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年临汾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9-09-20
中70年风雨历程 高质量发展谋新篇——新中国成立70年临汾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70年来,临汾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黄河壶口瀑布奔腾不息、勇往直前的进取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临汾人民抢抓机遇,奋力赶超,众志成城,在富饶的土地上播撒希望,结出累累硕果。
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市经济处于一个极为艰难的境地,地区生产总值仅有1亿元。201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4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1949年增长177.5倍,年均增长7.8%。1949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仅有72元,1952年104元、突破百元,1990年1115元、突破千元,2004年11007元、突破万元,年均增长5.9%。全市财政总收入达到258.3亿元,同建国初期的1952年相比,增长1518.4倍,年均增长11.8%。
二、产业结构日趋合理,转型发展成效明显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伴随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我市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整体朝着合理化、高级化方向发展,“三二一”格局逐步形成。1949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为74.9:3.5:21.6,1985年,第二产业占比上升至43.7%,全市产业结构也随之实现了由“一、二、三”到“二、三、一”的历史性转变。2012-2018年,第三产业强势崛起。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市产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第三产业较快发展,占比不断提升,2017年首次超过第二产业0.2个百分点,实现了“三、二、一”发展格局。到2018年,第三产业占比达到47.6%,超过第二产业1.7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2%,第三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压舱石”。
三、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经济发展韧性增强
(一)农业基础地位稳固,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取消农业税、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支农惠农强农政策的不断实施,农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农村经济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2018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9.5亿元,比1949年增长182.2倍。农产品产量成倍增长。与1949年相比,全市粮食总产量由34.8万吨增加到256.8万吨,增长6.4倍;小麦总产量由16.9万吨增加到89.2万吨,增长4.3倍;小麦亩产由1949年的44公斤增加到2018年的299公斤,增长5.8倍;油料产量由0.58万吨增加到1.44万吨,增长1.5倍;蔬菜产量由4.5万吨增加到87.4万吨,增长18.4倍;水果产量由0.5万吨增加到58.3万吨,增长115.6倍。与此同时,传统农耕模式逐渐被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和科学技术所取代,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农业机械从无到有,总动力由1955年的0.1万千瓦特增加到2018年的208.1万千瓦特。机耕地面积达到534.9万亩,农村用电量达到10.5亿千瓦时,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量)由1978年的3.7万吨增加到2018年的16.3万吨,年均增长3.8%。
(二)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2018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18.3亿元,比1978年增长293.2倍。钢、钢材、洗煤、化肥、水泥等产品从无到有,飞速发展。2018年,全市原煤产量6006.1万吨,比1949年增长256.8倍;洗精煤产量2776.4万吨,比1959年增长5551.8倍;焦炭产量1616.7万吨,比1949年增长1615.7倍;生铁产量1091.7万吨,比1958年增长1363.6倍;水泥产量315.1万吨,比1965年增长3150倍;钢材产量1118.9万吨,比1966年增长3728.7倍。企业效益显著提升。2018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259.6亿元,比1978年增长369.9倍;实现利润147.6亿元,比1978年增长737倍。
(三)服务业贡献逐渐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不断加快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临汾服务业已经发展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2018年,临汾服务业增加值685.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1949年增长248.8倍,年均增长8.3%,高于GDP平均增速0.5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作用逐步凸显。现代服务业步伐加快。2018年,全市金融业、房地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99.2亿元、76.5亿元,分别是2012年的119倍、32倍;国内旅游接待达到6880.7万人次,是1985年的137.6倍,旅游总收入达到634.1亿元,是1990年的10568倍;快递业务总量1953.9万件,比2014年增长4.4倍,快递业务收入完成2.6亿元,比2014年增长3.1倍,新型网络消费带动快递行业高速增长,是全市最具活力的业态之一。
四、投资建设硕果累累,基础设施日新月异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临汾市抓住国家增加投资、扩大内需的机遇,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尤其是2000年前后,在“打基础、调结构、治环境”三件大事的推动下,全市投资开始迅猛发展,规模宏大的投资为临汾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
(一)投资建设硕果累累
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967.3亿元,竣工各类房屋10637万平方米,形成了一大批生产能力。新建了山西焦化、霍州煤电、山西三维、山西立恒钢铁、山西方略保税物流中心、山西飞虹纳米等一大批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重要影响的生产项目,有力地增强了临汾经济发展的能力和后劲。
(二)基础设施日新月异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临汾市强化了对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使交通运输和优点通信事业不断向现代化迈进,支撑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公路实现跨越式发展。2018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8941公里,比建国初期的1952年增长了44.3倍。全市境内高速公路从无到有达到663公里,比2005年增长3.5倍。铁路步入高铁时代。大西高铁纵贯山西省南北,途经临汾市142公里,涉及霍州、洪洞、尧都区、襄汾、侯马五个县(市、区)。大西高铁临汾西站的正式运营通车,极大地方便了全市人民的出行需求,加速了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快速流转,促进了临汾沿线经济快速发展。民航机场成功复航。2016年临汾民航机场正式通航,从此架起了临汾对外交流的“空中走廊”,开启了民航时代。截至目前已开通13条航线。
五、市场销售繁荣活跃,对外贸易不断扩大
(一)消费市场日益活跃
新中国成立以来,临汾商贸从最开始以集市、庙会和物资交流会为主的“原生态”商业布局,持续不断地向多元化、规模化、专业化、高效化的经营业态和交易模式革新演进。2018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7.1亿元,是1949年的1717.8倍,年均增长11.4%。改革开放初期,临汾市的商贸企业屈指可数,到2018年末,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480个,商贸企业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规模上都有了飞跃发展。消费品市场从短缺匮乏、凭证限量逐步向品种繁多、供给丰富发展,消费结构持续优化升级。
(二)对外贸易稳定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进一步落实,临汾外经、外贸、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都取得较快发展,出口商品档次和水平不断提高,精密铸件和机电产品占据半壁江山,经济发展的外向性功能不断增强。2018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29908万美元,与1993年相比,增长37.3倍;出口对象发展到26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商品5大类,实际利用外资额达到18708万美元。2017年以来,我市开行多趟中欧班列,分别驶向德国、意大利、波兰等国,为外贸发展“插上翅膀”。
六、社会事业欣欣向荣,就业结构不断优化
(一)科技工作成效显著
新中国成立以来,临汾市科技事业得到快速发展,科研队伍不断壮大,科研机构日趋完善,科研成果相继问世并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2018年末,全市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7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60个。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明确科技创新在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为加大全市研发投入力度创造了良好发展条件。2017年全市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为5.84亿元,比2000年增长51.7%;占科技创新主导地位的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总量为46625万元,比2000年增长18.2%。
(二)就业结构不断优化
70年来,伴随着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就业在产业中的分布也发生了较大变化,特别是近年来,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为大量闲散剩余劳动力带来就业,已成为劳动力的主要就业去向。截至2018年底,全市第三产业就业人员95.5万人,比改革开放初期增加80.2万人。2018年全市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为37.4:20.5:42.1,与1978年的71.8:14.7:13.5相比,第三产业上升幅度最大,上升28.6个百分点。
七、居民收入稳步增加,消费能力显著增强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临汾城乡居民收入得到大幅度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全市人民生活发生了巨变,城乡居民在摆脱了节衣缩食的贫穷面貌后,越来越多的家庭由“温饱”步入了“小康”的幸福生活,人民生活越来越殷实,越来越富裕。
(一)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2018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692元,比1949年增长252.7倍,年均增长8.4%;比1978年增长117倍,年均增长12.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30元,比1958年增长210.5倍,年均增长9.3%;比1978年增长203倍,年均增长14.2%。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速均高于经济增速。
(二)消费能力显著增强
随着临汾城乡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消费支出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逐步优化。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1986年的256元,增加到2018年的8863元,年均增长11.7%;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1978年的236元,增加到2018年的15759元,年均增长11.1%。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总额不断下降,居住、旅游、教育、文化、信息等服务性消费进一步扩大,居民家庭富裕程度不断提高。2018年全市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4.5%,比1989年(43.4%)降低18.9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6.9%,比1989年(57.2%)降低30.3个百分点。
风雨砥砺,岁月如歌,一组组鲜活的数字展示着70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同时也激励我们更加奋发图强。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临汾人民将继续坚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的一系列行动,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