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

导航

2019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考点:第四章第三节

来源 :考试网 2019-02-20

  第三节 幼儿园常见活动区的创设

  一、幼儿园常见活动区的分类及功能☆☆☆

  (一)角色区

  角色区是满足幼儿开展角色游戏的活动区域。在此区域内,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通常都有一定的主题,如娃娃家、商店、医院等,角色游戏是幼儿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一种游戏。角色区的教育功能有:

  1.能够满足幼儿模仿成人世界的需要;

  2.能够满足幼儿表达对生活认识的需要;

  3.是扩大幼儿生活经验、发展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

  4.是幼儿理解他人情感和需要的有效途径,如扮演商店、医院里的角色;

  5.是增进幼儿之间的交往,发展他们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和增加智慧的有效途

  径。

  (二)建构区

  建构区是幼儿通过操作各种基本元件材料进行结构造型游戏的场所,如高楼大厦、

  立交桥、公园等。凡利用各种结构材料或玩具进行建构的活动都称之为建构游戏。

  建构游戏的教育功能有:

  1.能够满足幼儿情绪、情感的需要,在探索建构性玩具过程中获得感官上的满足;

  2.通过手对材料的加工,认识其物理特性,并了解物体在造型方面的特征;

  3.在练习过程中增强手指的力度和大小肌肉动作的协调性;

  4.通过各种建构材料重现过去的经验,经反复练习,提高空间知觉能力;

  5.能够调动幼儿构思、设计、协作、交流的积极性。

  (三)表演区

  表演区是满足幼儿开展表演游戏的活动区域。表演游戏是一种创造性游戏,是幼儿按照童话、故事中的角色、情节、语言,进行创造性表演的游戏。表演区的教育功能有:

  1.可以满足幼儿的情感需要;

  2.可以满足幼儿活动和表演的需要;

  3.是幼儿学习和掌握表演技能的有效途径;

  4.是幼儿接受表演艺术熏陶的途径;

  5.是幼儿表现美和对文艺作品再创造的过程。

  (四)美工区

  美工区是满足幼儿开展美劳游戏的活动区域。美工区的活动内容有平面造型、立体造型、自然材料、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玩具等。美工区的教育功能有:

  1.促使幼儿学习、观察和感受周围事物,并用美工材料表达情感和思想;

  2.为幼儿提供接触各种材料的机会,使其了解各种材料的特性,学习利用工具进行

  立体造型活动;

  3.发展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表现力,使其体验成功的快感;

  4.锻炼幼儿的小肌肉,增强手眼协调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益智区

  益智区是满足幼儿开展益智游戏的场所。益智游戏是以游戏的形式锻炼脑、眼、手的游戏,使人在游戏中获得逻辑力和敏捷力。益智区的教育功能有:

  1.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满足幼儿认知发展的兴趣和需要;

  3.是幼儿主动性、探索性学习的有效途径;

  4.满足幼儿自我挑战的需要,搭建成功的平台。

  (六)阅读区

  阅读区是专门为幼儿设置的以图书为主要欣赏对象的欣赏性活动区域。阅读区的教育功能有:

  1.感受图书带来的愉悦感,缓解不良情绪和压力;

  2.感受文化的熏陶,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3.对图画和文字的敏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帮助幼儿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良好品格。

  (七)积木区

  积木区是让幼儿操作积木的活动区,在该区域,幼儿能利用积木自由地进行建构和组合。在积木区中可以放置的器材像手推车、玩具卡车、搬运车、小人、小动物、小树、小房子、农场、动物园、交通标志等。积木区的教育功能:

  1.发展幼儿的空间知觉;

  2.积极促进幼儿与他人合作能力的发展;

  3.促进幼儿表达能力的发展

  二、常见活动区创设的基本原则☆☆☆

  (一)教育性原则

  活动区的创设要遵从教育性原则,是指要根据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来设计区域环境。教师要以教育目标和本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为依据,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合适的内容和主题,创设合适的活动环境。

  根据教育性原则,幼儿在活动区域中的活动内容可以直接与幼儿园的课程内容有关。活动区的活动可以作为幼儿园正规教育活动的巩固、补充、延伸。幼儿在正规性教育活动中获得的知识经验可以在活动区的活动中得以巩固,而活动区中的活动也可以成为在正规性教育活动中的预习和探究材料,让幼儿相关的活动区中参与相关的活动,以积累感性经验。当然,在区域活动中,活动内容也不一定与幼儿园课程内容直接相关,而是任由幼儿的兴趣自由发挥,只要是能够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内容,都可以引入区域活动之中。

  (二)整体性原则

  整个活动室的空间布置应是一个整体。也就是说,要考虑整个活动室的布局、摆设与装饰,而不仅仅是某一个区域内环境的创设。因此,活动区域内的墙面设计、家居摆设,在色彩和造型上要统一、协调,形成整体感,充满童趣而又整洁有序。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整体,活动区域的设计应涵盖幼儿发展的每一方面。无论从什么样的角度来设置,活动区域都在包含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内,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同时,各活动区域的内容应相互渗透。

  (三)共同发展原则

  共同发展原则要求在活动区域的设置以及活动的开展上,应符合全体幼儿的共同发展。(1)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2)要注重个别差异。在此基础上,区域活动内容及材料的呈现要体现分层、递进、多样性的特点,使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在区域活动中,都能获得自信与成功。

  (四)动态性原则

  动态性原则的主要内容有:(1)活动区域的种类和数量应该是动态的。教室内活动区域的创设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其种类和数量应体现出动态性;(2)材料的提供也应该是动态的。幼儿是在与不断丰富的物质材料的互动中不断学习和发展的,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材料势必会有碍于幼儿的发展。因此,教师要随着活动的进展和幼儿的发展,不断给予幼儿大量生动、形象的刺激物,不断更新材料,有计划地向幼儿介绍新材料,给

  予幼儿多次尝试的机会,从而保持幼儿的兴趣,促使幼儿获得持久的发展。

  三、常见活动区创设的基本策略☆☆☆

  (一)活动区域的设计

  1.活动区的内容与数量

  依据活动区域创设教育性的原则,根据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来设计活动区的范围。在选择活动区时还应考虑班级本阶段的教育重点。区域的设置要有一定的目的性,要结合教育目

  标及各领域教学活动的目标来设置区域的内容。活动区的实用性应该是我们设计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区域活动的内容应当随着主题活动的改变而不断进行调整。活动区的数量根据活动室的大小来确定,一般在 4 至 5 个为宜。

  2.活动区的规划与布置策略

  (1)干湿与动静分区

  区域活动的环境要根据活动的内容、活动的特点来进行合理的布局:如美工区、科学区

  要用水,而图书角不需要水,应该分开;动静分区:建构区、表演区、音乐区等属于热闹的

  “动”区,而图书区、数学区等活动量较小,需要安静,这样两类区最好离得远些,以免相

  互干扰。

  (2)相对封闭性

  活动区之间形成间隔,使每个区域独成一体,有利于幼儿在区域内的活动,特别是对于一些独立操作性较强的活动区。不同的活动区、不同年龄的幼儿有不同的要求。图书区的封闭程度要高一些,而美术区、娃娃家则可以开放一些,以便于取水、换水和出入方便。小班幼儿因为注意的有意性和稳定性较差,很容易被外界的刺激影响,所以需要封闭程度高的环境,而大班则应加大开放性,以利于活动内容的丰富和区域之间的交流。

  (3)就近设置

  各种设备、材料应尽量放在幼儿伸手可及之处,刺激并便于幼儿充分利用其开展活动。切忌束之高阁,限制幼儿利用。美工区由于经常需要用水,最好离水源近一些;科学区、运动区需要自然的光线,而且经常需要将活动延伸到户外场地,最好选择向阳和接近户外的一面。

  (4)方便通畅

  教师要合理利用活动室的每个角落。充分发挥活动室内设施的作用,保证活动室内的“交通”畅通无阻。积木区、娃娃家等区域活动量较大,最好有一块宽敞的地方;活动室的中央和各个门口最好不要设置活动区;活动室和寝室合一的班级,可以用两排床在活动室后半部分隔出三个区,用钢琴、柜子在前半部分隔出三个区,中间部分根据本班实际情况再开设其他区域。每个区都形成自上至下三块:上面是与区域相对应的主题墙饰,中间是与儿童同等高度的操作墙面,下面是一个宽敞的可供儿童活动的区域。最好在活动室中留一块供集体活动用的场所,当然不一定要单独开辟。同时,不要让活动区出现“死角”,教师的视线要能随时看到任何地方,这也是出于安全的考虑。总之,丰富的活动区域应该给儿童更大的选择余地,合理的布局应该使整个活动室看上去整洁有序,井井有序,畅通方便。

  3.活动区的规则制定

  一方面教师要善于用环境来暗示规则,如整齐有序的材料摆放、清楚明显的标志都会潜移默化的鼓励幼儿玩好后把原物放回,收拾整齐。另一方面,教师要明确制定一些规则,如每个活动区的人数、进入活动区的标志、在每个活动区应当如何开展活动、活动后如何收拾整理等,以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规则是保证区域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教育措施。

  (二)活动区域材料选择及投放原则

  1.材料的选择

  材料对于活动区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他们主要是借助材料进行学习的,给幼儿提供丰富的、适宜的材料,就是给幼儿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能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适宜的材料是指那些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有利于幼儿主动游戏的玩具和材料,其实质就是自由的、能促进幼儿各方面发展的游戏材料。

  2.材料投放的原则

  区域活动的材料是幼儿主动建构知识的媒介,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主要是通过材料来实现的。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主要通过材料来表现。区域活动材料越丰富,形式更多样,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就会变得更聪明、自信、大胆。所以活动区材料投放的原则有:

  (1)目的性原则

  材料投放要与教育目标达成一致性。以各班当前主题活动中孩子的培养目标为依据,有针对性地选择、投放那些与主题相关的操作材料,并且充分挖掘材料在不同区域内的多种教育作用,并随着主题的推进及时、有目的地更换区域中的材料。教师要明确各个区域的各种材料所隐含的不同教育功能,并在此基础上将幼儿发展目标和材料的教育功能对应起来,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进行操作探索活动,以达到区域活动的预定教育目标。

  (2)适宜性原则

  区域活动的材料和工具适宜性体现为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区域活动的材料和工具适宜性还体现为适量和有序。

  (3)丰富性原则

  为满足幼儿操作需要,需要提供数量充足,形式、功能多样的活动材料。区域活动材料的丰富性还需要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状况。还要充分利用本土的原始的废旧材料,发展孩子对本土资源的认同和亲社会行为,让孩子在直接探究、感知自然和环境的实践活动中,积极、主动地构建知识。

  (4)层次性原则

  材料的投放要遵循层进性原则。按照年龄层次的不同划分出层次性,其次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提供相应的材料。教师在选择和投放操作材料时,要在所要投放的材料与所要达成的目标之间,按照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要求,分解出若干个能与幼儿认知发展相吻合的层次。投放难度不同的材料,满足幼儿个体操作和学习的需要,从而更大效益地实现教育目标。

  (5)操作性原则

  幼儿喜欢操作摆弄,教师所提供的区域活动材料最好是能让幼儿动手做做、摆摆,再配以说说、画画,这样有助于吸引幼儿主动地参与操作,激发创造欲望,在操作中幼儿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合作能力也能得到发展。要给幼儿留有发挥想象的余地,提供给孩子解决问题的机会

 查看更多试题内容请点击下载:

  【焚题库】2019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库【历年真题+章节题库+考前密训试题】

加入2019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交流群648031666。教师资格考试报名 ,还能和考友一起学习交流!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