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

导航

2022教师资格证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练习题:学前儿童发展(九)

来源 :考试网 2021-11-15

  1[.单选题]以下哪项不属于幼儿期运动系统的保健要求?()

  A.多进行户外活动

  B.常晒太阳,还要补充钙、磷等骨骼生长的“营养素”

  C.适度运动利于脚弓形成

  D.坐、站、走姿势按照儿童的喜好

  [答案]D

  [解析]小儿的骨骼中各种成分的比例与成人有所不同。成人的骨骼中,有机物约占1/3,无机盐约占2/3;而小儿的骨骼中有机物和无机盐各占一半。所以,小儿的骨骼特点是较柔软、富于弹性、韧性好,但容易受外力的影响而发生变形,因此一定要注意儿童。如长期用裤带或松紧带束缚胸部,则会影响胸廓发育,发生肋骨下部凹陷;不正确的坐立姿势、写字姿势及背书包姿势,都可能造成驼背或脊柱侧弯等。因此,在小儿发育时期,要特别注意小儿的坐、立、走等动作的正确姿势,而不能根据幼儿的喜好来发展坐站走的姿势,本题选择D选项。其他三个选项都是符合幼儿骨骼发育特点的。

 答案解析查看: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库

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库下载APP刷题

  2[.单选题]下列不属于幼儿淋巴系统的特点的是()。

  A.淋巴系统发育成熟

  B.免疫力弱

  C.易发炎,容易扩散

  D.局部容易肿大

  [答案]A

  [解析]淋巴系统是循环系统的一部分。淋巴系统由淋巴、淋巴管、淋巴结与淋巴组织等组成(扁桃腺、脾脏、胸腺)。所有的淋巴管最后汇集成两条主要的大淋巴管,包括胸管与右淋巴管再注入静脉而重新进入血液循环中。幼儿的淋巴系统表现出与成人不一样的特点:(1)淋巴的功能:有防御功能,属于先天的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比如打预防针)。(2)淋巴结:用手摸小儿颈部两侧,常可摸到几个疙瘩,就是淋巴结。如果像黄豆一样大小,触压无痛感则为正常的淋巴结。(3)淋巴系统特点:淋巴系统发育未成熟,免疫力弱,而且易发炎,容易扩散,致使局部肿大。淋巴肿大常常发生于咽部和口腔部。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淋巴系统幼儿期尚未发育完全。

  3[.单选题]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开始有明显的性别意识。

  A.2岁

  B.3岁

  C.4岁

  D.5岁

  [答案]B

  [解析]幼儿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飞跃时期,也是性心理发育的重要时期。儿童从3岁开始有明显的性别意识,可以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生物因素(先天的染色体组成和生殖器官结构)只是决定了婴儿的性身份,但如何发展性心理和进入性角色,在后天,尤其是幼儿期,学习会起重要的作用。此阶段是性意识的孕育阶段,其性愉快体验从无意向有意转化,逐渐认识到性器官的差异,识别性身份,并开始意识到性角色。弗洛伊德将此期称之为“最重要的时期”,“因为它打下往后一切性的发展的基础和方向”。

  4[.单选题]下列关于幼儿神经系统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A.脑细胞耗氧量大

  B.大脑所需的能量只能由糖来供应

  C.易兴奋也易疲劳

  D.需要较短的睡眠时间

  [答案]D

  [解析]幼儿大脑呈现出与成人不一样的一些特点:大脑的耗氧量占全身耗氧量的比例最高,幼儿大脑耗氧量占全身耗氧量的50%。充足的氧气是维持脑细胞正常生长和活动的基本条件。大脑所需的能量只能由糖来供应,所以小儿膳食中要摄入足够的糖类。大脑皮质易兴奋,不易抑制,表现为易激动,自控能力差。因此,幼儿的注意力很难持久,易疲劳。需要较长的睡眠时间:1—6月,每日睡眠时间为16—18小时;7—12月,每日睡眠时间为14—15小时;1—2岁,每日睡眠时间为13—14小时;2—3岁,每目睡眠时间为12小时;5—7岁,每日睡眠时间为11小时。过了3个月就可以白天安排睡三觉,9个月后白天睡两觉,两岁以后中午安排一次午觉。

  5[.单选题]幼儿常常用表情代替语言回答成人的问题,或用表情辅助自己的语言表述。这说明情绪对学前儿童的()。

  A.个性形成的作用

  B.认知发展的作用

  C.交往发展的作用

  D.心理活动的动机作用

  [答案]C

  [解析]幼儿社会性需要的发展是与幼儿认识事物的发展相联系的。由于幼儿需要的变化,引起幼儿情绪’情感的事物及其性质也发生变化。随着幼儿言语和认识过程的发展,他们的社会性需要和情感也发展起来。有些能引起较小幼儿情绪体验的事物,对较大幼儿则不起作用了;反之,较小幼儿不关心的事物,则能引起较大幼儿的情感体验。因此幼儿常常用表情代替语言回答成人的问题,或用表情辅助自己的语言表述。情绪对幼儿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其中一个作用就是情绪的交往作用,本题选择C选项。情绪对于个性形成的作用、认知发展的作用、交往发展的作用、心理活动的动机作用,做题的时候要注意区分。

  6[.单选题]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

  A.感觉和知觉

  B.感觉和记忆

  C.知觉和记忆

  D.记忆和想象

  [答案]A

  [解析]感知觉是人类最低级的心理过程,人从一出生都具备感知觉的能力,这是人适应外部世界的重要手段。感觉是其他一切心理现象的基础,没有感觉就没有其他一切心理现象。感觉诞生了,其他心理现象就在感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感觉是其他一切心理现象的源头和“胚芽”,其他心理现象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发展、壮大和成熟起来的。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在脑中的反映,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的过程。例如,看到一个苹果,听到一首歌曲,闻到花香等,这些都是知觉现象。本题选择A。

  7[.单选题]经典的“视觉悬崖”测验测查的是()。

  A.时间知觉

  B.形状知觉

  C.大小知觉

  D.距离知觉

  [答案]D

  [解析]沃克和吉布森曾进行了一项旨在研究婴儿深度视觉的实验——“视觉悬崖”实验,后来被称为发展心理学的经典实验之一。研究者制作了平坦的棋盘式的图案,用不同的图案构造以造成“视觉悬崖”的错觉,并在图案的上方覆盖玻璃板。将2—3个月大的婴儿腹部向下放在“视觉悬崖”的一边,发现婴儿的心跳速度会减慢,这说明他们体验到了物体深度;当把6个月大的婴儿放在玻璃板上,让其母亲在另一边招呼婴儿时,发现婴儿会毫不犹豫地爬过没有深度错觉的一边,但却不愿意爬过看起来具有悬崖特点的一边,纵使母亲在对面怎么叫也一样。这似乎说明婴儿已经具备了深度知觉,但这种深度知觉是与生俱来的,还是在出生后几个月里学来的,目前还没有定论。

  8[.单选题]听觉和视觉的明显协调约在出生后()。

  A.10天

  B.半个月

  C.20天

  D.1个月

  [答案]B

  [解析]新生儿的听觉活动往往不是孤立的,听觉和视觉协调很早就发展起来。出生后半个月已经很明显。新生儿听见人声时,眼睛会朝着声音方向转去。把玉米粒放在塑料盒里,摇动盒子,发出响声,新生儿都能把头转向声源,他们会耸起肩膀,活跃地抬起头,转向刺激物的方向,似乎用眼睛寻找声源。把头转向声源的现象,在出生后半个月左右的新生儿已经很普遍。实验证明,持续的、复合的听觉刺激有助于视觉定向。声音能使3—11周的婴儿提高对成人的脸扫视的紧张度,对在视野内扫视的提高更为明显。如果对5—14周的婴儿多次呈现某种视觉刺激物,他们会发生习惯化现象,即不再去看该刺激物。这时,出现声音的变化,婴儿又会去看,说明听觉刺激能导致视觉的去习惯。有实验表明,婴儿能够辨别同时呈现的视听对象的一致或不一致。实验时把孩子放在特殊装置内,让他看妈妈的脸和听某种声音。当孩子看见嘴的动作和声音不一致时,会有不安的表现;有声音伴随人脸出现,较没有声音伴随时,孩子看的时间会长一些。

  9[.单选题]幼儿园老师上音乐课时弹琴,孩子们可以按音乐节奏学唱歌。儿童的这种心理过程是()。

  A.注意的集中性

  B.注意的范围

  C.注意的转移

  D.注意的分配

  [答案]A

  [解析]幼儿园老师上音乐课时弹琴,孩子们可以按音乐节奏学唱歌。儿童的这种心理过程是注意的集中性。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有两个特点:(1)指向性:是指人在每一瞬间,他的心理活动总是选择了某个对象,而把其他对象作为背景。(2)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在一定方向上活动的强度或紧张度。心理活动的强度越大,紧张度越高,注意也就越集中。注意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它是各种心理活动过程共有的特性,它伴随着心理过程的始终。在题干中幼儿随着钢琴声学唱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面,是注意集中性的体现。

  10[.单选题]幼儿开始学跳舞时,注意了脚的动作,手就一动不动;注意了手的动作,脚步又乱了,这说明儿童注意的()。

  A.稳定性比较差

  B.范围比较小

  C.转移能力有限

  D.分配能力较差

  [答案]B

  [解析]幼儿开始学跳舞时,注意了脚的动作,手就一动不动;注意了手的动作,脚步又乱了.这说明儿童注意的范围比较小。注意的广度也称注意的范围,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楚地察觉和把握对象的数量。幼儿的注意范围比较小,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注意的范围在逐渐增大。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注意对象的特点。注意的对象排列是否有规律、颜色是否多杂,信息组块是否有密切联系等;活动的任务和个人的知识经验。如果在活动中要求的任务比较多,人的注意范围就会受到限制。小朋友在刚开始学跳舞的时候对舞蹈的动作不熟练,儿童自身的学习能力相对比较差一些就会出现手忙脚乱的现象,选择B选项。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