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临床医学检验技士《免疫检验》第二十五章:免疫增殖性疾病及免疫检测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9-10-18
中第二十五章 免疫增殖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
免疫增殖性疾病是指由于淋巴细胞异常增殖所引起的疾病。
浆细胞功能异常导致免疫球蛋白异常增殖性疾病分为良性增殖病和恶性增殖病两大类疾病。
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异常增殖性疾病的概念及分类
免疫球蛋白异常增殖性疾病是指由于浆细胞的异常增殖而导致的免疫球蛋白的异常增加,引起机体病理损伤的一组疾病。
通常多克隆增殖的免疫球蛋白多为良性反应性增殖或继发某一疾病,如肝病、结缔组织病及急性感染等。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殖多呈恶性发展趋势,故免疫球蛋白异常增殖性疾病多专指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异常增殖的疾病。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异常增殖性疾病的免疫损伤机制
异常的免疫细胞增殖,不具有免疫活性,其本身将造成免疫系统的直接损害或通过分泌有关物质进一步损害正常的免疫细胞和其他组织,最终导致疾病。
一、浆细胞异常增殖
是指单克隆浆细胞异常增殖并伴有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多肽链亚单位合成异常。如骨髓瘤。
二、正常体液免疫抑制
正常的体液免疫中,IL-4启动B细胞进入DNA合成期;IL-5促进B细胞继续增殖;IL-6促使B细胞分化成浆细胞,及反馈抑制IL-4控制B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
另外,大量的浆细胞瘤分泌无活性的Ig,其Fc段与正常B细胞等有Fc受体的细胞结合,将Fc受体封闭,影响对其他生物信息的接收,并可阻断B细胞的增殖、发育和影响抗原提呈。
三、异常免疫球蛋白增殖所造成的病理损伤
单克隆的浆细胞异常增殖产生大量的单克隆异常免疫球蛋白或免疫球蛋白片段,这些异常免疫球蛋白或片段不具有正常抗体功能,但其在组织的沉淀可造成组织变性和淋巴细胞浸润,进而导致相应器官的功能障碍。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浓度过高,甚至可以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产生一系列直接或间接的病理损害。
四、溶骨性病变
浆细胞瘤大多伴有溶骨性破坏。患者体内高水平IL-6是使破骨细胞数量增多的重要因子,溶骨性破坏与浆细胞的恶性增殖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是骨髓瘤患者疾病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三节 常见免疫球蛋白增殖病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殖病是指患者体内存在异常增多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一类疾病。免疫球蛋白电泳位置在丙种球蛋白区域,故亦称丙种球蛋白增殖病。其产生的免疫球蛋白理化性质十分均一,但无免疫活性,所以称这类免疫球蛋白为M蛋白。M蛋白的轻链由于分子量较小,可通过肾小球从尿中排出,这种在尿中检出的免疫球蛋白的轻链称本-周蛋白。
一、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也称浆细胞瘤。患者常伴有贫血、肾功损害和免疫功能障碍。
本病可以出现血沉增快,血中检出M蛋白和不明原因的蛋白尿。骨痛和贫血常作为多发性骨髓瘤的首发症状和就诊原因,感染和肾功能衰竭是本病的重要死因。
多发性骨髓瘤的特点可归纳为:
①血清中有大量单克隆M蛋白或尿中有大量本-周蛋白检出;
②骨髓发现大量浆细胞或组织活检证实有浆细胞瘤;
③原发性的溶骨性损害或广泛骨质疏松。确诊多发性骨髓瘤必须要做进一步免疫学检查和分型。
二、巨球蛋白血症
巨球蛋白血症是以分泌IgM的浆细胞恶性增殖为病理基础的疾病。好发于老年男性。本病骨髓浸润、骨质破坏,但骨痛、骨折等表现较少。
在实验室检查时,血清呈胶冻状难以分离,电泳时血清有时难以泳动,集中于原点是该病的电泳特征。将血清做适当稀释后可检出高水平的IgM型M蛋白,结合临床症状可以诊断本病。
三、重链病
重链病是突变的浆细胞所产生的重链异常增多或质量异常不能与轻链装配,导致血清重链过剩,致使血清中和尿中出现大量游离的无免疫功能的免疫球蛋白重链所引起的疾病。以γ、α、μ型为多见。
四、轻链病
轻链病是变异的浆细胞产生大量的异常轻链,过多的轻链在肾脏和其他内脏组织沉积,导致肾损害和淀粉样变性。本病血液和尿中可查到大量的轻链蛋白,分为λ型和κ型,λ型肾毒性较强。
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水平仅轻度降低或处于正常低限,但免疫球蛋白κ/λ型比值明显异常,血清和尿中往往可同时检测出免疫球蛋白轻链。
五、良性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
是指血清中出现高水平免疫球蛋白,但并无浆细胞恶性增殖的疾病。一般无临床症状,体检时发现血中有M蛋白,但其并不呈进行性增加。部分患者有恶变可能,如果血中或尿中出现本-周蛋白,很可能是危险信号。
第四节 免疫球蛋白异常增殖常用的免疫检测
目的是早期发现疾病、监控病情和判断预后。
一、血清区带电泳
血清区带电泳是测定M蛋白的一种定性实验,常采用醋酸纤维素膜和琼脂糖电泳两种方法。
单克隆丙种球蛋白增高时常在γ区,呈现浓密狭窄的蛋白带,经扫描显示为高尖蛋白峰(高:宽>2:1)。
多克隆丙种球蛋白增高时,如慢性感染、自身免疫病和肝病等,γ区带宽而浓密,扫描图显示为宽大的蛋白峰。
有些轻链病,或重链病的M蛋白峰并不明显,富含类风湿因子的血清、溶血标本,有些却可出现类似M蛋白峰的电泳区带。
二、免疫电泳
血清标本先行区带电泳分成区带,继而用特定的抗血清进行免疫扩散,M蛋白将在适当的部位形成异常沉淀弧。正常人血清形成的沉淀线是均匀的弧形,而M蛋白的沉淀线或沉淀弧较宽,呈弓形或船形。
有时M蛋白的四级结构会影响轻链与抗体结合,需在血清中加入2-巯基乙醇(10μl/ml)。否则轻链不能检出,可能会误诊为重链病。将尿标本与血标本一同进行免疫电泳分析会减少检验误差。
三、免疫固定电泳
是血清区带电泳与免疫沉淀反应相结合的定性实验,具有更高的灵敏性。固定电泳后分别在电泳条上加入不同类型的单克隆抗体,相应的抗原将与抗体在某一区带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经漂洗和染色可清晰地显示出抗原抗体反应带。M蛋白在免疫固定电泳中显示狭窄而界限明确的区带,而多克隆增殖或正常血清γ蛋白区带则比较弥散。
四、血清免疫球蛋白定量
免疫球蛋白及轻链的定量分析对诊断免疫球蛋白异常增殖性疾病具有重要价值,以免疫比浊分析法为主。若患者有某一类型免疫球蛋白明显高出正常值,应考虑血清中有M蛋白的存在。正常血清中κ/λ比例约为2:1,当κ/λ比例大于4:1或小于1:1时应考虑κ型或λ型M蛋白血症。
第五节 异常免疫球蛋白测定及应用
是指理化和生物学性质发生改变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包括血液中M蛋白、血液和尿中轻链蛋白。
一、M蛋白的检测
M蛋白有3种存在形式:①由轻链和重链组成的完整的IgG、IgA或IgM;②只有游离的κ或λ轻链;③只有游离的三类重链中的某一类。血清区带电泳时可检出M蛋白,但不能检出是哪一类型;而免疫电泳和免疫固定电泳可检出M蛋白的类型,但不能确定其含量。
二、尿液轻链蛋白的检测
尿中的免疫球蛋白轻链即为本-周蛋白。此蛋白在40~60℃的条件下发生沉淀,在100℃时沉淀消失。故将尿液标本置56℃水浴15分钟,如有混浊或沉淀,再将试管放入沸水中煮沸3分钟,如混浊变清则提示本-周蛋白阳性。
对疑为本-周蛋白阳性的标本可以直接对尿中κ链和λ链进行定量分析,也可将尿液透析浓缩50倍后做免疫固定电泳分析。
三、异常免疫球蛋白检测的应用原则
对有可疑临床表现者,一般先进行区带电泳分析、免疫球蛋白定量检测和尿本-周蛋白定性检测作为初筛实验。对于阳性者宜进行免疫电泳、免疫固定电泳、免疫球蛋白亚型和血清及尿中轻链蛋白的定量检测作为确证实验。
以教材大纲知识点为指导,精作试题,让你备考复习做题一步到位,提高复习效率
在线题库、最新考试动态,网校课程辅导资料获取,加入卫生资格考试交流群:813029275 有专门老师为你解答
【焚题库】检验技师考试题库【历年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考生+考前模拟试题】
模拟考场 |
检验技师章节练习 |
历年真题 |
每日一练 |
免费模拟机考在线测试 |
检验技师章节针对练习专项突破 |
每真题练习实战演练 |
每天10道最新试题 |
查看详情 | 查看详情 |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