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

导航

2019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考点:第一章第四节

来源 :考试网 2019-02-14

  3.幼儿循环系统的特点和保育

  循环系统包括血液循环(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

  循环系统的功能:循环系统的功能是运输氧气、营养物质、激素、二氧化碳和其它代谢

  产物。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免疫和体温的恒定。

  (1)幼儿循环系统的特点

  血液循环系统特点:

  ①幼儿血液的特点

  a.血量相对比成人多,年龄越小,比例越大,约为体重的 9-12%;(成人 7-8%)

  b.血浆含水分较多,含凝血物质较少;

  c.红细胞的数目和血红蛋白量不稳定;

  d.白细胞中中性粒细胞比例较小,机体抵抗力较差。

  ②幼儿心脏的特点

  a.心脏相对大于成人;

  b.心脏容积比成人小,心排血量较少;

  c.心率快;(新生儿 140/min,3-7 岁 85-105/min)

  ③幼儿血管的特点

  a.管径粗,毛细血管丰富;

  b.血管比成人短;

  c.血管壁薄,弹性小;

  d.血压低(管径粗,血输出量少);淋巴系统特点:

  ①学前儿童淋巴结尚未发育成熟,因此屏障作用较差,到 12、13 岁时,淋巴结才发育完善。;

  ②小儿的淋巴系统发育较快。淋巴结的防御和保护机能比较显著。易患扁桃体炎(4-10岁)。

  (2)幼儿循环系统的保育

  ①合理营养,从小预防动脉硬化。适当增加含蛋白质、铁及维生素丰富的食物,预防贫

  血。注意合理的膳食,减少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并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②经常适度锻炼。要避免长时间的剧烈活动及要求憋气的活动。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结束时做整理活动。剧烈运动时不可立即停止,以免造成暂时性贫血。剧烈运动后不宜马上喝大量开水,以免增加心脏的负担。运动时出汗太多,可喝少量的淡盐水。

  ③衣着要宽大舒适。衣服狭小压迫胸廓影响呼吸;狭小的衣领会压迫颈部的血管,使脑部血液循环受影响;紧束腰带会压迫腹腔,影响消化器官的血液循环。(儿童衣服成人化)

  ④要预防传染病和意外事故。要关心幼儿的起居和活动,预防各种传染病,从而避免因各种传染病引起的心脏疾病。还要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大量出血会影响健康,失血超过血量的 1/3 就会有生命危险。

  4.幼儿消化系统的特点和保育

  消化:通过消化管和消化液的作用把食物分解为可吸收成分的过程;吸收:经消化的食物成分通过消化管壁进入到血液循环的过程。

  (1)幼儿消化系统的特点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脏、胰等。

  a.口腔

  口腔中最主要的器官是牙齿,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他辅助结构,舌、腺体(唾液腺)、咬肌等,使它们共同完成着:吸吮、咀嚼、吞咽、辨味、初步消化食物,辅助发音功能;

  b.胃胃是个肌性结构,伸展性大,个体差异大,分泌的胃液为弱酸性,在帮助人体消化食物中起重要的化学作用,其中粘液细胞分泌的碱性粘液在中和胃酸、润滑胃粘膜、减少胃炎、胃溃疡的发生中起作用。

  不同年龄胃的容积:新生儿 30—60ml

  1—3 个月 90—150ml

  1 岁 250—300ml

  3 岁 600 ml 左右

  6 岁 900 ml 左右

  (2)幼儿消化系统的保育

  ①保护牙齿,注意口腔卫生;

  a.定期检查牙齿;

  b.培养学前儿童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

  c.教育学前儿童不用牙齿咬坚硬的东西;

  d.合理营养;

  e.纠正某些不良习惯。

  ②培养良好的进餐习惯;

  ③饭前饭后不要组织学前儿童进行剧烈运动;

  ④培养良好的排便习惯。

  二、幼儿动作发展的基本规律与特点☆☆☆

  (一)幼儿动作发展的基本规律

  1.整体到局部规律

  即从整体动作到分化动作的规律。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的、散漫的,以后才逐步分化为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动作。

  2.首尾规律

  即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的规律。婴儿最早的动作发生在头部,其次是躯干,最后是下肢,其顺序是沿着抬头——翻身——坐——爬——站立——行走的方向发展。

  3.近远规律

  即从中央部位动作到边缘部位动作的规律。儿童这一动作的发展规律表现为动作先从头部和躯干开始,然后发展双臂和腿的动作,最后才发展手的动作。这一发展顺序表现为以头和脊柱为中心,向身体四周和边缘有规律的发展。

  4.大小规律

  即从粗大动作到精细动作的规律。婴儿首先出现的是身体肌肉大肌肉动作,如头部动作,以后才是灵巧的小肌肉动作,以及准确的视觉动作。如描圆圈、系鞋带、扣纽扣等。

  5.无有规律即从无意识动作到有意识动作。婴儿最初的动作是无意的,以后越来越多地受到心理有

  意识的支配。

  (二)幼儿动作发展的特点

  1.儿童头部动作的发展

  头部动作是儿童最早发展,完成也较早的动作。头部动作的发展顺序,大体是这样的:出生时,仰卧时头会左右转动,俯卧时会抬头片刻。这时如果不用手接着他的头,头就会下垂。1 个月,头仍不能竖直,俯卧时能抬起下巴;2 个月,抱着时头能竖直,但还是摇摆不稳;3 个月,头能竖直而且平稳;4 个月,头能平稳竖直,俯卧时能抬头,抱着时头能保持平稳;7 个月,仰卧时能抬头。

  2.儿童躯体动作的发展

  躯体动作的发展,主要表现为翻身和坐的动作的发展。2 个月,能挺胸;3 个月,能从侧卧翻到仰卧;4 个月,能扶着坐;5 个月,能从仰卧翻到侧卧;6 个月,会坐在有扶栏的椅子上,坐着时身体前倾,会用手支撑身体;7 个月,能从仰卧翻到俯卧,能不靠成人或其他东西的扶持独自坐一会儿;l0 个月,能毫不费力地从躺首坐起;l2 个月,站着时能自己坐下。

  3.儿童行走动作的发展

  儿童行走动作的发展,要经历爬行、站立和行走三个阶段。7 个月,试着爬行,主要依靠膝盖和大腿的移动。8 个月,匍匐爬行,腹部贴地,用腹部手臂带动身体和两腿前进,扶着能站立。l0 个月,用手和膝盖爬行,身体不着地,手臂和腿交替移动,能扶着东西自己站起。l2 个月,能扶着行走。14 个月,能独自站立。l5 个月,能独自行走。18 个月,跑步不

  稳,容易摔倒。2 岁时,行走自如,能大步稳跑,会踢皮球,能自己上楼下楼。2.5 岁,能双脚跳,会用单脚站立片刻 (2 秒钟左右),能踮着脚,用脚尖走几步,能从椅子上跳下。3

  岁,能单脚站立,会踮着脚走,跑步稳当,会骑三轮脚踏车。

  4.儿童抓握动作的发展

  抓握动作的发展,是手的动作发展的重要标志。抓握动作的发展,以眼睛注视物体和手抓握物体动作的协调,五个手指活动的分化为特点。因此,婴儿出生后 6 个月,抓握动作才开始发展。3 个月以前的婴儿,手基本上是捏成拳头,手脚一起乱伸乱动,4~5 个月的婴儿,虽然会伸手抓身旁的东西,但往往是整个手拿一把抓,拿不住。这种手的动作带有很大程度的不随意性,手接触到什么就抓什么。6 个月,捏物体时还是一把抓,不会使用拇指,能够把东西从一只手换到另一只手; 手眼协调,看到物体后能用手抓住它。8 个月,抓握物体

  时能大拇指和其他四个指头分开,使用拇指抓握住物体。l0 个月,能协调地配合手眼动作,把一样东西放到另一样东西上。18 个月,能将 2~3 件东西搭叠起来,能推拉玩具,会同时

  使用四个手指和拇指,抓握动作得到充分发展。2 岁,能用手一页一页地翻书。2.5 岁,手与手指的动作相当协调,手指活动自如,会用手指拿筷子、拿笔。3 岁,能用手拿笔画圆,会自已往杯子里倒水,能自己解开和扣上钮扣。

 查看更多试题内容请点击下载:

  【焚题库】2019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库【历年真题+章节题库+考前密训试题】

加入2019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交流群648031666。教师资格考试报名 ,还能和考友一起学习交流!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