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

导航

2021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模块练习(五)

来源 :考试网 2020-10-21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D 项不属于我国普通教育学校教学任务。

  2.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传授—接受教学这种教学方法的定义。

  3.C【解析】实习作业法是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在课内或课外进行实际操作,将已学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方法,其基本形式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A【解析】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称为教学。

  5.B【解析】赫尔巴特首先把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基础,解释了教育过程中的很多概念。

  6.B【解析】发现教学,也称启发式教学,一般经历四个阶段,题干中提到的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是发现教学的第一步。

  7.B【解析】教学方法是教育最古老、最基本的核心。

  8.B【解析】人类教学手段的演变顺序依次是口耳相传、文字材料、直观教具。

  9.A【解析】启发性原则要求教师要认清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应当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独立自主地去思考和探索,自觉地掌握知识,而不是教师将现成的答案送到学生面前。

  10.C【解析】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课程标准、教材和课程。

  11.B【解析】语文美育是在教师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让学生感受、领悟语文学科特有的美,从而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的过程。

  12.B【解析】先行组织者策略就是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对即将学习的新知识的影响。

  13.B【解析】夸美纽斯最早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

  14.C【解析】自主学习关注的是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是由学生自主而不是受他人支配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的重要含义就是主动学习,主动性是自主学习的主要品质。

  15.A【解析】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6.C【解析】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要求把课程改革建立在脑科学研究、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学研究的基础之上,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着眼点和目标。

  17.D【解析】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18.C【解析】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主张和小先生制等教育思想深入人心,指导着人们的教育实践,被人们所熟知。

  19.B【解析】学习间接经验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基本途径。

  20.A【解析】教学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421.D【解析】教学不包括学生在教学之外独立进行的自学。

  22.D【解析】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教师创设的情境一般包括生活展现的情境、图画再现的情境、实物演示的情境、音乐渲染的情境、言语描述的情境等。

  23.D【解析】儿童中心论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儿童的成长,因此教育要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整个教育过程要围绕儿童转,忽视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违背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规律。

  24.D【解析】“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是指学习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复习巩固,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应该对旧的知识进行温习,从而达到牢固地掌握,使新旧知识之间达到融会贯通。

  25.B【解析】教学中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能力,“授人以渔”就是要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二、辨析题

  ×【答案要点】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而教学是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以一定文化为对象进行学习的活动。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

  三、简答题

  1.【答案要点】(1)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2)学校工作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

  2.【答案要点】(1)要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

  (2)要使学生的思维活跃;

  (3)要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4)要能够使个别学生得到照顾。

  3.【答案要点】教学规律是教学内部的本质联系,是客观的,人们只能去发现它、掌握它,但不能制造它;教学原则是第二性的,是人们在认识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制定的。教学原则是教学规律在教学中的反映;不同的教学体系有不同的教学原则。

  4.【答案要点】(1)教学过程首先是一种认识过程;

  (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3)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5.【答案要点】(1)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

  (2)注意启发;

  (3)讲究语言艺术。

  6.【答案要点】(1)在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2)在教学内容的易混淆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3)在思维的交锋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4)在思维的发散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5)在规律的探索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