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临床检验技师考试《血液学检验》章节精选试题:第二十章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20-03-16
中第二十章 血栓与止血检验的基本方法
一、A1
1、凝血酶时间延长见于
A、凝血酶原含量减低
B、凝血酶原活性减低
C、巨球蛋白血症
D、组织液混入血浆
E、低纤维蛋白原血症
2、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延长见于
A、心肌梗死
B、脑血栓形成
C、深静脉血栓形成
D、原发性纤溶亢进症
E、多发性骨髓瘤
试题来源: 2020年临床检验技士考试题库【历年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考场+考前模拟试题】 严格按照历年考题知识点分布/出题编制,模拟考场,分析错题,精准预测考点,易错知识点,自由组卷。从基础阶段,到冲刺,再到考前检测,在题库中都能内找到相应的练习,帮助刷题抢分。 |
3、检查内源性凝血途径的试验是
A、PT
B、APTT
C、TT
D、FDP和DD
E、以上都不是
4、检查外源凝血途径的试验是
A、PT
B、APTT
C、CT
D、TT
E、FDP和DD
5、APTT试验中,加入白陶土的目的是
A、激活因子Ⅻ或Ⅺ
B、激活因子Ⅷ及(或)Ⅸ
C、为凝血因子提供催化表面
D、便于观察血浆凝固的终点
E、激活因子Ⅹ
6、血小板聚集性增高见于
A、巨血小板综合征
B、血小板无力症
C、尿毒症
D、肝硬化
E、口服避孕药
7、凝血酶时间延长,加甲苯胺蓝可以纠正,提示受检标本的哪项异常
A、血浆凝血因子Ⅰ含量减低
B、有肝素或类肝素样物质存在
C、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增多
D、原发性纤溶
E、肝脏病变
8、下列关于凝血检查的临床意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TT延长,不被甲苯胺蓝纠正,表示存在肝素样抗凝物质
B、TT延长,可因FDP增多或凝血因子Ⅰ减少
C、TT延长,可见于AT活性明显增高
D、Ⅷ:C增高主要见于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
E、肝病时,TT也可延长
9、下列哪种疾病不会出现血块收缩不良的结果
A、红细胞增多症
B、血小板无力症
C、血友病
D、低纤维蛋白原血症
E、多发性骨髓瘤
10、下列哪项是血栓前状态血小板活化的重要指标
A、β-TG
B、t-PA
C、PAI
D、TAT
E、TM
11、下列哪组纠正试验可以诊断血友病
A、正常血清能纠正,硫酸钡吸附血浆不能纠正
B、正常血清和正常新鲜血浆都能纠正
C、正常新鲜血浆能纠正
D、硫酸钡吸附血浆能纠正,正常血清不能纠正
E、正常血清和硫酸钡吸附血浆都能纠正
12、D-二聚体阴性见于
A、静脉血栓
B、恶性肿瘤
C、肺栓塞
D、继发性纤溶亢进
E、原发性纤溶亢进
13、PAgT试验的质量保证要求不允许
A、选用EDTA作抗凝剂
B、采血顺利,避免产生气泡
C、标本采集后应在3小时内完成试验
D、试验前十天必须停用抑制血小板药物
E、注意诱聚剂的质量和浓度
14、血小板聚集率增高见于
A、血管性血友病
B、妊娠高血压
C、肝硬化
D、血小板抑制剂的使用
E、尿毒症
15、BT延长可见于下列疾病,但除外
A、血小板减少症
B、血小板无力症
C、骨髓增生性疾病
D、血友病
E、血管性血友病
1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使用链激酶、尿激酶做溶栓治疗时,可用TT作为监护指标
B、凝血酶时间延长是指超过正常对照10秒以上
C、抗凝血酶活性增高见于血友病及白血病的急性出血期
D、抗凝血酶活性减低见于血栓前状态
E、甲苯胺蓝可纠正肝素的抗凝作用
17、哪种因子的测定在肝损伤和肝移植中应用较多
A、因子Ⅴ
B、因子ⅩⅢ
C、因子Ⅱ
D、因子Ⅸ
E、因子Ⅹ
18、原发性纤溶时可见
A、3P试验阴性
B、纤溶酶原含量增多
C、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增高
D、血浆纤溶酶原活性增高
E、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阳性
19、在下列疾病中,3P试验阴性的是
A、急性DIC早期
B、原发性纤溶
C、人工流产
D、外科大手术后
E、严重感染
20、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测不包括
A、PAIgG
B、PAIgM
C、PAIgA
D、PAC3
E、PAC4
21、下列选项中,哪一项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呈阳性
A、外科大手术后
B、肾小球疾病
C、晚期DIC
D、DIC的早中期
E、原发性纤溶症
22、下列哪种疾病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不可能增高
A、糖尿病
B、结缔组织病
C、急性传染病
D、重症肝炎
E、急性心肌梗死
23、血浆抗凝血酶水平增高,符合下列哪组疾病的诊断
A、肝功能障碍及肝脏疾病
B、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
C、血友病甲和血友病乙
D、DIC、心肌梗死
E、肾病综合征
24、INR即
A、国际敏感指标
B、国际标准化比值
C、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
D、国际血栓与止血委员会
E、国际输血协会
25、患者APTT明显延长,能被正常新鲜血浆所纠正,常提示
A、外源凝血途径有缺陷
B、内源凝血途径有缺陷
C、循环抗凝物含量增高
D、口服抗凝药所致
E、DIC早期
26、APTT反映的是
A、共同途径凝血因子是否异常
B、纤溶系统功能是否异常
C、内源性凝血因子是否异常
D、外源性凝血因子是否异常
E、抗凝功能是否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