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

导航

2020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模块练习(九)

来源 :考试网 2020-11-20

  【四】

  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只有一个地球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但是,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物资源来说,它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

  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但是因为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有人会说,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 40 万亿公里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但是,即使这些设想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

  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问题(一):请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分析写作特点。

  问题(二):如指导高年段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问题(三):设计本文教学重点部分的教学流程,并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设计】

  问题(一):

  文章首先向我们介绍了地球上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接着说明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十分有限的,然后说明了人类不要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最后说明了我们人类要精心地保护地球。精心地保护地球,就是精心地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这是一篇说明文,说明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目的是教育学生自觉地担负起保护环境的责任。本文结构清晰,层次分明,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分别介绍了保护地球的重要性。作者运用生动巧妙的拟人手法,把地球——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称作人类的母亲,使读者感到亲切温暖。

  问题(二):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学习并会写生字与词语。②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③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拓展学生的语文学习空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保护地球的意识,从我做起,从身边力所能及的事做起,争做小小宣传员。

  2.教学重点

  体会“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问题(三):

  一、自主尝试

  (一)创设情景

  1.谈话: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有血有肉、爱我们的母亲,除了这个母亲,还把什么也叫作母亲?(老师、祖国、大地、黄河、地球……)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见一见地球妈妈。

  2.(播放课件,认识地球的美丽可爱)然而,不知从何时开始,地球妈妈的笑容消失了!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地球的文章(教师板书:只有一个地球),齐读课题。

  [设计理由]通过师生谈话,播放课件,创设一个和谐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

  (二)自主学习

  1.自学生字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2.一边读课文一边用“”画出描写地球“可爱”的句子,用“﹏”画出描写地球容易“破碎”的句子。3.感知课文的内容,提出自己认为值得探究的问题。

  [设计理由]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一环节的设计体现了尊重学生个性意识,拓展学生学习的时空,为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活动探究

  (一)交流讨论

  1.学生组成小组,提出自己要探究的问题,小组成员共同研讨。

  2.师生共议,归纳中心议题。(“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设计理由]在尊重学生个性选择的基础上,教师善于引导,引出关键的问题,让学生达成共识。

  (二)合作探究

  1.了解地球的“可爱”。(播放地球“可爱”的课件)

  (1)地球妈妈可爱吗?课文是怎样写的?

  (2)小结:同学们通过反复朗读,认识了地球是多么美丽可爱,我们应该怎么做?(热爱、保护)

  2.小组交流,了解地球的“易碎”。

  (1)播放地球遭破坏的课件,让学生直接感受。

  (2)让学生把查找到的地球遭受破坏的资料读一读。

  (3)默读课文内容,谈谈课文是怎样描写地球的“易碎”。

  (4)结合自己的理解,找出课文的片段,朗读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5)小结:看到这些图片,听到同学们这些感受,我们不禁想起了宇航员说的那句话:

  “地球太可爱了,也太容易破碎了。”看到地球这样遭受自己女儿的破坏,我们是不是可以袖手旁观呢?为什么?(因为“只有一个地球”)请大家一起朗读最后一段话,体会作者以“只有一个地球”为题目的原因。

  [设计理由]探究学习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主要方法,“活动式”课堂教学重视学生的合作、探究,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掌握知识。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把大量时间留给学生探究学习,让学生充分地读、思、议、评,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三)升华情感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终于真正认识我们的另一位妈妈——地球,我相信,同学们一定有好多话想对地球妈妈说,请说说自己想说的话吧!

  2.结语:听了同学们的自我表白,老师很受感动,有我们这些有志的孩子,相信有一天,我们的妈妈会变得更美丽可爱。让我们时刻提醒自己:只有一个地球;让我们警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让我们说一声:地球妈妈,祝您早日康复。

  [设计理由]这一教学环节回应了全文,通过设计有感情的表述,激发情感,强化爱的思想感情,从而增强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拓展延伸

  1.进一步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说明方法,写一篇读后感。

  2.创作一条宣传环保的公益广告,在班上交流。

  3.调查家乡环境遭破坏的情况,和同学们商讨保护的办法。

  [设计理由]语文教学要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体现学习的真正价值。这一具有“延伸性”的作业设计,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出发,体现学习的活动化、生活化、实践化、社会化。

  【五】

  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10问题(一):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问题(二):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并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设计】

  问题(一):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实际含义。②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③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学习,形成合作意识,具备一定的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将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教学重点

  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会读写小数。

  问题(二):

  一、创设情境,引入小数

  1.教师出示 PPT 课件:小数的初步认识

  师:开学了,妈妈给小华买了一些文具,有书包、文具盒、铅笔、彩笔、橡皮擦和日记本等。同学们,你们能不能把这些文具标价中的数分成两类?怎么分呢?

  学生小组交流,教师选代表说明自己的分法和理由。

  2.区别整数与小数

  师:我们将这些标价(物品的价格,即多少钱)分成两类。

  左边这组数是我们以前学过的,都是整数。右边这组数有一个什么特点?(数中间都有一个小圆点)。像这样的数叫作小数,“.”叫作小数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小数。(出示课题:认识小数)

  二、认识小数

  1.小数里的这个小圆点我们把它叫作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部分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部分是小数部分。你会读小数吗?让学生试读标价牌上的小数。(出示课件)

  介绍小数的读法——小数点读作“点”,小数点左边代表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读;

  小数点右边代表小数部分,依次读出每一个数字,读时,先读整数部分,再读“点”,最后读小数部分。认识以元为单位小数的实际含义。

  哪些同学已知道,标价牌上的小数分别表示多少钱?(学生回答)

  2.完成表格中的填空。

  (出示课件)

  要求学生轻声读出货架上三种食品标价中的小数,填写它们分别表示

  元

  角

  分。

  3.你还在哪里见过小数?

  三、例 1 教学

  师:(出示课件)看看这些学生都在做什么?同学们,你知道自己的身高吗?

  [设计理由]将小数融入学生的身高这一现实问题,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激发

  学习本堂课的兴趣。

  1.学生交流自己的身高是 1 米多少厘米?

  2.只用米作单位,该怎样表示?

  3.引出以米为单位的一位小数。出示课件:把 1 米平均分成 10 份,每份是多少分米?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米,还可以写成零点几米。3 分米是几分之几米,还可以写成零点几米?

  介绍小数的写法:先写整数部分,再在右下角写点,最后写小数部分。

  想一想:什么样的分数能改写成一位小数?

  4.引出以米为单位的两位小数。

  出示课件:把 1 米平均分成 100 份,每份是多少厘米?1 厘米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米,还可以写成零点零几米?3 厘米是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18 厘米是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

  想一想:

  什么样的分数能改写成两位小数。

  让学生把答案填写在课本上。

  5.小组讨论

  出示:王东身高 1 米 30 厘米,写成小数是( )米。

  同桌交流后汇报。写成 1.30 米和 1.3 米都是对的,因为 30 厘米也就是 3 分米。

  [设计理由]在进一步的交流讨论中,复习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四、巩固应用

  五、拓展:小数的历史。

  【六】

  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1314

  问题(一):试用自己的话总结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问题(二):如指导高年段小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问题(三):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例 1 部分的教学流程,并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设计】

  问题(一):

  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当整数部分不够除时,商 0,点上小数点;如果有余数,要添 0 再除。

  问题(二):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归纳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②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2.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问题(三):

  一、复习准备

  1.学生独立计算

  224÷4

  1236÷12

  完成后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 1236÷12 这道题是怎么算的。

  (强调除到哪位商哪位,不够商 1,0 占位)

  2.同时提问: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15

  3.填一填

  0.32 里面含有 32 个()。

  1.2 里面含有 12 个( )。

  0.25 里面含有( )个百分之一。

  2.4 里面含有( )个十分之一。

  8 里面含有( )个十分之一。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例 1 的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意。

  2.师:同学们,你们有谁坚持晨练?晨练对身体有什么益处?

  3.请看屏幕:仔细观察图中提供了哪些数学信息?

  4.思考:王鹏坚持晨练,按计划他平均每周跑多少千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5.学生独立列出算式:22.4÷4

  师:为什么用除法解决?帮助学生理解小数除法的含义。

  三、自主探索

  1.独立思考: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怎样算?

  2.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里与同伴交流一下。

  3.在不改变商的大小的前提下,怎样把小数变成整数呢?谁来说一说你的想法?(教师

  可以随学生的回答做以下板书)

  22.4 千米=22400 米

  22400÷4=5600 米

  5600 米=5.6 千米

  4.讨论:怎样列竖式计算 22.4÷4?商在竖式上怎样表示呢?

  (重点突出:余下的 2 与 0.4 合起来,表示 24 个 0.1,商 6 是表示 6 个 0.1,应在商的个位与十分位之间点上小数点。在整数商完后,在个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然后再接着往下商)

  5.想一想:用这种方法计算的结果和把 22.4 千米化成米计算的结果相同吗?说明了什么?观察竖式中被除数和商的小数点,你有什么发现?

  6.比一比:和我们前面准备题中的 224÷4 相比,你发现 22.4÷4 与 224÷4 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7.小结。

  (1)按照整数除法的方法除;

  (2)计算时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8.完成书上“做一做”。

  (展示学生作业,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计算的)

  四、练习

  1.算一算,比一比。

  42÷3

  4.2÷3

  2.用竖式计算。

  38.7÷9

  7.26÷6

  16.5÷15

  43.5÷29

  3.《新编童话集》共 4 本,售价 28.6 元,平均每本售价多少钱?[设计理由]在教授计算方法时,先抛出问题,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的方法,寻找解决例题的方法,并比较方法之间的不同,这一过程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