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

导航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专项单选七

来源 :考试网 2019-04-07

  1.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A.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B.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C.倡导性学习

  D.转变旧的学习方式

  答案: B

  解析: 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2.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是()

  A.了解学生

  B.和谐的师生关系

  C.先进的教学设备

  D.备好课

  答案: D

  解析: 对教师而言,备好课可以加强教学的计划性,有利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因此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3.让儿童置身于他人的位置,按照他人的处境或角色来行事、处世,以求在体验别人的态度、方式中,增进对他人及其社会角色的理解和认同。这体现了德育的哪种方法()

  A.品德评价法

  B.角色扮演法

  C.陶冶教育法

  D.说服教育法

  答案: B

  解析: 题干的描述体现了角色扮演法的内涵。

  4.治疗恐怖症最常用的方法是()

  A.肯定性训练

  B.合理情绪疗法

  C.系统脱敏法

  D.松弛训练

  答案: C

  解析: 系统脱敏法是治疗恐怖症的常用方法。

  5.科学技术知识的再生产有多种途径,其中最重要的途径是()

  A.科学实验

  B.社会经验

  C.生产劳动

  D.学校教育

  答案: D

  解析: 略。

  6.教师成熟的标志是自觉关注()

  A.教师

  B.生存

  C.学生

  D.教材

  答案: C

  解析: 教师成长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7.“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这体现了()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教育万能论

  D.内发论

  答案: B

  解析: 题干的描述出自华生,他是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之一。

  8.1632年,捷克的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了(),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在这本著作中,他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主张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度,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论述了教学原则,高度地评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

  A.《大教学论》

  B.《学记》

  C.《普通教育学》

  D.《教育论》

  答案: A

  解析: 略。

  9.体现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规律的教学原则是()

  A.巩固性原则

  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C.长善救失原则

  D.量力性原则

  答案: B

  解析: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应使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来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引导他们运用新获得的知识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原则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教学规律在教学中的体现。

  10.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能力的课程,属于()

  A.实践型课程

  B.研究型课程

  C.拓展型课程

  D.知识型课程

  答案: B

  解析: 基础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学力;拓展型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能力。

  11.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教育方针颁布于()年。

  A.1951

  B.1957

  C.1945

  D.1949

  答案: B

  解析: 1957年,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个教育方针。

  12.在品德形成的认同阶段,个体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试图使自己在态度和行为上()

  A.与他人基本相同

  B.与大家保持一致

  C.被他人认可

  D.与他人思想接近

  答案: B

  解析: 认同,即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规范,并试图与之保持一致。

  13.学校课程通常以()的形式出现。

  A.选修课程

  B.必修课程

  C.隐性课程

  D.显性课程

  答案: A

  解析: 学校课程即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行决定的,目的是满足学生和社区的发展需要,强调多样性与差异性,学生有选修的权利,通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

  14.智力的核心成分是()

  A.创造能力

  B.思维力

  C.观察力

  D.记忆力

  答案: B

  解析: 智力也即智能,是使人能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它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成分,并以思维力为核心。

  15.在噪音的持续作用下,病人拔牙时不觉得很痛。这是由于()

  A.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B.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

  C.感觉适应

  D.抑制作用

  答案: A

  解析: 任何一种感受器的感受性,都会因同时或继时发生作用的其他感受器的影响而有所变化。对某一感受器的微弱刺激,能提高其他感受器的感受性,而强烈刺激则降低其他感受器的感受性。

  16.()认为,个体对环境做出的适应性变化是一种内部结构的积极建构过程。

  A.维果茨基

  B.埃里克森

  C.弗洛伊德

  D.皮亚杰

  答案: D

  解析: 略。

  17.以下不属于安全教育的基本途径的是()

  A.课堂教学

  B.专题活动

  C.综合实践活动

  D.心理健康教育

  答案: D

  解析: 安全教育的基本途径主要有:日常生活、课堂教学、专题活动、实践锻炼、综合实践活动等。心理健康教育不属于安全教育途径的范畴。

  18.()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A.劳动技术教育

  B.劳动教育

  C.社会公益劳动

  D.美育

  答案: A

  解析: 题干描述的是劳动技术教育的内涵。

  19.“人实际上因为生活在社会中才是人,教育在于使年青一代系统地社会化。”这句话体现了()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教育社会化

  D.实质教育论

  答案: B

  解析: 题干的描述出自涂尔干,体现了社会本位论的教育目的观。

  20.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由张之洞、张百熙、荣庆等人制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史称()

  A.六三三学制

  B.五四学制

  C.壬寅学制

  D.癸卯学制

  答案: D

  解析: 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由张之洞、张百熙、荣庆等人制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

  21.奥苏伯尔认为,()是学生在课堂中的最佳学习方式。

  A.有意义的发现学习

  B.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C.机械的接受学习

  D.机械的发现学习

  答案: B

  解析: 奥苏伯尔认为学校中的学习应该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有意义的发现学习,但他更强调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因为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可以在短时期内使学生获得大量的系统知识。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