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

导航

2018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自测试题3

来源 :考试网 2018-07-13

  辨析题(每题8分)

  21.

  逆向迁移就是负迁移。

  答案: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逆向迁移是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产生的影响。负迁移也叫“抑制性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阻碍作用。两者本质完全不同。

  解析:

  22.

  学习动机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果越好。

  答案: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心理倾向或内部动力。但并不是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果越好。“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影响学习效果。(1)动机的最佳水平随着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行为效果(工作效率)随着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2)一般来讲,最佳水平为中等强度的动机。(3)动机水平与行为效果呈倒U型曲线。

  解析:

  23.

  负强化就是惩罚。

  答案: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负强化和惩罚有所不同,负强化是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来增强反应在将来发生的频率,而惩罚则是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降低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24.

  注意转移即注意分散。

  答案: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的现象。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当前应当完成的任务而被无关的事物所吸引。注意的转移和注意的分散是不同的,虽然都是注意对象的变换。注意的转移是在实际需要时,有目的地把注意转向新的对象,使一种活动合理地被另一种活动所代替。注意的分散是在需要注意稳定时,受无关刺激干扰,或由单调刺激所引起,使注意离开需要注意的对象。

  25.

  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短暂的。

  答案: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和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因此,学习所引起的是相对持久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26.

  学习迁移是学习过程中常见的现象,它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起促进作用。

  答案: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学习迁移不仅可能对学习起促进作用(正迁移),也可能起阻碍作用(负迁移),还可能不起作用(零迁移)。

  27.

  习得性无助感与人们对失败的归因无关。

  答案: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习得性无助感是指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个体产生的对行为结果感到无力控制、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其形成的原因是连续的失败,并把失败归于内部的、稳定的和不可控的因素(即能力低)。

  28.

  心理定势对问题解决只有消极影响。

  答案: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心理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这时心理定势对问题解决产生积极影响。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此时定势对问题解决产生消极影响。即心理定势对问题解决既有消极作用也有积极作用,故本说法不正确。

  简答题(每题10分)

  29.

  简述学生学习的主要特点。

  答案:

  (1)接受学习是学习的主要形式;(2)学习过程是主动构建过程,具有自主性、策略性和风格性,是师生互动的过程;(3)学习内容以系统学习人类的间接知识经验为主,具有间接性;(4)学习目标具有全面性;(5)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

  30.

  简述学习动机的培养原则。

  答案:

  (1)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习动机;(2)先求满足学生的缺失性动机;(3)让学生确切了解学习的性质;(4)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5)善于利用反馈激发学生士气。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