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资格考试

导航

2020儿科主治医师考试章节考点:肝豆状核变性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20-05-29

第九节 肝豆状核变性

  一、病因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缺陷病。

  基本代谢缺陷是肝不能正常合成铜蓝蛋白和自胆汁中排出铜量减少。

  二、临床表现

无症状阶段

﹒患儿肝脏内铜的贮积在婴儿期即已开始,但很少在6岁以前出现临床症状,此期间除尿铜增高外一切正常

肝损害阶段

﹒6~8岁以后逐渐出现肝脏受损症状,起病隐匿,初时因症状轻微易被忽视,或可反复出现疲乏、食欲不振、呕吐、黄疸、浮肿或腹水等
﹒部分患儿可并发病毒性肝炎,少数病情可迅速恶化至急性肝功能衰竭。约15%的患儿在肝病症状前发生一过性溶血性贫血
﹒本阶段患儿尿铜明显增高,血清铜蓝蛋白的含量低下,一般无K-F环

肝外组织损害阶段

﹒12岁以后逐渐出现其他器官功能受损的症状,此时尿铜更高,血清铜蓝蛋白明显低下

肝外组织损害阶段

神经系统

﹒早期构语困难(纳吃),动作笨拙或不自主运动,表情呆板、吞咽困难、肌张力改变等。晚期常见行为异常和智能障碍

肾脏

﹒可有肾结石、蛋白尿、糖尿、氨基酸尿和肾小管酸中毒

角膜色素(K-F)环

﹒伴随神经系统症状出现,开始时铜在角膜周缘的上、下方沉积为主,逐渐形成环状,呈棕黄色

背部或关节疼痛

﹒X线下可见骨质疏松、关节间隙变窄或骨赘生

  三、实验室检查

 

正常

患儿

血清铜蓝蛋白

200-400mg/L

低于200mg/L

24小时尿铜排出量

<40μg/24h

常达100~1000μg/24h

肝细胞含铜量测定

20μg/g

200~3000μg/g

  基因诊断 本病的基因位于13q14.3,已开始应用RFLP法进行DNA分析对本病进行早期诊断。

  四、诊断

  五、治疗和预后 原则是减少铜的摄入和增加铜的排出

低铜饮食

﹒每天食物中含铜量不应>1mg,不宜进食动物内脏、鱼虾海鲜和坚果等含铜高的食物

铜络合剂

青霉胺是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主要用药,可与铜离子结合而促进铜排出
﹒副作用:药物疹、血小板减少等

锌剂

﹒硫酸锌或醋酸锌,餐间服用

对症支持治疗和肝移植

﹒可护肝、输白蛋白,用左旋多巴改善神经系统症状
﹒药物治疗无效者可行肝移植术

  五、治疗和预后

  本病是可治性的,治疗愈早则预后越好,早期治疗可阻止或延缓神经系统的病变,如不及时治疗,可因急性肝功能衰竭而死亡。

  小肝豆,肝脏损,眼睛有个小铜环;

  铜蓝蛋白找不到,全部都在肝脏藏;

  特效治疗青霉胺,不吃鱼虾要补锌。

  胖糖原,肝变大,低血糖靠生淀粉;

  黏多糖,分型多,甲苯胺蓝做筛查;

  苯丙酮,傻白臭,筛查要做足跟血;

  小肝豆,铜量多,眼睛有环隐性传;

  戈谢病,大肚皮,肝脾增大又贫血。

  以教材大纲知识点为指导,精作试题,让你备考复习做题一步到位,提高复习效率

  在线题库、最新考试动态,网校课程辅导资料获取,加入卫生资格考试交流群:1101346508卫生资格考试 有专门老师为你解答

  【焚题库】主治医师考试题库【历年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考生+考前模拟试题】

模拟考场

主治医师章节练习

历年真题

每日一练

免费模拟机考在线测试

主治医师章节针对练习专项突破

每真题练习实战演练

每天10道最新试题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