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师

导航

统计师考试《统计法基础》:生产法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3-31

  生产法

  生产法是从生产过程中创造的货物和服务价值入手,剔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货物和服务价值,得到增加价值的一种方法。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生产法增加值计算公式如下:

  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将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生产法增加值相加,得到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

  下面,我们就这一计算公式做一详细的说明:

  (一)总产出

  总产出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货物和服务的价值,既包括新增价值,也包括转移价值。它反映常住单位生产活动的总规模。总产出按生产者价格计算。

  农林牧渔业总产出采用产品法计算,即凡有产品产量的农产品均按单位产品价格乘产量的方法计算。

  工业总产出采用“工厂法”计算。所谓工厂法,就是以工业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按企业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计算总产出,同一企业内部产品价值不允许重复计算。

  建筑业总产出包括建筑工程产值、设备安装工程产值、建筑物大修理产值、非标准设备制造产值和装饰装修产值,可以按两种方法计算:一种是从施工企业和自营建设单位的建筑生产活动角度入手直接计算;另一种是从建筑产品所有方的建筑工程造价角度入手计算。

  服务部门总产出统计的共同点是要计量各单位或部门当期完成的服务活动总价值。但是,由于服务业包含范围很广泛,内部不同行业间差异很大。因而,如何进行具体统计,还需要结合不同部门做具体分析。其中首先需要分别讨论的是营利性服务部门和非营利性服务部门。

  营利性服务部门由各种以盈利为目的而建立的企业性服务单位所组成,它们面向市场,提供交通运输、邮电通讯、贸易餐饮、旅游服务、信息咨询、居民服务等各方面的服务。由于所提供服务的市场性,还由于服务生产与消费同时发生的特点,因此,营利性服务部门的总产出按照这样思路计算:

  其核算期内的营业收入就是其核算期内所提供服务的全部价值,即它的总产出。其中,

  1.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总产出等于其主营业务收入。

  2. 批发和零售业总产出等于商业附加费,即商品销售收入减去商品销售成本。

  3. 住宿和餐饮业的总产出等于其主营业务收入。

  4.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总产出等于其主营业务收入。

  5. 金融业的总产出包括银行业总产出、保险业总产出、证券业总产出和其他金融活动总产出。其中,

  (1) 银行业总产出等于银行企业总产出加上银行业执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法人单位总产出。

  银行企业总产出等于间接计算的银行中介服务收入加实际服务收入。其中, 间接计算的银行中介服务等于银行从事存款活动获得的间接收入与银行从事贷款活动获得的间接收入之和,前者等于(参考利率-存款利率)×存款余额,后者等于(贷款利率-参考利率)×贷款余额。所谓参考利率是一种介于存贷款利率之间的一种虚拟利率,反映的是无风险和手续费收入的借贷成本。SNA推荐使用银行间借贷利率来近似代表参考利率。实际服务费收入为手续费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银行业总产出的公式=银行企业总产出+银行业执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法人单位总产出。其中:

  银行企业总产出=间接计算的银行中介服务收入+实际服务费收入

  =间接计算的银行中介服务收入+手续费收入+证券销售差价收入+证券发行差价收入+汇兑收益-汇总损失+信托业务收入+融资租赁业务收入+其他营业收入

  银行业执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法人单位总产出=经常性业务支出+固定资产折旧

  其中:

  经常性业务支出=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助学金-抚恤和生活补助-就业补助-办公设备购置费-专用设备购置费-交通工具购置费-图书资料购置费

  固定资产折旧=人民银行系统本年固定资产折旧+银监会系统本年固定资产折旧

  (2)保险业总产出的计算方法与银行类似,等于保险企业总产出加上保险业执行行政事业会计制度的法人单位总产出,前者为保险机构总产出与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总产出之和。

  保险业总产出=保险企业总产出+保险业执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法人单位总产出

  其中,

  保险企业总产出= 保险机构总产出+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总产出

  其中,

  保险机构总产出=营业收入-(赔付支出-摊回赔付支出)-(提取未决赔款准备金-摊回未决赔款准备金)-(提取寿险责任准备金-摊回寿险责任准备金)-(提取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摊回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

  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总产出=主营业务收入

  保险业执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法人单位(即保监会)总产出的计算方法与银行业执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法人单位总产出的计算方法相同。

  (3)证券业总产出等于证券企业总产出加上证券业执行行政事业会计制度的法人单位总产出,前者包括证券公司总产出、基金总产出和期货公司总产出。

  其中,

  证券公司总产出=营业收入-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证券交易印花税

  基金公司总产出=营业收入-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期货公司总产出=营业收入-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证券业执行行政事业会计制度的法人单位(即证监会)总产出的计算方法与银行业执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法人单位总产出的计算方法相同。

  (4)其他金融活动总产出等于其主营业务收入

  6. 房地产总产出包括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总产出、物业管理总产出、房地产中介服务总产出、居民自有住房服务总产出和其他房地产活动总产出。

  (1)房地产开发经营总产出是经营房屋销售的差价收入和从事房地产租赁活动获得的租金收入;

  (2)物业管理总产出为管理服务的经营收入;

  (3)房地产中介服务总产出是从事房地产经纪与代理中介活动取得的收入。

  (4)居民自有住房服务总产出原则上应等于按市场上同等住房的房租价格计算的虚拟房租,由于我国尚未形成健全的房地产市场,没有合适的房租价格可以参考,目前以按房屋价值和规定的折旧率虚拟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加上修理维护费和管理费作为总产出。

  (5)其他房地产活动总产出包括其他房地产活动企业总产出和执行行政事业会计制度的其他房地产活动法人单位的生产活动的总产出,前者等于其营业收入,后者的计算方法类似于银行业执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法人单位总产出的计算方法。

  7. 其他服务总产出按以下两种情况分别计算,

  一是营利性单位,即以追求利润为主要目标的服务单位,总产出一般按实现的营业收入总额计算;

  二是非营利性单位,其经费支出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和其他赞助,或虽然有部分营业收入,但无法弥补自身经营活动成本,如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这类单位的总产出一般按所花费的总费用来估计,即等于经常性业务支出加虚拟折旧。其中,

  经常性经费用支出包括劳动报酬、职工福利费、公务费、修缮费、业务费以及其他费用。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第一,上述经常性费用支出中不包括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的支出,第二,固定资产折旧是按照固定资产原价乘以一个虚拟折旧率计算的,因为非营利性单位一般不实际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二)中间投入

  中间投入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过程中消耗和使用的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的价值。中间投入也称为中间消耗,反映用于生产过程中的转移价值,一般按购买者价格计算。

  计算中间投入的货物和服务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与总产出的计算范围保持一致;二是本期一次性使用的。在生产过程中所运用的具有耐用性的货物被称固定资产,它可以在生产中连续或反复使用,其价值是在较长的时期内(一年以上)逐步转移到产品中去,在每一时期,按照固定资产磨损状况所计算的转移价值称为固定资本消耗,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折扣。

  (三)增加值

  增加值即总产出减去中间投入后的差额,反映一定时期内各产业部门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通常,计算增加值时只扣除中间消耗价值,不扣除固定资本消耗,这样得到的增加值叫做总增加值或毛增加值;如果在此基础上再扣除固定资本消耗,所得结果就是净增加值。现实中应用较多的增加值概念是总增加值。

分享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