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冲刺试题(五)
来源 :考试网 2017-10-05
中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考试焦虑。
2.A【解析】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3.B【解析】目前世界范围内,最普遍和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
4.B【解析】回忆:对不在眼前的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脑中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称为回忆。再认: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出现时能识别出是以前经历过的就是再认。
5.D【解析】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教育必须为现代主义社会化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到目前为止我国现行的教育目的最早的表述。
6.A【解析】课外活动的特点:①活动上的自主性;②组织上的自愿性、选择性;③内容上的广泛性;④形式上的多样性、灵活性。
7.C【解析】1986年,我国颁布了《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8.B【解析】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遗传素质是生理前提和物质基础。
9.A【解析】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小组活动。
10.B【解析】榜样教育法即用模范人物和先进典型的事迹对教师进行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是一种实际、生动、形象的教育方法。
11.B【解析】班集体必须具备的基本特征有:共同目标、一定的组织结构、一定的共同生活准则和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其中共同目标是班集体形成的基础。
12.D【解析】注意的分配是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力集中于两种或两种以上对象或活动上的特性。
13.C【解析】情绪对认知过程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这取决于人们认知过程的心境状态。当人心情好的时候,看到的花,是对他笑的。但心情不好的时候,看到下垂的柳叶,觉得很泄气。
14.C【解析】恒常性:是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
15.B【解析】任何一个班集体的形成,都会经历组建阶段、核心初步形成阶段、集体自主活动阶段的过程。
16.D【解析】课外活动是根据受教育者的需要和自己的努力以及教育教学的需要,在教育者的直接或间接指导下,来实现教育目的的一种活动。
17.B【解析】科尔伯格将道德判断分为三个水平,每一水平包括两个阶段,六个阶段依照由低到高的层次发展,前习俗水平(9岁以下),习俗水平(9—16岁),后习俗水平(16岁以后)。
18.B【解析】负迁移是两种学习之间相互干扰、阻碍,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影响。
19.C【解析】情感陶冶法(陶冶教育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生活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20.C【解析】由于刺激物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嗅觉适应。
二、辨析题
21.错误。负强化:主要是让孩子摆脱厌恶刺激,从而增强其良好行为出现的概率。其实,负强化也被称为逃避制约或逃避惩罚的反应。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如体罚、谴责等),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作惩罚。惩罚与负强化有所不同,负强化是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来增加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而惩罚则是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降低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22.错误。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23.正确。教学的意义是,教学是传播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工作。在学校的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24.错误。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思想理念,并促进他们的智能与品德发展的方法。
25.正确。生存教育就是通过开展一系列与生命保护和社会生存有关的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向受优路教育者系统传授生存的知识和经验,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生存意识、生存能力和生存态度,树立科学的生存价值观,从而促进个性自由全面健康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过程。与生命教育,生活教育并称三生教育。
三、简答题
26.【答案要点】(1)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自愿选择性
课外活动是学生自愿选择、自愿参加的活动。它能比较充分地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爱好、特长,符合学生的需要和特点,使学生具有参加活动的积极性。课外活动基本上是个别化、个性化的,这和课堂教学的标准化、同步化相比是一个显著的不同,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各种课外活动,诱发学生的动机,给予指导,但参加与否,不具有强制性。
(2)课外活动内容和形式的灵活多样性
课堂教学是根据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科书和课程表进行的,有相对稳定的内容和形式。课外活动则不同,它不拘一格,灵活生动。课外活动的内容不受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的限制,它的内容深度、广度,以及学习的进展速度,是以参加者的愿望、爱好、特长和接受水平来确定的。
(3)学生在课外活动组织上的自主性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必须接受学校行政决定被编入一定的班级,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与课堂教学相比,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具有更大的自主性。富有成效的课外活动,大多是学生在教师和有关方面的指导和帮助下独立自主开展的。活动由学生自己组织、自己设计、自己动手。
27.【答案要点】心理健康的含义是指个体心理活动在自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具体来说,心理健康至少应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无心理疾病:二是有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心理健康的标准:
1.自我意识正确。能正确评价自己、接纳自己。
2.人际关系协调。乐于交往,能和多数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处理矛盾的能力。
3.性别角色分化。能够获得相应的性别角色,行为方式和相应的性别角色规范一致。
4.社会适应良好。能够面对、接受、适应现实,能够妥善处理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各种挑战。
5.情绪积极稳定。情绪乐观稳定,热爱生活,积极向上,对未来充满希望,有烦恼能自行解脱。
6.人格结构完整。具有较高的能力、完善的性格、良好的气质、正确的动机、广泛的兴趣和坚定的信念等。
四、材料分析题
28.【答案要点】(1)该教师的做法违背了疏导原则。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人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当学生的情况与往常不同时,教师应该从各个方面去了解原因,而不能怀疑学生,故意为难学生。
(2)该教师的做法违背了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自身的品德。作为教师,对于学生的缺点或错误进行批评教育是必要的,但是应该尊重学生,注意批评的方式。
(3)该教师的做法违背了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初中生的年龄特征是,生理发育成熟,心理却还不成熟,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与尊重。因此,教师应该平等地对待每一名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