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

导航

2019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考点:第四章第一节

来源 :考试网 2019-02-20

  三、幼儿园环境的教育价值☆☆

  幼儿园作为专业的教育机构,与一般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着质的区别。这种区别有相当一部分主要体现在环境的创设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园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可见,幼儿园园所环境的教育性是幼儿园区别于其他非正规教育场所的重要特征。已有相关研究认为幼儿园班级环境建设的意义首先在于其教育意义。幼儿园环境的教育价值可以概括为以下方面:

  (一)启发幼儿的智力

  儿童智力的发展依赖于环境不断地互动,儿童自主地建构起各种知识经验,从而获得对外在事物的认识。良好的幼儿园室内环境包含着各种充满教育元素的图片、文字和实物,能够潜移默化地使儿童通过操作和探究获得智力的发展。同时幼儿还可以通过参与环境布置,激发其学习兴趣,增强求知欲望,最终获得认知学习的内在动机。

  (二)提高幼儿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

  幼儿园室内环境中物品的装饰和呈现方式,以及教师有意布置的教学作品展示,不仅可以让幼儿直接地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而且通过参与环境的创设,幼儿还能够体验创造美的乐趣,在感受合作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中萌发美好的情感。

  (三)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幼儿园室内环境组织得当,就能以此为平台激发幼儿之间的交流、谈话、互助,有效地支持幼儿的社会交往。幼儿在参与环境创设的过程中,更是可以通过与教师、同伴的交流互动,逐渐摆脱自我中心主义,学习体会他人的意图和看法,从而实现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

  四、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

  (一)环境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原则

  幼儿园环境是幼儿园课程的一部分,在创设幼儿园环境时,要考虑它的教育性,应使环境创设的目标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相一致。要注重环境为教育目标服务,应该考虑两点:

  1.环境创设要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

  幼儿园教育目标是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那么,在环境创设时对幼儿体、智、德、美四育就不能重此轻彼。若教师仅仅注重幼儿的认知活动,设置读写算等区域,而缺少幼儿健康、社会、审美教育等环境,在创设发展幼儿社会性的环境时,只提供幼儿社会认知的环境,而对幼儿社会情感、社会行为发展的环境考虑很少等等,这都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2.依据幼儿园教育目标,对环境设置作系统规划

  在制订学期、月、周、日及每一个活动计划时,当教育目标确定后,应考虑:为了达到这些目标,需要有怎样的环境与之配合;现有的环境因素中,哪些因素对教育目标的实现是有用的,可以利用,那些环境因素是要创设的,需要幼儿家庭、社区做哪些工作等。应将这些列入教育计划并积极实施。

  (二)发展适宜性原则

  发展适应性原则是指幼儿园环境创设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及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进每个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

  1.幼儿园环境创设应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发展需要相适宜,幼儿正处在身体、智力迅速发展以及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有多方面的发展需要。

  2.环境创设应适应幼儿的差异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表现出不同的年龄特征,即使同一年龄阶段的幼儿,在兴趣、能力、学习方式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此外,发展适宜性原则还要求幼儿园的精神环境是宽松、自由、和谐的,物质环境是安全、

  多样的。只有这样,幼儿才能在环境中成分表现自己,根据自己的爱好与水平轻松愉悦地选择与进行各种活动,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实现自身的发展。

  (三)幼儿参与性原则

  幼儿参与性原则是指环境的创设过程是幼儿与教师共同合作、共同参与的过程。环境的创设过程应该是一个积极的教育过程,其本身的教育意义主要体现在:培养幼儿的主体精神,发展幼儿的主体意识;培养幼儿的责任感以及合作精神。环境创设的过程是幼儿与教师共同参与合作的过程。教育者要有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意识,认识到幼儿园环境的教育性不仅蕴涵于环境之中,而且蕴涵于环境创设的过程中。教师应将幼儿参与环境创设融入课程,以便对幼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树立正确的观念是贯彻这一原则的根本保证。因为幼儿参与环境创设是权利,不是“帮忙”。教师和幼儿都是环境的主人,因此要积极引导幼儿参与环境创设,克服“幼儿无能”的思想。

  (四)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原则也称大环境与小环境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创设幼儿园环境时应把大、小环境有机结合,形成开放的幼儿教育系统。随着社会科技与文化的发展,社会环境对教育的影响也越来越大。面对社会环境复杂的影响,教师可以选择、组织、利用其中富有教育价值的积极因素。努力控制与削弱消极因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通过大小环境的配合,主要是与家庭、社区的合作,互相取长补短,同心协力,在一个开放的系统中培养适合新时代要求的幼儿。

  (五)经济性原则经济性原则是指创设幼儿园环境应考虑实际情况,做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废物利用、一物多用,不浪费资源,不盲目攀比。我国近几年来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由于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水平仍相对较落后,所有的幼儿园都应当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勤俭办教育,给幼儿提供物质条件时,应以物质条件对幼儿发展的功能大小和经济实用性为依据,如:图书架主要是放置图书,供幼儿阅读的,可取几根木条,做成可以放书的许多小格,钉在墙上,幼儿易拿易放,又不占地方,墙边再

  放几把小椅子,幼儿看书也方便

  五、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基本方法☆☆☆

  (一)讨论法

  讨论法是指教师引导全班幼儿通过讨论的方法,选择或确定环境创设的主题和内容以及与环境材料互动的方法等。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主题和内容往往是从一日生活中幼儿感兴趣的活动中派生出来的。比如幼儿对教育活动中的某个主题活动特别感兴趣,教师就可以因势利导幼儿对这一主题的内容进行讨论,派生出有关这一活动的墙饰、窗饰、门饰或者区域活动布置。

  (二)探索法

  探索法是让幼儿自己在环境中发现问题,独立地解决问题,同时获得知识。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幼儿学习的内在动机,提高他们与环境和材料交往的积极性。幼儿园环境中隐藏了幼儿探索的无限“机密”,幼儿尝试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对墙饰、活动区域、材料、游戏、活动设施设备进行探索,发现事物的变化。

  (三)操作法

  操作法是教师指导幼儿动手操作,让幼儿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和习惯的基本方法。操作法的运用依赖于操作材料。幼儿把各种材料视为最美好的材料,通过操作了解材料的性质,实现自己的目的。于是,摸摸看看、敲敲打打、拆拆弄弄、粘粘贴贴、拼拼装装等各种作用于材料的方法都成为了幼儿的操作行为。

  (四)评价法

  幼儿园环境的评价是对环境质量的评价,包括对幼儿适应环境的评价,对幼儿的环境创设和互动行为的评价,对幼儿的环境创设效果的评价等。幼儿园环境评价贯穿环境创设的整个过程,它不仅能了解幼儿发展状况,还能了解环境与幼儿行为的互相影响。同时,环境评价对教师的行为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评价过程的信息反馈能强化教师的教育行为,从而更好地完善和优化环境创设。

 查看更多试题内容请点击下载:

  【焚题库】2019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库【历年真题+章节题库+考前密训试题】

加入2019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交流群648031666。教师资格考试报名 ,还能和考友一起学习交流!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