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5
来源 :考试网 2019-06-15
中2019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儿童身心发展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这特点决定了教育工作要( )。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求同存异
【解析】B 。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因材施教
2.“庶”与“富”是“教”的先决条件。首次提出这一教育观点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解析】A。 孔子提出了“庶、富、教”的观点,认为人口、财富和教育是立国的三个要素。他认为“庶”与“富”是前提,是实施教育的先决条件。
3.法国文学家加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第一时间给他的小学老师写了一封信表示感谢。这反映了教师劳动具有( )。
A.复杂性 B.延续性 C.创造性 D.示范性
【解析】B。 教师劳动的延续性是指教师的教学不只局限在学生的上学时期,还会影响到学生毕业以后。
4.在小学生品德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A.学校 B.少年宫 C.同学 D.社会
【解析】A。 学校教育在小学生品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5.下列属于学校教育制度内容的是()。
A.修业年限 B.教学大纲 C.课程标准 D.课程设罝
【解析】A。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系统,它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6.小学生的手指不小心被教师的门夹伤,教师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给学生( )。
A.揉搓受伤手指 B.吃止痛消炎药 C.冷敷受伤手指 D.热敷受伤手指
【解析】C。手指受伤应先冷敷,因为热敷会引起受伤组织细胞受热膨胀挤压周围的细胞,也会加速血液流动渗出。24小时之后热敷,促进血液循环。
7.教育研究主体通过对有意义的教育教学事件的描述与分析,发掘或揭示内隐于日常事件、生活和行为背后的意义、思想或理念的研究方法是( )。
A.经验研究法 B.调查研究法 C.行动研究法 D.叙事研究法
【解析】D。 题目是叙事研究的定义。
8.关于儿童“最近发展区”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
A.发展要先于教学,以更好的进行教学
B.教学内容应略高于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
C.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以更好的促进发展
D.教学应同时考虑儿童现有发展水平和所能达到的水平
【解析】A。 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教学要先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这样才能让学生不断提升。
9.小学生喜欢亲近老师,渴望得到夸奖,这种需要属于( )。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归属和爱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解析】C。 学生渴望得到老师的认可和关心,是一种归属感和爱的需要的体现。
10.“笨鸟先飞”、“勤能补拙”说明( )。
A.需要对能力有影响 B.动机对能力有影响 C.性格对能力有影响 C.气质对能力有影响
【解析】C。 勤奋是性格的态度特征,笨是性格的理智特征的体现。
11.小明学习非常努力,但是成绩总是不理想,逐渐出现了被动、退缩、无动力的状态,这种心理反应属于( )。
A.学习焦虑 B.习得性无助 C.自我估价降低 D.认知功能障碍
【解析】B。 习得性无助感让人们自设樊篱,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身不可改变的因素,放弃继续尝试的勇气和信心.
12.根据皮亚杰的理论,能够解决“7×8=56”这个问题的儿童属于( )。
A.前运算阶段 B.直观动作阶段 C.感知运动阶段 D.具体运算阶段
【解析】D。 小学生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小学生处于具体运算。
13.小学开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 )。
①国家课程②地方课程③必修课程④选修课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A。 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科课程标准里面的规定的课程,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14.林老师教学《借生日》时,先板书“生日”,让学生说说自己生日是哪一天?又是怎样过生日的?接着又板书“借”,并提出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日,为什么要借生日?”“生日能借吗?”这种导入方法是( )。
A.故事导入 B.情境导入 C.悬念导入 C.直接导入
【解析】C。 题干中老师不断通过提问的方式,借生日能“借”吗?进行设疑,制造悬念,以引起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兴趣。
15.在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学校主要采用教学组织形式是( )。
A.个别教学 B.复式教学 C.分组教学 D.班级教学
【解析】A。 古代采用个别教学组织形式。到了17世纪初才产生班级授课制。
16.根据教学任务的要求,在校内或校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方法是( )。
A.实验法 B.演示法 C.读书指导法 D.实习作业法
【解析D。 实习法是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教学要求,组织学生在校内外一定场所从事一定的实习实践工作,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综合运用理论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又称实习作业法。
17.曹老师教学《圆的周长》时,讲述了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在计算圆周率上的卓越贡献,同学们感到很自豪,曹老师遵循的教学原则是( )。
A.启发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
【解析】D。 题干中的自豪感,也是教师向学生传到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现的是思想性。
18.在教育理论中,教育与教学的关系是( )。
A.结果与过程的关系 B.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C.目标与手段的关系 D.内容与方法的关系
【解析】B。 教学是教育的一种途径,除了教学,教育还有其他的途径。所以他们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19.通常所说的备课要“备”,除了钻研教材、设计教法之外,还包括( )。
A.研究学生 B.设计作业 C.设计评价 D.指导学法
【解析】A。
20.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通过任务分解,责任分工,协同互助,已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这种学习方式属于()。
A.掌握学习 B.合作学习 C.探索学习 D.发现学习
【解析】B。 题干中的关键词“共同”“任务分解”体现了合作学习。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1.依据遗忘规律如何合理组织复习?
【 参考答案】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复习在记忆中有重要作用。有效组织复习的方法有:
①及时复习。识记后,遗忘很快就发生。
②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制定复习计划,不要过于紧张和疲劳,以免产生干扰。
③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④复习方法多样化。单调的复习方法,易使人产生疲劳和厌倦情绪,会降低复习的效果。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复习时,方法要灵活多样。
⑤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多种感官参与复习可以更好地提高记忆效果,在复习时应尽量运用多种感官参与,要眼看、耳听、口读、手写相互配合。
⑥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反复阅读与尝试回忆相结合的方法,能使学习者及时了解到识记的成绩,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激起进一步学习的动机。
22.简述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参考答案】
(1)文化知识制约教育的内容与水平。
(2)文化模式制约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
首先,文化模式为教育提供了特定的背景。其次,文化模式还从多方面制约教育模式。如东方文化模式的核心是追求和谐、崇尚德行、关注整体;西方文化模式的核心是追求征服、崇尚理性、关注个性。沿着这两种不同的文化模式发展的教育模式,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与方式等各个方面都有明显差异。
(3)文化传统制约教育的传统与变革。
23.简述小学教师撰写操行评语的注意事项。
【参考答案】
(1)班主任要明确评语不是一种检查和评比,而是一种阶段性的总结。学生期末评语是老师对学生一学期来的表现的一种分析和总结,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全面正确的了解自己,了解自己存在的优势和不足,鼓励学生发扬优势,改进不足。因此,班主任在写学生评语时应注意不要给学生下定义或分等级,而是要客观地给学生作一次比较全面的总结。
(2)评价主要注重的是学生的发展过程,这就要求班主任平时要注意细心观察,为期末评语的撰写积累素材。要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发掘学生的闪光点。班主任评语中要由衷地为学生的优点“喝彩”。然而学生的闪光点并不是每时每刻都能表现出来的,有些甚至是一闪而过。这就需要班主任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并把它记下来作为日后写评语的素材;要正确评价一个学生,不能只是着眼于他眼前的表现,也要关注他以往的表现,更要注重他未来的发展。
三、材料分析
24.材料 沈老师走进教室,发现黑板上有一副嘲弄他的漫画,同学们嬉笑不已,沈老师看后笑着说:“头像画的很逼真,这位画画的同学很有天赋,我为班上有这样的人而感到高兴,建议他多向美术老师请教,充分发挥特长,说不定将来会成为美术家呢。”沈老师停顿一下,接着说:“可是这节课不是美术课,而是作文讲评课,现在我把它擦掉好吗?”沈老师正要去擦,只见一位同学疾步走上讲台,向沈老师深深的鞠了一个躬,然后抢过黑板擦,擦掉了他的“得意之作”。
多年以后,一副赞美老师,反映自己思想转变的美术作品《悟》被选为参加全国美术展的参展作品,作者就是当年在黑板上画漫画的学生。
问题:(1)评析沈老师对“漫画事件”的处理。(10分)
【参考答案】沈老师的处理方式很恰当。
第一,沈老师做到了长善救失。虽然是学生的恶作剧,但是沈老师还是能看到学生的山观点,并进行了赞扬,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第二,教师运用了期望效应。罗森塔尔的实验对教师的启发表明,教师如果对学生有期待,并能鼓励指导学生,学生就会取得很大的成就。
第三,教师注重教学的教育性原则,在教学中能够从思想品德方面给与学生一定的启发,能够做到学生的自我感悟。
(2)谈谈教师在处理课堂上对突发事件的注意事项。(10分〉
【参考答案】教师处理课堂问题行为的具体策略,根据实践经验的总结,一般可概括为以下几种:
1.忽略小而且转瞬即逝的问题行为。
2.非言语警示或停顿。
3.适时表扬正确行为。
4.言语提醒、反复提醒。
5.直接提问。
6.执行结果,注意慎用批评与惩罚。
25.材料 刘老师教学《第一场雪》时,运用各种方式激励学生。学生在质疑时,她就说真是个爱思考的孩子!”学生朗读表现出色,她就说:“老师仿佛罝身于雪景中,心中无比轻松愉悦。”大家齐读得好......大家读得不好时,她首先肯定“读得不错,要是不仅能表现出惊讶,还能表现出赞叹的感觉来,就更棒了。”
问题:(1)评析刘老师对学生课堂表现的评价。(10分)
【参考答案】
第一,刘老师做到了教学评价的客观性,能让学生感觉教师的评价是合适的。
第二,刘老师做到了教学评价的指导性,通过教师的评价,学生知道自己应该朝向哪个方向努力。
第三,刘老师做到了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刘老师在对学生的评价除了适合学生,而且评价也非常正确合理。
(2)谈谈“新课改”倡导的评价理论。(10分)
【参考答案】新课改倡导激励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激励性评价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行为作出及时、积极的反馈,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完成。
评价目的是促进发展。
评价内容综合化。全面素质评价。
评价方式多样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
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交互作用的评价
更注重评价过程。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
查看更多试题内容请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