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资格考试

导航

2019年内科主治医师考试辅导中医诊断学第五单元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8-09-25

  中医诊断学——第五单元 脉诊

  细目一、脉诊概说

  一、寸口诊法

  1.部位

  腕后高骨(桡骨茎突)为标记,其内侧的部位关前(腕侧)为寸,关后(肘侧)为尺。

  2.原理

  3.分候脏腑

  左:寸---心,关---肝胆,尺---肾。

  右:寸---肺,关---脾胃,尺---肾。

  二、诊脉方法

  1.体位:原则---与心脏置于同一水平

  2.指法:选指、布指、运指

  (1)选指:双手、三指、指目、45°

  (2)布指:定关、疏密

  (3)运指:举、按、寻、循、总按和单诊

  3.平息

  4.时间

  5.小儿脉法:一指定三关

  三、脉象要素

  1.四要素:脉位、脉数、脉形、脉势

  2.八要素:脉位、脉率、脉长、脉势、脉宽、

  流利度、紧张度、均匀度

  细目二、正常脉象

  一、正常脉象表现:

  三部有脉,一息四~五至,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从容和缓,节律一致,尺部沉取有力。

  二、正常脉象的特点

  1.胃:徐和、从容、软滑。

  2.神:有力柔和、节律整齐。

  3.根:尺脉有力、沉取不绝。

  细目三、常见病脉

  28脉脉象特征及主病

  1.浮脉类:浮、洪、芤、革、濡、散

  2.沉脉类:沉、伏、牢、弱

  3.数脉类:数、促、动、疾

  4.迟脉类:迟、缓、涩、结

  5.实脉类:实、滑、紧、长、弦

  6.虚脉类:虚、细、短、微、代

  一、浮脉类:

  1.浮脉:脉位浅显,轻按即得---表证,虚阳浮越。

  2.芤脉:浮大中空,如按葱管---失血,伤阴。

  3.革脉:浮弦中空,如按鼓皮---亡血,失精,半产,崩漏。

  4.洪脉:脉体宽大,充实有力,来盛去衰,状若波涛汹涌(脉体宽大,搏动部位浅表,指下有力)---阳明气分热盛。

  5.濡脉:浮而细软---虚证和湿证。

  6.散脉:浮取散漫,中候似无,沉取不应,伴节律不齐或脉力不匀(浮散无根,节律不齐)---元气离散,脏气衰竭。

  二、沉脉类

  1.沉脉:脉位深沉,重按始得---里证。

  2.伏脉:脉位更深,隐伏于筋下,附着于骨上,推筋着骨始得---邪闭,厥病,痛极。

  3.弱脉:沉而细软无力(位沉、形细、势软)---虚证,气血不足。

  4.牢脉:沉取实大弦长,坚牢不移---阴寒内盛,疝气。

  濡脉:浮细而软—虚证,湿证

  弱脉:沉细而软—虚证,气血不足

  三、迟脉类

  1.迟脉:一息三至(少于四至)---寒证。

  2.缓脉:一息四至,怠缓无力---湿证,脾胃虚弱,常人。

  3.结脉:脉来缓慢,时有中止,止无定数---阴盛气结、寒痰血瘀,亦可见于气血虚衰。

  4.涩脉:轻刀刮竹(至数较缓而不匀,脉力大小不均,呈三五不调之状)--气滞、血瘀和精伤、血少。

  四、数脉类

  1.数脉:一息五至以上---热证。

  2.疾脉:一息七至---阳极阴竭,元气欲脱。

  3.促脉:数而时止---阳盛实热、气血痰食停滞;亦见于脏气衰败。

  4.动脉:脉形如豆,滑数有力而短---痛,惊。

  促:数而时止,止无定数

  结:缓而时止,止无定数

  代:脉来一止,止有定数

  五、虚脉类

  1.虚脉:三部脉举按寻皆无力。

  2.细脉:细小如线,应指明显---气血两虚、湿邪。

  3.微脉:极细极软,按之欲绝,若有若无---阳气衰微,气血大虚。

  4.代脉:脉来一止,止有定数,良久方还---脏气衰微、疼痛、惊恐、跌仆损伤。

  5.短脉:首尾俱短,不应本位---有力为气郁,无力为气虚。

  六、实脉类

  1.实脉:三部脉充实有力,其势来去皆盛---实证。

  2.滑脉:如盘走珠---痰湿、实热、食积、常人、孕妇。

  3.弦脉:端直以长,如按琴弦---肝胆病、疼痛、痰饮。

  4.紧脉:劲急有力,如牵绳转索---寒,痛,宿食。

  5.长脉:首尾端直,超过本位---阳气有余,实热证。

  28脉

  1.节律不整的有?

  促、结、代、散、涩

  2.牢脉兼有哪些特征?

  沉、实、大、弦、长

  3.动脉兼有哪些特征?

  短、滑、数

  涩脉:往来艰涩

  脉律不齐,三五不调

  4.濡脉与弱脉的区别?

  濡脉-浮细而软—虚证,湿皆形细、势软

  弱脉-沉细而软—虚证,一位浮,一位沉

  5.促结代脉区别?

  促:数而时止,止无定数 都有一止

  结:缓而时止,止无定数

  代:脉来一止,止有定数

  6.紧张度高的有哪些脉象?

  弦、紧、革

  7.脉来急数的有哪些脉象?

  数、疾、动、促

  细目四、相兼脉与真脏脉(了解)

  一、相兼脉

  注意以下相兼脉:

  1.浮滑脉:表证夹痰。

  2.沉涩脉:血瘀,尤常见于阳虚而寒凝血瘀者。

  3.滑数脉:多见于痰热(火)、湿热或食积内热。

  二、真脏脉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