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内科主治医师考试《专业知识》重点知识点:慢性心力衰竭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9-06-28
中慢性心力衰竭
一、病因
1.原发性心肌损害
(1)缺血性心肌损害:包括冠心病、心肌梗死。是目前我国心力衰竭最常见的病因。
(2)心肌炎、心肌病:包括病毒性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较多见。
(3)心脏代谢障碍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肌病、维生素缺乏、心肌淀粉样变性等。
经典例题
在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中最主要的是
A.机体代偿机制障碍
B.心室充盈受限
C.原发性心肌损害
D.心律失常
E.诱发因素存在
『正确答案』C
2.心脏负荷过重
(1)后负荷(阻力、压力):指心脏收缩以后遇到的负荷。
而后负荷增加:
记忆:两个瓣膜狭窄,两根血管
及两个循环压增高。门窄压高
(2)前负荷:指心脏收缩之前
遇到的负荷。
而前负荷(容量)增加:
如:瓣膜关闭不全、间隔缺损、贫血、甲亢。
理解:甲亢和贫血导致左、右心室都增多的原因
1.甲亢时,心率快,心输出量增大,从而导致了静脉回心血量增加,即前负荷增加。
2.贫血是单位体积血液携氧能力减小,导致心脏的心率增快。
二、诱因
1.感染: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最重要的诱因。
2.心律失常:特别是快速房颤和其他快速心律失常。
3.血容量增加:如摄入钠盐过多,静脉输入液体过多、过快等。
4.过度体力劳累或情绪激动。
5.治疗不当:如不恰当停用利尿药物或降血压药等。
6.原有心脏病变加重或并发其他疾病:如冠心病发生心肌梗死,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或贫血等。
经典例题
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加重的诱因中最常见的是
A.严重心律失常
B.妊娠与分娩
C.肺部感染
D.过劳和情绪激动
E.输液过量和过快
『正确答案』C
三、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
1.心力衰竭早期代偿机制:只是暂时的。
(1)Frank-Starling:主要针对前负荷。增加心脏前负荷,使回心血量增加,从而增加心排血量。注意是暂时的、有限的。
(2)心肌肥厚:主要针对后负荷,加强心肌收缩,但是耗氧量增大。
(3)神经体液的代偿机制
1)交感神经兴奋:NA增多,加强心肌收缩,同时增加心肌耗氧。
2)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一方面使得收缩血管;另一方面导致醛固酮增加,使得血容量增加。
2.体液因子的改变
(1)心钠肽(ANP)和脑钠肽(BNP):心衰时,作为评定心衰进程和判断预后指标。
(2)精氨酸加压素(AVP):心衰早期,AVP效应有一定的代偿作用,长期AVP增加,其负面效应将使心力衰竭恶化。
(3)内皮素:是由血管内皮释放的肽类物质,具有很强的收缩血管的作用。
(4)细胞因子:炎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均参与心衰病理生理过程。
3.舒张功能不全
(1)一种是主动舒张功能障碍,如冠心病有明显心肌缺血时,在出现收缩功能障碍前即可出现舒张功能障碍。
(2)另一类舒张功能不全是由于心室肌的顺应性减退及充盈障碍,主要见心室肥厚如高血压及肥厚型心肌病时。
4.心肌损害和心室重塑:心衰失代偿病理核心是心室重塑。
总结:导致心力衰竭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心室重构。
导致心力衰竭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A.心室重构
B.心内膜炎
C.心室内附壁血栓
D.活动风湿
E.心内膜下心肌梗死
『正确答案』A
四、临床表现
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左心、右心和全心衰竭。
左心衰竭-肺淤血右心衰竭-体循环淤血
1.症状:不同程度呼吸困难
(1)劳力性呼吸困难(最早)。
(2)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又称心源性哮喘,最典型)。
(3)端坐呼吸、急性肺水肿(最严重、最具特征)。
2.体征:交替脉、两肺底湿啰音、舒张期奔马律(反映左室顺应性受损,因左室舒张早期容量负荷过度)是重要体征(详述1.症状:消化道淤血
2.体征:颈静脉怒张、肝颈回流征阳性(最具特征)、肝肿大、下垂部位水肿。胸骨左缘扪及收缩期抬举性搏动。
3.胸腔积液和腹水:机制是毛细血管滤过压或静水压增高
补充内容:
奔马律:奔马律为出现在第二心音后的附加心音,与原有的第一、第二心音组合而成的韵律,酷似马奔跑时马蹄触地发出的声音,故称为奔马律。奔马律是心肌严重受损的重要体征。根据奔马律出现时间的不同,分为
(1)舒张早期奔马律(室性奔马律):最常见。
(2)舒张晚期奔马律(房性奔马律)。
(3)重复性奔马律(四音律或火车头奔马律)。
奔马律又称构成另称
舒张早期奔马律室性奔马律病理性S3与S1、S2 第三心音奔马律
舒张晚期奔马律房性奔马律病理性S4与S1、S2第四心音奔马律
重复性奔马律火车头奔马律舒早、晚奔与S1、S2
发生于心力衰竭伴心动过速 四音律
全心衰竭
同时具有左右心衰表现,但以其中之一为主。左心衰竭的症状可由右心衰竭的出现而减轻。
问:全心衰竭患者呼吸困难暂时加重还是减轻?
知识联想:
1.二尖瓣狭窄的临床表现
2.二尖瓣狭窄导致心脏问题
3.二尖瓣狭窄发生右心衰竭
时患者呼吸困难加重还是减轻
心力衰竭临床表现重点总结
1.左心衰竭:是肺循环淤血还是体循环淤血?
(1)症状:不同程度呼吸困难:最早?最典型?最严重?
(2)体征:肺底湿啰音、舒张期奔马律、交替脉。
2.右心衰:体循环淤血。身体低垂部位肿。
(1)最特异性表现:肝颈回流征阳性。
(2)胸腔积液和腹水机制:毛细血管滤过压或静水压增高。
3.全心衰:呼吸困难加重还是减轻?
五、实验室检查
1.X线
(1)慢性左心衰竭时可出现肺淤血征象(KerleyB线),如肺门血管影增强、上肺血管影增多。
(2)右心衰竭时可出现右下肺动脉增宽。
(3)急性心力衰竭出现肺水肿时肺门呈蝴蝶影,双肺野可见大片融合的阴影。
2.超声心动图:测定心腔大小;评估心脏收缩功能
(1)收缩功能:正常LVEF值>50%,LVEF≤40%为收缩期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
(2)舒张功能:正常人E/A值不应小于1.2,舒张功能不全时,E峰下降,A峰增高,E/A比值降低。(二尖瓣口血流频谱:表现为基线正向的舒张期双峰型血流频谱。舒张早期的第一峰称E峰,舒张晚期的第二峰称A峰)。
3.血浆脑利钠肽(BNP—由心衰细胞分泌的)测定:有助于心衰诊断和预后判断,对未经治疗的患者,如其水平正常BNP<100ng/L,则可排除心力衰竭的诊断。
4.有创血流动力学检查:用右心导管或漂浮导管测定。
(1)正常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6~12mmHg,低于正常值,提示血容量不足;高于正常值,提示肺循环阻力增高。
(2)正常心脏指数(CI):3.0~3.5L/(min·m2)。心脏指数是将由心脏泵出的血容量(升/分钟)除以体表面积(平方米)得出的数值。
六、诊断及鉴别诊断
(一)诊断根据症状和体征即可做出诊断。
重点: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
Ⅰ有心脏病,但体力活动不受限制,不引起相关症状
Ⅱ有心脏病,体力活动轻度受限制;一般体力活动引起相关症状
Ⅲ有心脏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制;轻微体力活动引起
Ⅳ有心脏病,休息状态就有相关症状
关键正确理解一般活动:相当于平时活动、日常活动。
(二)鉴别诊断
1.心源性哮喘与支气管哮喘:前者有心脏病史,发作时需坐起,咳泡沫痰或咯血,而后者不需坐起,咳白黏痰。BNP检查有助于鉴别。
2.肾性水肿:晨起发生,面部水肿,而心源性水肿为低垂性水肿。
3.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有类似右心衰体征,但通过心脏、周围血管体征,超声心动图、X线胸片可助鉴别。
4.肝硬化腹水伴下肢水肿:无右心衰竭出现的颈静脉怒张及肝颈回流征阳性等体征。
七、治疗
(一)病因及一般治疗。
1.病因和诱因治疗。
2.休息:限制体力活动,但避免长期卧床,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加强心理护理。
3.限制钠盐入量,记录出入量。
4.监测体重:增加2kg/3天以内,考虑液体潴留。
(二)药物治疗 基本用药包括:
1.利尿剂。
2.RAAS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3.β受体阻滞剂。
4.正性肌力药物:包括洋地黄、磷酸二酯酶抑制剂、β受体激动剂。
5.扩血管药物。
1.利尿剂:缓解心衰淤血症状,疗效确切、迅速。
(1)袢利尿剂:以呋塞米为代表。低血钾是这类利尿剂的主要副作用。
(2)噻嗪类利尿剂:以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塞)为代表。
(3)保钾利尿剂:常用的有:①螺内酯(安体舒通);②氨苯蝶啶。可能产生高钾血症。一般与排钾利尿剂联合应用时,发生高血钾的可能性较小。
电解质紊乱是长期使用利尿剂最容易出现的副作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等有较强的保钾作用。
2.RAAS抑制剂
(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改善心衰的血流动力学、减轻淤血症状、降低心衰患者代偿性神经-体液的不利影响,改善心肌重塑,以达到维护心肌的功能,延迟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进展,降低远期死亡率的目的。从心功能尚处于代偿期而无明显症状时,即开始给予ACEI的干预治疗是心力衰竭治疗方面的重要进展。
(2)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当心衰患者因服用ACEI引起的干咳不能耐受时可改用ARB。
(3)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的应用:对抑制心血管的重构、改善慢性心力衰竭的远期预后有很好的作用。
补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1)适应证:适用于所有级别的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包括有症状及无症状的心力衰竭患者,并应掌握早期使用、长期使用的原则。
用法:从小量开始,渐增至最大耐受量或靶剂量(不按症状改善调整剂量)。如能耐受,终生应用。
(2)禁忌证:严重肾功能损害(血肌>265μmol/L或3mg/dl)、高钾血症(血钾>5.5mmol/L)、双侧肾动脉狭窄、妊娠等。对休克或血压过低患者在血流动力学稳定后考虑使用。
3.β受体阻滞剂
(1)适应证:心力衰竭患者长期应用β受体拮抗剂能减轻症状、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和住院率。心衰情况稳定已无体液潴留后,首先从小量开始,对于有液体潴留的患者应与利尿剂同时使用。逐渐增加剂量,适量长期维持。
(2)禁忌证:患有严重心动过缓、支气管痉挛疾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心力衰竭、急性左心衰竭(肺水肿)、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变异型心绞痛等患者。
4.正性肌力药物:
包括洋地黄、磷酸二酯酶抑制剂,β受体激动剂。
(1)洋地黄
1)药理:正性肌力作用,增加心脏收缩。
2)电生理:一般剂量——减慢心率;
大剂量——导致心律失常(快、慢均有)。
3)常用药物:口服:地高辛,用于慢衰,监测浓度1.0-2.0ng/ml。
静脉:西地兰,用于急重症心力衰竭。
注意肺心病洋地黄用量为常规量的1/2~2/3。
4)适应证:任何有症状的心力衰竭患者(NYHAⅡ~Ⅳ级);心力衰竭伴心房颤动(尤其是快心室率的心房颤动)疗效更好。
5)洋地黄中毒表现
①心脏毒性反应:心律失常室早二联,快、慢综合征。
②胃肠道反应、中枢神经反应、心室律由不规则变慢变规则
注意:心电图鱼钩样改变不是中毒表现(第4个)。
6)洋地黄中毒处理
①立即停药;
②次选:补钾(稳定心肌膜);
③快速性心律失常—利多卡因(室性)或苯妥英钠(阵发性);
④缓慢时—阿托品(提高心率);
⑤不用电除颤—加重心律失常、室颤。
7)洋地黄禁忌证(补充内容)
①洋地黄中毒、低血钾、低心率、二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特别是老年人)。
②预激伴房颤(电传递不正常,见下图):洋地黄减慢房室传导,使更多的冲动经旁路下传。
③单纯性重度二尖瓣狭窄伴窦性心律而无右心衰竭。
原因:使用洋地黄后增加全部心肌收缩力,右心排出量增多,更加重肺循环淤血程度,引起肺水肿。但增加左心收缩力无法改善二尖瓣狭窄引起的左房高压。
④单纯性舒张性心力衰竭如肥厚型心肌病。
⑤急性心梗24小时内(除非合并房颤和心腔扩大)。
(2)非洋地黄正性肌力药物
①β受体激动剂(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只能短期静脉应用,在慢性心衰加重时,起到帮助患者渡过难关的作用。
②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常用制剂为米力农,短期应用对改善心衰症状的效果是肯定的,其死亡率较不用者更高。
5. 扩血管药物:仅在伴有心绞痛或高血压的患者可考虑联合应用,对存在流出道狭窄或瓣膜狭窄的患者应禁用。
强心剂(地高辛、西地兰)重点总结
1.正性肌力作用:增加心脏收缩;一般剂量可减慢心率,大剂量导致快速心律失常,监测药物浓度。
2.适用:心衰伴快速房颤。
3.禁忌:洋地黄中毒、低血钾者;预激伴房颤(提前激动,此时应用洋地黄就会阻滞正常房室结)、低氧血症;二度以上A-VB、病窦;肥厚型心肌病;急性心梗24小时内(除非合并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
4.洋地黄中毒表现:心脏、胃肠道、中枢神经、心室律由不规则变慢变规则。
5.处理:停、补、不用电除颤。
(三)顽固性心力衰竭
1.强效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制剂及正性肌力药物联合应用。
2.血液滤过或超滤。
3.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对已接受最佳药物治疗仍有持续存在心衰症状、LVEF≤35%、心功能NYHA分级Ⅲ~Ⅳ级、窦性心律时(QRS间期>120毫秒)的患者可实施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安置三腔心脏起搏器使左、右心室恢复同步收缩,可在短期内改善症状。
4.心脏移植。
(四)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1.β受体拮抗剂:改善心肌顺应性使心室容量-压力曲线下移,表明舒张功能改善。
2.钙通道阻滞剂:降低心肌细胞内钙浓度,改善心肌主动舒张功能,主要用于肥厚型心肌病。
3.ACEI:有效控制高血压,从长远来看改善心肌及小血管重构,有利于改善舒张功能,最适用于高血压心脏病及冠心病。
4.尽量维持窦性心律,保持房室顺序传导,保证心室舒张期充分的容量。
5.对肺淤血症状较明显者,可适量应用静脉扩张剂(硝酸盐制剂)或利尿剂降低前负荷,但不宜过度,因过分的减少前负荷可使心排血量下降。在无收缩功能障碍的情况下,禁用正性肌力药物。
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总结
1.有水肿的心衰首选:利尿剂。
2.心力衰竭治疗改善预后首选:ACEI或ARB。
3.洋地黄能改善心衰的症状还是预后?
4.速尿、噻嗪类利尿剂改善心衰的症状还是预后?
5.螺内酯既可改善心衰症状又可改善预后。
以教材大纲知识点为指导,精作试题,让你备考复习做题一步到位,提高复习效率
在线题库、最新考试动态,网校课程辅导资料获取,加入卫生资格考试交流群:741262248有专门老师为你解答
【焚题库】主治医师考试题库【历年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考生+考前模拟试题】
模拟考场 |
主治医师章节练习 |
历年真题 |
每日一练 |
免费模拟机考在线测试 |
主治医师章节针对练习专项突破 |
每真题练习实战演练 |
每天10道最新试题 |
查看详情 | 查看详情 |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