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工作者> 模拟试题> 中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 文章内容
2021社会工作师《综合能力》考点冲刺: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来源 :考试网 2021-10-14
中1[.单选题]关于人类需要的说法,正确的是()。
A.莱恩•多亚尔和伊恩•高夫认为成长和自主是人的基本需要
B.阿尔德弗尔ERG理论的主要特点是强调需要层次的顺序
C.马斯洛认为人的高级需要出现后,其低级需要就消失了
D.需要是人的基本特性,是人类活动和行为积极性的源泉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人类需要的含义。人的需要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需求的反应,是个体对内部环境和外部生活条件的稳定要求,它通常以愿望、意向等形式表现出来。需要是人的基本特性,是人类活动和行为积极性的源泉。从某种意义上说,需要可以看作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2[.单选题]小学生军军写作业总是拖拉,社会工作者与军军商量制订完成作业的时间表。执行一段时间后,军军的学习习惯有了明显改善。上述社会工作者的做法主要是基于行为()。
A.可控性特点
B.整合性特点
C.发展性特点
D.多样性特点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人类行为的特点。人类行为的特点:(1)适应性。(2)多样性。(3)整合性。(4)可控性。(5)发展性。其中,可控性是指人类行为是人发出的行为,人类能有意识地控制和调节自身的行为,使其向着目标前进。
3[.单选题]3岁的乐乐活泼好动,但语言发展迟缓,只能说出“爷爷”“奶奶”等简单的词语。社会工作者判断乐乐这种表现不符合儿童正常发育的普遍标准,其依据的标准是()。
A.统计学标准
B.个人主观体验
C.行为适应性标准
D.社会规范标准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划分正常行为和偏差行为的标准。划分正常行为和偏差行为的标准有:(1)统计学标准。大多数人相似或一致的行为在统计学上被认为是正常的,如果偏离统计上的正常值则会被认为是偏差行为。(2)社会规范与价值标准。如果个人的行为符合当地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该行为就是正常的,否则就被视为是有偏差的行为。(3)行为适应性标准。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维持着生理、心理的平衡状态,人能依照社会生活的需要适应和改造环境。(4)个体主观体验。即观察者根据自己的经验作出某种行为正常还是偏差的判断。
4[.单选题]快递员小强进城务工之初,没有朋友,与同事相处也不融洽,情绪较为低落。社会工作者小张与小强分享了一些社交技巧,帮助其融入城市生活。半年之后,小强有了自己的“朋友圈”,工作也变得积极了。小张的服务满足了小强的()。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归属需要
D.尊重需要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人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完善的需要。归属的需要是指人都有一种归属于一个群体的感情,希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并互相关心和照顾。爱的需要是指人人都需要朋友、同事之间的关系融洽或保持友谊和忠诚。(考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5[.单选题]兰先生与妻子在南方工作,孩子出生后,夫妻俩希望兰先生的父母能从东北过来帮忙带孩子。经过沟通后,两位老人表示同意,并通过调整逐步融入了新的生活环境。根据上述情况,老人的做法体现了人类行为具有()。
A.适应性特点
B.主观性特点
C.多样性特点
D.整合性特点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人类行为的特点。人类行为具有适应性、多样性、发展性、可控性和整合性等特点,适应性强调人类行为的根本目的在于适应环境,维持个体及种族的繁衍,并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不断地改变自身的生存、生活环境。(考点:人类行为的特点)
6[.单选题]社会工作者发现,在校园欺凌事件中,施暴者往往不顾学校的规定,多次对他人实施暴力。依据人类行为的类型,校园欺凌主要属于()。
A.叛逆行为
B.反社会行为
C.本能行为
D.亲社会行为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人类行为的类型。人类行为的类型分为本能行为和习得行为、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及正常行为和偏差行为。反社会行为是一种攻击他人或社会的、有消极作用的行为,如暴力行为、侵犯或攻击行为。(考点:人类行为的类型)
7[.单选题]“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20世纪60年代的“枫桥经验”历史沉淀,在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中焕发了活力,有利于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从人类需要层次类型出发,能够反映新时代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是()。
A.发展性需要
B.物质性需要
C.生存性需要
D.生理性需要
[答案]A
[解析]按人们对需要的迫切程度来划分,人的需要可分为生存性需要和发展性需要。生存性需要是指维持人类生存所必需的条件,如阳光、空气、水、食物等。发展性需要是人们平等、自由地参与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条件,如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新时代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是发展性需要。
8[.单选题]在一次车祸中,小张的头部遭受重创,医生告诉他有可能留下后遗症,比如经常性地出现幻觉。小张病愈上班后,受后遗症困扰,有时会无故责骂同事。根据日常行为和偏差行为的划分标准,判断小张行为类型的标准是()。
A.统计学标准
B.个体主观经验
C.行为适应性标准
D.社会规范与价值标准
[答案]C
[解析]行为适应性标准。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维持着生理、心理的平衡状态,人能依照社会生活的需要适应和改造环境。因此,正常人的行为符合社会的准则,能根据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行事,就是适应性行为。如果由于器质或功能的缺陷使个体能力受损,不能按照社会认可的方式行事,致使其行为后果对本人或社会带来不适,则被认为行为产生偏差。
9[.单选题]高女士所在的公司近期完成了全面装修改造。高女士已怀孕三个月,她担心公司装修污染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于是找公司领导反映自己的想法,在此过程中与领导发生了激烈争执。为此,她向社会工作者求助,社会工作者根据莱恩·多亚尔和伊恩·高夫的需要理论判断,高女士的需要属于()。
A.关系的需要
B.成长需要
C.尊重的需要
D.中介需要
[答案]D
[解析]莱恩·多亚尔和伊恩·高夫认为人类存在共同的、客观的需要,他们把人类的需要分为基本需要和中介需要。中介需要是指那些在所有文化中能够促进身体健康和人的自主的产品、服务、活动和关系的特性。莱恩·多亚尔和伊恩·高夫列举了11种中介需要,即有营养的食物和洁净的水、具有保护功能的住房、无害的工作环境、无害的自然环境、适当的保健、童年期的安全、重要的初级关系、环境上的安全、经济上的安全、适当的教育、安全的生育控制与分娩。
10[.单选题]大学生小胡一直热心公益事业,经常利用暑期参加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组织的关爱老年人活动。他弹唱老人们熟悉的歌曲,展示街舞才艺,让老人们感受年轻人的世界。小胡的这种行为属于()。
A.本能行为
B.亲社会行为
C.利己行为
D.规范性行为
[答案]B
[解析]亲社会行为指一切对社会有积极作用的行为,包括助人、遵守社会规范、友善、公共参与等,其中那些不求任何精神和物质回报的助人行为也被称为利他行为。
| ||
用户高频错题 | APP随时刷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