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师考试《统计法基础》:景气及景气的标准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2-28
中景气是一个抽象的经济概念,通常是指再生产周期的高涨阶段中生产增长、物价上升、失业减少、信用活跃等繁荣现象。所谓"景气"一般是指经济运行状态"繁荣、兴旺、上升"。"不景气"则是指"萧条、衰退、下降"。
景气与否就是对经济周期、经济形势、经营状况的一种判断。宏观经济形势是"好"、"一般"或者"不好";微观经营状况是"上升"、"持平"或"下降"。景气不仅仅反映好的情况,也反映不好的情况,这也是"景气"的双层含义。
从政府、企业经营者、消费者各自的立场对景气的理解都有些微妙的差别。对景气的评价,有需求动向、供给动向、供求差等7个标准。
第一是以GDP为代表的需求动向
第二是以工矿生产指数为代表的供给动向;
第三是供求差的大小,即从最佳需求水平看,现实的需求水平要低多少;
第四是产品及服务的价格动向;
第五是企业效益及工薪生活者所得的增加;
第六是利率及货币供应的动向;
第七是企业的投资态度以及家庭的消费态度等心理因素。以这"7个标准"来综合判断景气是非常重要的。景气的实态是,这"7个标准"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GDP在继续扩大,随之工矿业生产也在增加。从整个经济来看,正处于留在充分供给余地的宽松扩大过程中,产品及服务价格稳定,企业效益及月工资在增加,投资态度、消费态度也很积极。"如果处于这样一种状态,那就可以说,"景气处于最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