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资格考试

导航

2019初级检验技士相关专业知识仿真冲刺试题及答案 (一)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9-05-30

  (21)不符合造血干细胞特征的是

  A: 光散射较强

  B: CD34呈强阳性

  C: 可以进一步分化

  D: 具有自我更新能力

  E: 胞体与淋巴细胞接近

  答案:A

  解析:造血干细胞有4个生物学特性。①需要活化:一般情况下,

  大部分造血干细胞处于静止期,

  必要时在多种细胞因子的协同下才进入细胞周期进行细胞分裂。②自我更新:

  通过自我复制方式使子代细胞与亲代细胞具有完全相同的特征。③多向分化:

  造血干细胞向成熟细胞分化过程中,在综合因素作用下,可以分化形成红系、髓系、

  巨核系成熟血液细胞,也是淋巴系干细胞的来源。④表面标记:观察发现CD34

  阳性细胞群具有长期造血重建能力,推测绝大部分造血干细胞应为CD34阳性。

  (22)表示变量值的离散程度的最佳指标是

  A: 平均数

  B: 极差

  C: 标准差指数

  D: 卡方

  E: 标准差

  答案:E

  解析:标准差是表示变量值的离散程 度的最佳指标。

  (23)关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正确的说法是

  A: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5%白细胞总数,或其绝对值>0.25×10 9 /L

  B: 临床以下午3时采血做直接计数较为合适

  C: 分类计数增多15%~50%,直接计数为(1.5~5.0)×10 9 /L属重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D: 所有病例血象中均可见到幼稚细胞,甚至有原始细胞

  E: 骨髓象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且可见幼稚型,以嗜酸中晚幼粒细胞多见

  答案:E

  解析:

  (24)血液分析仪血小板直方图的横坐标代表

  A: 血小板体积

  B: 血小板相对数量

  C: 平均血小板容积

  D: 血小板压积

  E: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

  答案:A

  解析:血小板直方图,横坐标为血小板的体积,纵坐标为不同体积血小板的相对频率。

  (25)关于试带法测尿红细胞,错误的是

  A: 尿液中完整RBC可呈阳性反应

  B: 尿液中游离Hb呈阴性反应

  C: 肌红蛋白可呈阳性反应

  D: 尿液维生素C浓度过高导致假阴性

  E: 高浓度蛋白尿可降低灵敏度

  答案:B

  解析:试带法除与游离血红蛋白反应外,也与完整的红细胞反应,但在高蛋白、

  高比密尿液中,红细胞不溶解,试带灵敏度减低;大剂量的维生素C

  或其他还原物质导致假阴性。

  (26)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介导的血管和平滑肌反应属于

  A: I型变态反应

  B: Ⅱ型变态反应

  C: Ⅲ型变态反应

  D: Ⅳ型变态反应

  E: 非变态反应

  答案:A

  解析:I型超敏反应主要由IgE抗体 介导,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是关键的效应

  细胞,其释放的生物活性介质是引起各种临

  床表现的重要分子基础,效应器官主要病变

  表现为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腺体分泌 增强、平滑肌收缩等。

  (27)化脓性支气管炎患者痰液可呈

  A: 黄色脓性痰

  B: 棕红色痰

  C: 铁锈色痰

  D: 棕褐色痰

  E: 烂桃样痰

  答案:A

  解析:化脓性支气管炎患者痰液呈黄色脓性痰。

  (28)噬菌体在医学和生物学中有重要意义,其主要应用有

  A: 噬菌体展示技术

  B: 细菌的鉴定与分型

  C: 分子生物学的重要实验工具

  D: 耐药性细菌感染的治疗

  E: 以上均包括

  答案:E

  解析:噬菌体的应用包括;用于细菌的 鉴定与分型、耐药性细菌感染的治疗、作为分

  子生物学研究的工具、噬菌体展示技术。

  (29)前分光的光路特点是

  A: 光源→分光元件→样品→检测器

  B: 光源→样品→分光元件→检测器

  C: 样品→分光元件→光源→检测器

  D: 样品→光源→分光元件→检测器

  E: 分光元件→样品→光源→检测器

  答案:A

  解析:前分光的光路与一般分光光度计相同,即光源一分光元件一样品一检测器。

  后分光的光路是光源一样品一分光元件一检测器。

  (30)不属于输血不良反应的是

  A: 发热反应

  B: 溶血反应

  C: 细菌污染反应

  D: 变态反应

  E: 肺炎

  答案:E

  解析:肺炎属于细菌等病原体感染所致疾病,非输血引起疾病。

  (31)最容易和再生障碍性贫血混淆的疾病是

  A: 脾功能亢进

  B: 恶性组织细胞病

  C: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D: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E: 白细胞减少性白血病

  答案:D

  解析:再生障碍性贫血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均表现为外周血细胞减少。

  (32)能测定蛋白质分子量的电泳技术为

  A: 琼脂糖凝胶电泳

  B: SDS-PAGE

  C: 淀粉胶电泳

  D: 等电聚焦电泳

  E: 醋酸纤维薄膜电泳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SD孓PAGE电泳分离蛋白质原理,SDS-PAGE电泳分离蛋白质时,经SDS

  作用,所有蛋白质带相同电荷,电泳的快慢只与蛋白质的分子量有关。

  (33)在MIC分型中,鉴别急淋白血病亚型最重要的是

  A: 细胞形态特点

  B: 细胞化学染色反应

  C: 细胞免疫标志表达

  D: 特异性染色体畸变

  E: 融合基因表达

  答案:C

  解析:ALL的MIC分型主要根据细胞膜表面标记,将ALL分为T系ALL和B系ALL

  及其各自的亚型。

  (34)等渗尿主要见于

  A: 心脏功能不全

  B: 糖尿病

  C: 肾盂肾炎所致的远端肾单位浓缩功能障碍

  D: 脱水

  E: 高热

  答案:C

  解析:等渗尿的出现表明肾脏浓缩稀 释功能受损。

  (35)关于肿瘤的免疫逃避机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肿瘤细胞缺乏有效的抗原表位

  B: 肿瘤细胞MHC分子发生改变,影响抗原递呈

  C: 不能正常表达活化免疫细胞的黏附分子

  D: 患者血清中存在封闭分子,促进CTL与肿瘤细胞结合

  E: 细胞表达FasL,介导淋巴细胞凋亡

  答案:D

  解析:肿瘤的免疫逃避机制涉及:①肿瘤细胞缺乏有效的抗原表位,

  难以触发足够的抗肿瘤免疫效应。②肿瘤细胞MHC分子发生改变,影响抗原提呈。③

  不能正常表达免疫细胞的共刺激分子和黏附分子。④血清中存在着封闭因子,阻止CTL

  与肿瘤细胞的结合,抑制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杀伤。⑤肿瘤细胞产生某些免疫抑制因子

  。⑥细胞表达FasL,介导CTL凋亡。

  (36)不符合M 2 的是

  A: 我国急性髓系细胞自血病中,发生率最高

  B: FAB将M 2 分为M 2a 、M 2b 两型

  C: M 2a 骨髓中原粒细胞30%~90%(NEC)

  D: 在其细胞化学染色中,POX阴性反应

  E: 白血病细胞中可见Auer小体

  答案:D

  解析:细胞化学染色中,髓系特异的POX呈阳性反应。

  (37)测定某蛋白的含氮量为8g,此样品中含蛋白质克数约为

  A: 20g

  B: 25g

  C: 30g

  D: 40g

  E: 50g

  答案:E

  解析:本题考查定氮法测定蛋白质的原理,每种蛋白质都有其恒定的含氮量,平均为

  16%,测定出的含氮量,再乘以系数6.25,即为蛋白质含量。

  (38)关于CML由慢性期进展至加速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不明原因的发热、贫血、出血加重

  B: 脾进行性增大

  C: 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10%

  D: 血液或骨髓中原粒细胞>10%

  E: 出现Ph以外的其他染色体异常

  答案:C

  解析:

  (39)关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以成熟的小淋巴细胞为主,大于30%

  B: POX与SB染色阳性的原始细胞大于3%

  C: 骨髓象中退化细胞明显增多,蓝细胞(涂抹细胞)多见

  D: 按FAB形态学分类,可分为T-ALL和B-ALL及其各自的亚型

  E: PAS染色,原始淋巴细胞均呈阴性反应

  答案:C

  解析:淋巴细胞较脆,易于推破而成涂抹细胞。

  (40)葡萄球菌的色素不溶于

  A: 乙醇

  B: 乙醚

  C: 氯仿

  D: 甲醇

  E: H 2 0

  答案:E

  解析:金黄葡萄球菌的色素属于脂溶性色素,只溶解于脂溶性物质如乙醚、乙醇、

  氯仿和甲醇等,不溶于H 2 O。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