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模块练习(十二)
来源 :考试网 2020-11-24
中1.【答案】A。解析:进行分组教学时,要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和教师的指导性作用相结合,A项符合要求。
2.【答案】C。解析:学生的“向师性”是出于学生对教师的模仿,所以教师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榜样,显示出的是教师职业特点的“示范性”。故正确答案是C。
3.【答案】B。解析: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quan威型、民主型、放任型。采用quan威型领导方式的班主任侧重于在领导与服从的关系上实施影响,由教师自身对班级施行无条件的管理,严格监督学生执行教师所提出的要求。采用民主型领导方式的班主任比较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在领导班级的过程中,不是以直接的方式管理班级,而是以间接的方式引导学生。采用放任型领导方式的班主任主张对班级管理不要过多地干预,以容忍的态度对待班级生活中的冲突,不主动组织班级活动。
4.【答案】C。解析: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的开展以教学为中心。
5.【答案】C。解析: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它是个人具有有意识地提取线索,因而能够直接加以回忆和陈述的知识。主要用来说明事物的性质、特征和状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这类知识主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A、B、D描述的都是一种程序性知识。
6.【答案】C。解析:前实验是指实验中缺乏清晰的假设,缺乏控制无关因子的措施,一般不设对照组,干扰因素较多,内外效度较差的实验。真实验指随机分派被试,完全控制无关因子,内外效度都很高的实验。准实验指在现成的教学班级内进行,没有随机分派被试,不能完全控制误差的来源:只能尽量减小误差的实验。
7.【答案】A。解析:多血质反应迅速、活泼好动,但情绪不稳定。
8.【答案】D。解析: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着几种不同的活动。
9.【答案】A。解析:建构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只是对现实的一种推测和假设,具有主观性。
lO.【答案】C。解析: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稳定性或可靠性,即某一测验在多次施测后所得到的分数的稳定、一致程度。它既包括在时间上的一致性,也包括内容和不同评分者之间的一致性。故选C。
11.【答案】C。解析:文学艺术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他们对美的鉴赏、创造能力为主要目的,摄影是一种对美的发现与鉴赏,属于文学艺术活动。
12.【答案】C。解析:这句话体现了教育性教学原则,即教学过程是知、情、意的统一。
13.【答案】D。解析:学校美育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形式教育、理想教育和艺术教育。
14.【答案】D。解析:“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提出者是维果斯基。
15.【答案】D。解析:心理辅导的目标有两个:一是学会调适,二是寻求发展。
16.【答案】A。解析:班级授课制是当前世界范围内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17.【答案】C。解析:在教育学史上,一般把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看成是第1本教育学著作,此后,人们开始了教育学的独立探索时期。
18.【答案】A。解析:小强症状属于典型的考试焦虑症。
19.【答案】C。解析:考查事例导入的含义。
20.【答案】C。解析:题干是对常规思维概念的考查。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网 www.ntce.com版权所有
21.【答案要点】
(1)能够准确把握和解决社会问题;增进学校和社会的联系;形成学校良好的竞争环境。
(2)建构完整的知识、认识体系;激发学习、探究的兴趣;提高社会性程度,发展个性。
(3)减少课程门类,减轻课业负担;应对知识积累变化给学校带来的挑战;组织形式灵活,及时反映新成果;课程结构合理化。
22.【答案要点】
(1)培养教师的反思意识;
(2)加强反思理论知识学习,重视教育科研;
(3)写反思日记;
(4)说课、听课与评课;
(5)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
(6)对课堂教学进行录像;
(7)进行反思性的行动研究。
23.【答案要点】
(1)通过环境进行美育。心理学认为:“环境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可见,通过环境进行美育在整体素质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如校容校貌绿化美化、校训、各种规章制度、舆论环境、群体与个体意识及心理气氛等。
(2)通过音乐、舞蹈进行美育。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它运用音响、节奏和旋律来塑造艺术形象。它能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陶冶人们的思想感情,激发人们奋发向上。因此,音乐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小学生音乐感强,尤其是对唱歌更感兴趣。因此,学校可选择思想性、艺术性符合学生理解和接受能力的健康的歌曲进行教学。
(3)通过大自然进行美育。祖国的锦绣河山、名胜古迹、自然景色、奇花异草、珍禽异兽等,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源泉和对少年儿童进行美育的生动教材。
(4)通过情感进行美育。情感是行为的动力,人们对美的追求往往成为进步的动力。所以,可以说美育是造就完善人格的必经之路。对小学生的培养和教育,既要晓之以理,又要动之以情。
24.【答案要点】
(1)培养优良班集体的方法:
①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
②选择和培养班干部,形成班级骨干力量;
③培养良好的班风,形成健康向上的集体舆论;
④坚持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教育活动。
(2)教育转化“在野学生领袖”的方法:
①严格要求,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约之以规;
②利用其特长为班集体做好事,争荣誉;
③将“在野学生领袖”转化为“正式学生领袖”。
25.【答案要点】
“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出一批好学生"这一理论在这一课堂评价中得到了很好的落实。老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就要对每个学生抱以积极、热切的希望,并乐于从多角度来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这正是新课程所倡导的评价观。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关怀,让每个孩子的个性得以充分张扬,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自己是一个聪明人,体现出评价是为了孩子发展的理念。
此课例的教学评价充分体现了教师是教学内容的组织者、学生学习内容过程的合作者。教师也时刻在运用自己的评价激励、唤醒、鼓舞着学生的学习、进步。这位教师已娴熟地掌握了点石成金、由表及里等各种教学评价并融会贯通。教师从语势上、表达方式上等多角度给予评价引领。如:“哈哈,当代朱自清!”随意的评价、赞美,实则是在用作家朱自清的声望来激励孩子的进步,指导学习运用名人、名家的表达方式来表达。这样的评价产生了强大的榜样示范效果,这远比“你说得真好,写得真好”评价得准,更有指向性。
26.【参考设计】
(1)书写要点如下:
乃:第1笔“横折折折钩"的横部宜横向右上取势,第1折和第三折宜斜向左下取势,第二笔“撇”须顶连“横”画,撇出时略带弧度。
润: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部“三点水”写法同前,右部首“点”定位宜高,第二笔“竖”和第三笔的“折”部等长,“门”中的“王”,三“横”间距相等,第三条“横”较长。
(2)教学目标如下:
①知识与技能:学会“乃、随、潜、润、细”这五个生字。
②过程与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渎古诗。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①理解古诗意思,感受作者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②学会本课生字,背诵古诗。
(3)导入设计: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①播放春天到来万物复苏的视频。
师:这就是春天,冰雪消融,万物复苏。喜欢春天吗?
②你们知道哪些关于春天的古诗?能不能给大家背诵一下?
学生朗诵,教师描述诗的意境。
③过渡:绵绵的春雨悄悄地下着,飘在果园,点红桃花;洒在树梢,染绿柳芽;落入田野,滋润庄稼;降在池塘,唤醒青蛙。小朋友们,你喜欢春雨吗?想不想再学一首关于春雨的古诗?
设计意图:播放视频的手段让学生能对春景有直观感知,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六年级的学生经过五年的语文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语文诗词积累,通过以旧引新的导入不仅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了有效回顾,还在朗诵诗歌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可谓一举两得。
27.【参考设计】
(1)分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算法:①分数乘整数:整数与分子相乘的乘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②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2)教学目标如下: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的活动过程,发现并归纳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结论的科学性与严谨性,对数学产生好奇心,提高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解决相关的问题中进一步体会数学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3)实例l的教学设计环节:
①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实例的示意图。
②引导学生根据题意列出解答算式:
+ + ==
× 3 =
③学生分小组讨论,探索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师提问:×3 =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讨论后各小组选出代表陈述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给予鼓励并补充完善:分数乘整数,整数与分子相乘的乘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④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学生口述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