案为C。
2. 解析: 本题考查主旨概括。文段的第一句话是主旨句,重在“但是”之后的内容,主要讲“生存问题”是发展中国家的头等大事。第二句阐述发展中国家选择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原因。选项AC脱离了“发展中国家”这个文段主体,所以排除。选项D中不是“忽略”环保,而是被迫、不得不“先发展、污染后治理”,表述与文意不吻合,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3. 解析: 本题属于意图推断题。要从整体上把握作者的意图。从关联词着手,题干强调的重点是在转折关联词“但”之后,即“藉此而赖以生存的人类决不满足于仅仅从这些自然资源中获取谷物等以填饱肚子”。后面举例说明制陶技术的产生,意在说明生产方式的改进源于生活方式的需求。故答案为C。A项错误,材料重点讲的是人类生产形式的改进而非“艺术创造”;B项错误,B项是材料意思的直面表达,不是引申意义;D项错误,“标志”与文意不符,制陶技术只是人类利用自然满足所需能力的其中一种技术。
4. 解析: 本题属于语句衔接题。从本文后半段文意的意思来看,都是说如何同人相处的问题。AD两项意思接近,可用排除法予以排除,C项意思后文没有体现。故答案为B。
5. 解析: 本题属于意图推断题。由“可见回避竞争是否公正而专在‘文化传统’、‘深层心理’上作文章,是多么缺乏说服力”可知,文段的重点是市场竞争体制的文化决定论缺乏解释力。故答案为C。A项无中生有;B偷换概念,根据文义,竞争是否公正是人们是否接受市场竞争体制的关键问题,而不是市场竞争体制本身的问题;D项与文段的意思是相对的,错误。
热点推荐:>>> 2016年选调生辅导课程火热报名中 2016全国各地选调生选调公告简章汇总
小编推荐:2016年选调生考试报考条件 2016年选调生考试报名方法流程 2016年中央直属选调生考试大纲 2016年选调生报考完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