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儿科主治医师教材考点:第四章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与颅内出血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8-10-24
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与颅内出血
一、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1.病因: 围生期窒息、新生儿疾病。
2.发病机制:
足月儿常见神经病理改变: 皮质梗死及深部灰质核坏死
早产儿常见神经病理改变:脑室周围出血和脑室内出血
3.临床表现
|
轻度 |
中度 |
重度 |
出现时间 |
出生24小时内 |
24~72小时 |
出生~72小时 |
精神状态 |
过度兴奋,易激惹 |
嗜睡,反应迟钝 |
神志不清 |
肌张力 |
正常或增高 |
降低 |
松软 |
拥抱/吸吮反射 |
稍活跃 |
减弱 |
消失 |
惊厥 |
无 |
常有 |
反复发生 |
呼吸 |
规则 |
可能不规则 |
不规则 |
瞳孔 |
无改变 |
可能缩小 |
不对称 |
脑电图 |
正常 |
低电压 |
发抑制 |
预后 |
好 |
可存在后遗症 |
常有后遗症 |
4.诊断
5.治疗
关键在于早期维持血糖、血气、血循环正常
(1)支持疗法:供氧、纠酸、纠正低血糖、纠正低血压
(2)控制惊厥:首选苯巴比妥钠
(3)治疗脑水肿: 颅高压可用呋塞米或者甘露醇
二、新生儿颅内出血
1.分类
足月儿 |
硬膜外和硬膜下出血 |
早产儿 |
脑室管膜下生发基质和脑室内出血 |
2.临床表现
意识状态、眼症状、颅内压增高表现、呼吸改变、肌张力改变、瞳孔变化等
3.诊断
头部超声、CT或者MRI是最主要诊断手段
4.SHE-IVH分类
5.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