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传染病学内科主治医师》诊疗技术与常规:炭疽病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12-05
中炭 疽 病
【诊断要点】
1. 流行病学:本病为人畜共患病,亚洲、南非、地中海等以皮肤炭疸多见,工业发达国家以肺炭疽而前苏联及亚洲国家以肠炭疽多见。
2. 临床表现
(1)潜伏期:2~3日。
(2)临床类型
1) 皮肤炭疽:入侵部位出现红斑,1~2日形成1cm的丘疹,无痛,继而形成水泡,疱液初清,但很快混浊,发暗,最后形成溃疡,上面盖有黑色如焦炭样血痂,2~4日后中心呈出血性坏死,结成4cm大小,黑而硬的焦痂,周围皮肤浸润及有较大范围水肿。发病同时可有发热(38~40℃)、头痛、关节痛及全身不适,轻者体温持续5~6天后下降,皮肤水肿消减,2~3周后焦痂脱落,形成瘢痕。患者可有转移病灶和败血症,感染性休克而死亡。
2) 肺炭疽:起病急,先有上呼吸道卡他症状,继而胸闷、胸痛、全身不适。干咳,痰中带血,重者高热,纵膈淋巴肿大,出血及压迫气管而加重呼吸困难,X线可见纵膈增宽。
3) 炭疽败血症:胸膜渗液并可伴发败血症和感染性休克。
4) 肠炭疽:潜伏期12~18小时,食入炭疽芽孢而发病。症状类似食物中毒,有发热、恶心、呕吐,呕吐物带血和胆汁。水样腹泻或血便,伴有腹痛、腹胀,严重者有败血症休克。
5) 脑膜炭疽:极少见,多发生在败血症炭疽病患者,出现脑膜刺激征,脑脊液混浊,可找到炭疽杆菌,大脑实质出血,病情凶险,迅速死亡。
3. 实验室诊断
(1) 涂片:呈革兰氏阳性、竹节型,有荚膜粗大的杆菌,常成双,亦可单一或成链,亦可用荧光抗体检测。
(2) 细菌培养及动物接种,均可发现炭疽杆菌。
【鉴别诊断】
1. 皮肤炭疽应与葡萄球菌引起的蜂窝织炎鉴别,后者不会有典型出血性血痂。恙虫病的焦痂也应仔细鉴别。
2. 肺炭疽应与急性肺部感染,特别是肺鼠疫相鉴别,临床症状难以区分,主要靠病原学确诊。
3. 肠炭疸应与各类肠炎相鉴别,特别是食物中毒和细菌性痢疾,本病的毒血症状较重。
4. 脑膜炭疽应与各种中枢神经系统化脓性感染相鉴别,最后的诊断,还是靠病原体的分离。
【治疗原则】
1. 局部处理:伤口禁止抚摸,挤压及手术切除,伤口用双氧水或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敷以抗生素软膏。
2. 抗生素治疗:首选青霉素,必要时联合应用磺胺、链霉素和氯霉素,庆大霉素、红霉素、卡那霉素、四环素均有效。
3. 对症治疗:如出现败血症休克,则按感染性休克原则处理。
【预 防】
管理传染源:隔离病人,处理病畜、皮毛制品要严格消毒,注意个人防护,对有关职业的易感人群,可应用皮上划痕接种炭疽活疫苗,接种后2天可产生免疫力,维持一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