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学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二十八:中学生的心理健康
来源 :考试网 2017-06-09
中2.人际交往问题
人际交往也称为人际沟通,指个体通过一定的语言、文字或肢体动作、表情等表达手段将某种信息传递给其他个体的过程。正常的人际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中学生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康和生活具有幸福感的必要前提。中学阶段出现的人际交往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亲子关系方面
人们形成的第一个人际关系就是亲子关系,这种人际关系对人的影响非常大。中学生强烈的“成人感”要求父母尊重他们,改变以前那种不独立、不平等和依附的地位,要求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新型的亲子关系。这时,如果父母仍像对待儿童那样给予过多的照顾,提出过细的要求,往往会引起他们强烈的反抗情绪,甚至导致冲突,造成对立,产生疏远,给教育带来难度。在亲子交往中缺乏沟通和相互理解,会造成学生与父母之间关系紧张,相处得不愉快,甚至会出现家庭暴力、学生离家出走以致走上犯罪道路等严重后果。
(2)师生关系方面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通过相互交往互动形成的、对教育效果具有重要影响的特殊的人际关系。
学生认为在学校中以学习为中心,与教师缺乏情感的沟通,师生间有陌生感,相当多的学生认为教师可敬但不可亲。中学生认为与教师交往中最大的障碍是缺乏相互的理解,沟通不畅。
(3)同伴关系
同伴关系主要是指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有75%~85%的同学明显倾向于和同龄人交朋友,这种倾向基本反映出他们对平等关系的向往,他们愿意对“志同道合”的知心朋友倾吐心声。对于那些“非志同道合”的同伴则存在动力性不足,亲密性和信任度不高,缺乏真诚的沟通等问题。
(4)异性交往方面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身心迅速发展,性不断成熟,异性吸引逐渐强烈。正常的异性交往可以获得成长,有利于智力上的取长补短,有利于情感上互相交流,有利于个性上互相丰富,有利于妥善处理人际关系,有利于活动中增进相互激励。但在具体与异性交往的实践中,缺乏相应的性知识和异性交往的经验,不能掌握处理异性关系的技能技巧。有部分中学生把握不好交往的尺度,出现异性交往过频、过深的情况。
3.学业发展问题
(1)学习动力问题
中学生存在较多的学业问题是学习动力不足,即厌学问题,对学习毫无兴趣,视学习为负担,把学习作为一件痛苦的事情,不能从事正常的学习活动。厌学的心理主要表现有:
第一,缺失内部学习动力。这种现象在中学生中相当普遍。他们认为学习是为父母、为家人而学。
第二,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他们感到学习是一种苦差事,一提到学习就觉得痛苦,觉得学习是一件毫无乐趣可言的事情。
第三,逃避学习。厌学行为表现为上课不认真听讲、不愿花时间写作业、不愿意参加考试,严重厌学的学生经常逃学,甚至为躲避学习离家、辍学等。
(2)学习能力问题
学生学习能力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学习计划性差。
第二,缺乏有效的时间管理策略。
第三,呈现出无意义学习状态。学习中不求理解,不讲究记忆方法和技巧,是最低形式的学习。
(二)中学生障碍性心理问题
1.抑郁症
(1)抑郁症的含义
抑郁症是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过度的抑郁反应,通常伴随着严重的焦虑症。焦虑是个人对紧张情景的最先反应。如果一个人确信这种情景不能改变或控制时,抑郁就取代焦虑成为主要症状。
(2)抑郁症的表现
通常抑郁症的表现:一是情绪消极、悲伤、颓废、淡漠,失去满足感和生活的乐趣;二是消极的认识倾向,低自尊、无能感,从消极方面看事物,喜欢责备自己,对未来不抱多大希望;三是动机缺失、被动,缺少热情;四是躯体上疲劳、失眠、食欲不振等。
(3)抑郁症的形成原因
抑郁症是由心理原因造成的,有各种不同理论的解释。大多数抑郁症患者经治疗或不经治疗能逐渐恢复正常,但有人有复发的倾向。
(4)抑郁症的治疗方法
对于有抑郁症状的学生应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积极行动起来,从活动中体验到成功与人际交往的乐趣,也可采用认知行为疗法,改变学生已习惯的自贬性的思维方式和不恰当的成败归因模式,发展对自己、对未来的更为积极的看法。
2.恐惧症
(1)恐惧症的含义
恐惧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惧怕。
(2)恐惧症的分类及表现
恐惧症可分为单纯恐惧症(对一件具体的东西、动作或情景的恐惧)、广场恐惧症(害怕大片的水域、空荡荡的街道)和社交恐惧症。中学生中社交恐惧症较多见,包括与异性交往的恐惧。患有社交恐惧症的人害怕在社交场合讲话(在会场上讲演、在公共场合进餐时交谈),担心自己会因双手发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眼睛。
(3)恐惧症的治疗方法
①情景治疗。让学生在一个假想的空间里,不断地模拟发生社交恐惧症的场景,不断练习重复发生症状的情节,不断地鼓励学生面对这种场面,让学生从假想中适应这种产生焦虑紧张的环境。
②认知疗法。这是一种不断灌输观念的治疗方法,不断告诉学生这种恐惧是非正常的,让学生正确认识人与人交往的程序和与人交往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