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儿科主治医师考试第九章知识点:急性白血病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9-10-28
中第十四节 急性白血病
一、概述
造血系统的恶性增生性疾病。
造血组织中某一血细胞系统过度增生、进入血流并浸润到各组织和器官,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
小儿的恶性肿瘤中以白血病的发病率最高。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小儿白血病中90%以上为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仅占3%~5%。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因 |
发病机制 |
尚未完全明了 |
尚未完全明了 |
①病毒感染; |
①原癌基因转化为癌基因。 |
三、分类和分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分型 | |
形态学分型(FAB分型) |
L1型,L2型,L3型 |
免疫学分型 |
T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 |
细胞遗传学改变 |
①染色体数目异常;②染色体核型异常 |
分子生物学分型 |
①Ig重链(IgH)基因重排 |
临床分型 |
①低危ALL(LR-ALL);②中危ALL(MR-ALL) |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分型 | |
形态学分型(FAB分型) |
①原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 |
免疫学分型 |
M1~M5型可有CD33、CD13、CD14、CD15、MPO(抗髓过氧化物酶)等髓系标志中的1项或多项阳性。M6可见血型糖蛋白A阳性,M7可见血小板膜抗原Ⅱb/Ⅲa(GPⅡb/Ⅲa)阳性、(或)CD41、CD68阳性 |
细胞遗传学改变 |
常见的核型改变有t(9;22)、t(8;21)、t(15;17)等 |
分子生物学分型 |
常见的融合基因如BCR-ABL(M1)、ANLL1-ETO(M1M2)、PML-RARa(M3)、CBF-MYH11(M4)、HRX(MLL,ALL-1)(M4、M5)等 |
四、临床表现
起病 |
大多较急,少数缓慢 |
发热 |
起病时有发热,热型不定,可低热、不规则发热、持续高热或弛张热,一般不伴寒战 |
贫血 |
出现较早,随病情发展而加重,表现为苍白、虚弱无力、活动后气促等 |
出血 |
以皮肤和黏膜出血多见,表现为紫癜、瘀斑、鼻衄、齿龈出血,消化道出血和血尿。偶有颅内出血,为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
白血病细胞浸润 |
肝、脾、淋巴结肿大,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显著 |
五、实验室检查
血象 |
正细胞正血色素性贫血,网织红细胞数大多较低,少数正常 |
骨髓象 |
确立诊断和评定疗效的重要依据 |
组织化学染色 |
可以协助鉴别细胞类型 |
六、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 |
典型病例根据临床表现、血象和骨髓象的改变即可作出诊断 |
鉴别诊断 |
再生障碍性贫血 |
七、治疗
急性白血病的治疗主要是以化疗为主的综合疗法。
治疗原则:
>>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严格区分白血病类型,选用不同的化疗药物联合治疗
>>早期予连续强烈化疗;
>>长期治疗,交替使用多种药物。
连续完全缓解2.5~3.5年者方可停止治疗。
支持疗法 |
防治感染 |
保护性环境隔离对防止外源性感染具有较好效果 |
输血和成分输血 |
明显贫血者可输给红细胞;因血小板减少而致出血者,可输浓缩血小板。有条件时可酌情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 | |
集落剌激因子 |
化疗期间如骨髓抑制明显者,可予以G-CSF、GM-CSF等集落刺激因子 | |
高尿酸血症的防治 |
多喝水以利尿,可口服别嘌呤醇 | |
其他 |
增加营养、卧床休息、口腔卫生,防止感染和黏膜糜烂 |
化学药物治疗 |
诱导治疗 |
患儿能否长期无病生存的关键,需联合数种化疗药物 |
巩固治疗 |
ALL:CAM | |
预防髓外白血病 |
三联鞘内注射:MTX+Ara-C+Dex | |
维持和加强治疗 |
ALL:6-MP+MTX |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 |
不仅可提高患儿的长期生存率,而且还可能根治白血病 |
HSCT多用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和部分高危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 | |
一般在第1次化疗完全缓解后进行,其5年无病生存率为50%~70% |
以教材大纲知识点为指导,精作试题,让你备考复习做题一步到位,提高复习效率
在线题库、最新考试动态,网校课程辅导资料获取,加入卫生资格考试交流群:813029275有专门老师为你解答
【焚题库】主治医师考试题库【历年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考生+考前模拟试题】
模拟考场 |
主治医师章节练习 |
历年真题 |
每日一练 |
免费模拟机考在线测试 |
主治医师章节针对练习专项突破 |
每真题练习实战演练 |
每天10道最新试题 |
查看详情 | 查看详情 |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