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诊疗常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8-03
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ronic cor pulmonale)简称肺心病。是由于肺、胸廓或肺血管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高,导致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或伴右心衰竭的心脏病。在我国是常见病、多发病。1992年在北京、湖北、辽宁农村普查10余万人,肺心病的平均患病率为O.47%。其中,90%以上患者年龄在41岁以上。农村比城市患病率高,高原山区比平原高,吸烟者比不吸烟者高,男性比女性高。
【病因】
1.支气管—肺疾病最多见,约占80%~90%,如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晚期支气管哮喘等。常引起气道阻塞、肺泡过度充气或破裂形成肺大泡者称慢性阻塞性肺病(C0PD)。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过敏性肺泡炎、支气管扩张、嗜酸性肉芽肿、肺结核、尘肺、结节病、肺部放射治疗致广泛纤维化等。由于肺实质或间质引起肺泡弹性减退,肺泡扩张受限,称限制性疾病,也可引起肺心病,但较COPD引起者少见。
2.影响呼吸运动的疾病,如脊柱后侧弯和其他胸廓畸形、胸廓改形术后、胸膜纤维化、神经肌肉疾患(包括脊髓灰质炎、肌营养不良等)、过度肥胖伴肺泡通气障碍等。
3.慢性高原缺氧致肺血管长期收缩。
【病理】
1.肺血管的病变:肺小动脉内膜弹力纤维增多,中膜平滑肌肥厚,肌型动脉的肌层纤维发生水肿、变性坏死,外膜I及Ⅱ型胶原纤维增多。此外有非特异性肺血管炎,肺血管内血栓形成等。
2.心脏的病变:右心室肥大、室壁增厚,心腔扩张,肺动脉圆锥膨隆,心肌纤维有肥大和萎缩等改变,间质水肿,灶性坏死,坏死灶后为纤维组织所替代。
【病理生理】
1.呼吸功能损害:原发病为COPD者,由于气道阻塞、肺泡过度膨胀而破裂,通气功能障碍;若由肺纤维化、胸廓畸形或胸膜增厚等病变所致,则因肺弹性减退或胸廓活动受限制,使肺活量、残气量和肺总量减低。病变的发展产生通气与血流比率失调,出现换气功能失常。
2.肺血流动力学变化:主要改变为右心室压力升高和肺动脉高压。引起改变的原因有:
(1)肺血管结构的重建:支气管周围炎及问质炎症常波及邻近血管,引起肺小动脉壁增厚,狭窄和纤维化,使肺循环阻力增高,肺动脉压力升高。
(2)肺血管收缩反应性增高:血管反应性增高的主要起动因子是缺氧。缺氧可直接使平滑肌收缩,缺氧可通过体液因素使肥大细胞、嗜酸细胞、嗜碱细胞和巨噬细胞及血管内皮受损,释放出一系列介质,如组织胺、血管紧张素Ⅱ、5一羟色胺、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如血栓素、白细胞三烯、前列腺素E,)等。此外,还可释放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内皮素等均可使肺小血管强烈收缩,使肺血管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
(3)电于缺氧,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加,导致继发性红细胞生成增多,血液粘稠度增加,使肺血管阻力增加。
(4)缺氧和高碳酸血症,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化学感受器,反射陛地通过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酸胺分泌增加,使肺动脉张力和顺应性下降。上述诸方面的因素使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
3.心脏负荷增加,心肌功能减退:由于血氧下降,心肌缺氧,心肌受损;以及肺动脉压力增加,或心负荷增加,心功能减退,乃至心衰。
【诊断】
以COPD导致的肺心病为例。
(一)临床表现
1.功能代偿期:主要表现为慢性呼吸道症状,咳嗽、多痰、气喘在活动后加重,逐渐出现乏力、呼吸困难。体检表现有肺气肿体征,可闻干或湿性啰音,肺动脉区第2音亢进,上腹部剑突下有明显的心尖搏动,表现右心受累,颈静脉可充盈。
2.功能失代偿期:此期主要是缺氧严重,二氧化碳潴留,导致呼吸衰竭或心力衰竭。呼吸困难加重、紫绀、心悸和胸闷等。缺氧进一步加重时,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头痛、头昏、躁动不安,语言障碍、幻觉、精神错乱、昏迷、抽搐等。可伴有右心衰竭体征。
(二)实验室检查
1.血液检查:紫肿型患者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常增高,血液粘度和血小板计数增高,合并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中性粒细胞增加。
2.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降低,伴或不伴动脉血二氧化碳潴留,不同阶段可有不同类型的酸碱失衡(详见“呼吸衰竭”一章)。
3.痰细菌培养:常见细菌有肺炎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不动杆菌、绿脓杆菌等。医院外感染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医院内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