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巩固试题(11)
来源 :考试网 2020-03-24
中一、选择题
1、单项选择题 思维的不可逆性和自我中心在皮亚杰所描述的()阶段表现得最为明显。
A.感知运算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皮亚杰按照认知结构的特征把整个认知发展划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在前运算阶段,认知发展主要表现为:知觉集中倾向、思维的不可逆性和自我中心主义。在这一阶段,思维的不可逆性和自我中心表现得最为明显。所以,本题选B。
2、单项选择题 夸美纽斯在其代表作《大教学论》中提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
A.泛爱
B.泛智
C.泛美
D.泛德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夸美纽斯从他的民主主义的“泛智”思想出发,提出了普及教育的思想。
3、单项选择题 1902年,由清政府管学大臣张百熙主持首次制定了现代学制《钦定学堂章程》,亦称(),这是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学制,但未及实施。
A.六三三制
B.五四学制
C.壬寅学制
D.癸卯学制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l902年,由清政府管学大臣张百熙主持首次制定了现代学制《钦定学堂章程》,亦称.壬寅学制,这是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学制,但未及实施。
4、单项选择题 构成教育的基本要素是()
A.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B.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
C.教育者和教育内容
D.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所有教育活动的开展都要以这两个要素为前提。
5、单项选择题 逆反心理出现在()阶段。
A.中学
B.小学
C.幼儿
D.大学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逆反心理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行为的一种心理状态。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往往发生在父母或教师等成人遇事“爱唠叨”,说话过头,限制了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交友结伴的时候。
查看更多试题内容请点击下载: |
6、单项选择题 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是()
A.陶冶
B.锻炼
C.榜样
D.说服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是陶冶。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运用陶冶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1)创设良好的情境。(2)与启发引导相结合。(3)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
7、单项选择题 灵感现象是()的结果。
A.直觉思维
B.综合思维
C.聚合思维
D.分析思维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直觉思维是人脑对事物整体及其本质直接领悟的思维活动,它表现在对事物及其关系的敏锐、迅速地识别和整体地把握。灵感现象就是直觉思维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