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调生考试《行测》每日一练习题(2017.11.12)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11-12
中【参考答案】
1.【答案】B。解析:分析句意可知,第一空既要与“包容”相关,又要与“卑躬屈膝”构成反义对应。四个选项中只有“盛气凌人”符合要求。“目空一切”、“狂妄自大”强调的都是自身很骄傲,都与“包容”无关,排除A、C。“仗势欺人”指依靠权势欺压人。句中没有提到权势的问题,故“仗势欺人”与句意不符,排除D。盛气凌人:形容傲慢自大,气势逼人。其中“骄傲自大”的含义与“卑躬屈膝”对应,“气势逼人”的含义又体现了对他人的不包容。故本题答案为B。
2.【答案】C。解析:句子是在形容对生活中各种事情(特别是不如意的事情)的态度。这不是保持快乐或者心态平和就可以的.关键是能否看得开,故排除A、B。“宽容”一般是针对人而不是针对事的。“达观”是形容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符合题意。本题答案选C。
3.【答案】D。解析:由“无论是出于自觉还是不自觉,中国的年轻作家也正在经历这样的过程”可知,文学的“泛娱乐化”已经是大势所趋,难以阻挡,“势不可挡”符合题意。“泛滥成灾”、“成为定局”词义太重,排除A、B。C项“日益壮大”用在此处搭配不当,排除。因此本题答案选D。
4.【答案】C。解析:句意是在称赞这篇调查。“无可厚非”是指没有什么可过分指责或批评的,多用来表示虽有缺点,但无伤大体,可以原谅。“无可非议”是指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句意并没有提到这篇报告有缺点,也没有说要指责.所以这两个成语意思不符,排除A、B。“无所不至”指没有不到的地方,也指什么坏事都做绝了,是贬义词。排除D。C项“无懈可击”与“逻辑严密、证据充分”相呼应,符合题意。本题答案选C。
5.【答案】D。解析:由“人心日下,国将不国”可知,世道是不理想的,故首先排除A。“凄楚”一般是指曲调或境遇凄凉悲哀,与“世道”搭配不妥,排除B。句中要填的是形容词,而“浇灌”是动词,排除C。浇漓:不朴素敦厚,浮薄。多用于指社会风气,符合题意。本题答案选D。
6.【答案】D。解析:由第一空可知,“……的雄才大略和宽广胸怀”不是“诗词手稿”表达的内容,故排除B。“宏阔磅礴”修饰的是诗词手稿的某一方面,根据常识不可能是“气节”、“声势”,故排除A、C。本题答案为D。
7.【答案】B。解析:从文中可以看出“简单的词序变化”与“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式认识的深化”是否定前者、肯定后者的关系,所以用“不是……而是……”合适。第三空选“突出”与前面的“更加重视”相对应。
8.【答案】C。解析:第一空中,作为专业人士的科学家在向相关领导介绍专业知识时,应是尽量使自己的介绍使对方容易理解。“语重心长”一般用于长辈对晚辈的教育,与语境不符,排除D。“郑重其事”和“不遗余力”侧重于态度的认真和努力,“深入浅出”侧重于有技巧,“深入浅出”更符合句意。本题答案为C。
9.【答案】B。解析:①句考查的是关联词语的搭配,通常与“还”搭配的词语是“不光”、“不只”、“不仅”,可首先排除C。②句中与“常常”相对,“偶尔”最恰当。故本题答案为B。
10.【答案】C。解析:通过文段可以看出,作者对于拥有无私境界的人持很强的褒扬色彩,“摒弃”、“信服”相对于其他的词语更能表达出这种褒扬色彩,C项当选。
11.【答案】C。解析:C项句子的修辞手法为比喻,更确切地来说,是比喻中的暗喻。比喻与比拟比较明显的区别在于:①句法结构有明显的不同。比喻句一般都是“主一谓一宾”式,主语与宾语之问通常靠“好像、是、仿佛”等比喻阋连接:而比拟句一般为“主一谓”式,谓语一般为表示某个动作或情状的动词或形容词充当。②比喻句中可以本体与喻体同时出现,也可省略本体,但无论如何必须出现喻体,在本题中喻体为“一头沉睡未醒的睡狮”;比拟句中一般不出现拟体,只出现本体,例如:沙果笑得红了脸,西瓜笑得比蜜甜,花儿笑得分了瓣,豌豆笑得鼓鼓圆。这个比拟旬中,把沙果、西瓜、花儿、豌豆都比作人,但“人”这个喻体却没有出现。
12.【答案】D。解析:A项偷换主语,前半句的主语是“组委会”,后半旬的主语为“科学家”。B项,“榜首”指第一、三家企业不能同时“位列第一”。C项关联词位置不当,“虽然”应放句首,且成分残缺,应是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前景”或“形势”不容乐观。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13.【答案】D。解析:A项,语序不当,“各”应放“取”前。B项,“皱纹”与“根”搭配不当。C项,“闻到”与“狂笑”搭配不当。
14.【答案】C。解析:C项主谓搭配不当,“放弃休假,提前完成了工作任务”的只能是“人”,而不能是“机器”,可删除“200台机器”。
15.【答案】D。解析:A项,“无论”与“也”搭配不当,可把“无论”改为“即使”。B项,人称代词使用不当,句末“你”应改为“他”。C项,介词误用,“关于”改为“对于”;谓语残缺,可在“引起”前加“希望”。
16.【答案】D。解析:A项错误,“导致”与“影响”搭配不当。B项错误,“改善民生”与“关注民生”位置应该互换。C项错误,“能否”与“有利保障”属于两面对一面。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17.【答案】C。解析:A项句式杂糅,“关键在于知识起决定性作用”可改为“关键在于知识”或者“知识起决定性作用”。B项“平均为48.7%左右”表述不当。D项成分残缺,在“学风建设”后加“等议题”。
18.【答案】D。解析:A项,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可改为“如果他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巨大损失,长期以来所恪守的诚信待人的美好品德也会丧失”。B项主客倒置,应为“比较文学对于我们是个陌生的概念”。C项偷换主语,后面的“扬言”“加大轰炸力度”的主语为北约,而不是邵云环同志。本题答案选D。
19.【答案】D.解析:D项中的“它,,指代不明,既可指方形的土木建筑,也可指长方形的土木建筑。另外,“便已”前应加一个时间段,从而使句意表达更清楚。
20【答案】C。解析:A项动宾搭配不当,“报告”可以倾听,不能注视,可删除“注视和”。B项“威慑”本身已含有“使人……”的意思,与句中的“令人”语意重复。D项“这件”只能与“好事”搭配,“好人”不能用“这件”修饰,可删除“好人”。“高低”是两面,“增长”是一面,但吸收储蓄额的高或者低都是一种流动资金的增长,所以并不存在两面与一面不搭配的语病。故正确答案是C。21.【答案】D。解析:文段主要说的是:罗盘针的使用为远洋航行创造了条件,而新航路的开辟又刺激了欧洲工业的发展。进而促进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成长壮大。由此可见,文段想表达的是罗盘针对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故答案为D。其他三项都只是文段的部分内容。
22.【答案】D。解析:文段一开始就表明了观点:中国历史上盛世的出现与法制的相对健全是分不开的。接着后文对这一观点进行了详细阐述。故D项是对文意的正确理解。A、C两项只是文段的部分内容。B项“法制促成盛世。这是一条必然规律”在文段中没有体现,文段只说“法制是推动盛世出现的条件”,不一定就能促成盛世。故本题答案为D。
23.【答案】B。解析:文段共三句话:首句讲宗教是一种自然和社会力量在人们意识中的虚幻和歪曲的反映,次句讲宗教最初源于人们对自然的认识的局限,尾句讲道界性宗教的形成有其阶级根源。综合起来即B项“描述了宗教产生的认识根源和阶级根源”。
24.【答案】D。解析:本题可采取排除法。A项“对执行死刑的目的”甲乙两人的理解是相同的,都认为是对十恶不赦的罪犯的惩罚以及对恶性刑事案件的发生震慑,排除;B项“产生恶性刑事案件的原因”在对话中没有提及,排除C项根据“至少是大多数人可以接受的”、“一般的公民往往以为只有死刑才是严厉的”可知甲乙两人对是否大多数人都接受死刑的理解是一致的,排除C。故本题答案为D。
25.【答案】A。解析:文段由文学批评中的“知人论世”引出接受美学的“视野融合”原则,最后得出结论:“讨论作品的接受就不能不牵涉到时事变迁”,可知,A项的“必须考虑读者所处的时代因素”与此相符。D项说的是“知人论世”。B、C项表述无中生有,均可排除。本题答案为A。
26.【答案】C。解析:文段首句强调“更有一万个理由要求这个职业不能踩踏底线”,接着又说“弃守底线,不管是……还是……,将一切推责给外在的环境,都是对职业伦理的戕害”。由此可知,文段意在说明的是任何时候都不应该找任何借口和理由去践踏职业道德底线,故C项正确。
27.【答案】C。解析:由“但”可知,题干句子为转折句,转折前后分句意思相反或相对,所以“未来”应与“短期”相对,A项“马上、立刻”与B项“不久的将来”都与“短期”意思相近,故不是对文中“未来”的准确理解,排除A、B。题干句子是对经济前景的一种预估,“很久以后”的表述太笼统宽泛,不具备实际意义,且与句中“短期……的趋势”相对应,“未来”更适合理解为“长期趋势”,即答案选C。
28。【答案】B。解析:“信息网络”在文段中多次出现,可知文段论述的中心应为“信息网络”,排除与此无关的A,D两项。文段先交代背景,指出计算机性能明显提高,后指出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传感技术结合逐渐形成信息网络,最后再强调信息网络的形成是电脑和通信发展日益结合的结果。故文段文字主要说明的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结合形成信息网络。答案为B。
29.【答案】C。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城市种树虽说是共识,但种什么树却大有讲究。接着以穿衣为喻来说明。通过“有钱人”、“钱少的人”、“穷人”、“做衣服的人”、“大户人家的奴仆”、“大酒店的侍应生”对穿衣的不同选择来说明城市种树不应讲面子,不应搞形式主义、政绩工程,而要提倡求实务实的精神。故选C。
30.【答案】D。解析:文段首先提出对“五一黄金周”存废的争议,接着分析其被废是一种利弊权衡的结果,最后指出如果没有必须具备的民意征求程序,而直接恢复“五一黄金周”的决定的不恰当性。故文段意在说明的是恢复“五一黄金周”.必须具备民意征求程序。答案选D。
最新热点:
2017年选调生考试《行测》每日一练习题汇总(2017.10)
2017选调生考试《行测》每日一练习题(2017.11.9)
2017选调生考试《行测》每日一练习题(2017.11.4)
2017选调生考试《行测》每日一练习题(2017.11.3)
2017选调生考试《行测》每日一练习题(2017.11.2)
2017选调生考试《行测》每日一练习题(2017.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