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

导航

2019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练习题(二)

来源 :考试网 2018-12-20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简述何谓教师专业发展?

  2.简述小学教育研究对于促进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的意义。

  3.简述指导小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

  4.简述小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特点。

  5.简述小学生心理辅导的常用方法。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我担任六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小刚是我的学生,上课的时候总是听一会儿,就不自觉地东瞧瞧、西看看,桌面上有什么东西都想玩,一支铅笔、一块橡皮都能让他玩上半堂课,每堂语文课,我都要提醒他几次。自然,他没少挨批评,家长方面也很重视。可是,他还是老样子。一堂课上要溜几回神,等到老师提醒而转过神来听课时,由于没听到前面的知识而跟不上,所以又去玩手边的东西。考试成绩自然不好,教师和家长都着急。他自己也知道上课应认真听讲,想改掉这个坏毛病,可一上课就不自觉地又神游了。

  问题: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教师应如何吸引小学生听课。

  2.小雪的母亲逢人便夸她的好女儿多么聪明,在班上学习总是前几名,而且,在书画、歌咏比赛中获得了市里的一、二等奖,可谓多才多艺。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她与同学相处不好,同学关系紧张。由于小雪多才多艺,学习又好,再加上家庭比较富有,她时常瞧不起班上的其他同学。在学习上,如果有同学向她请教问题,她会随口说:“这问题太简单了。”当看到别人的、穿着一般时,她也会说:“这衣服太不好了,买件贵点儿的穿上吧。”她就是这样,给人的感觉仿佛她就是“小公主”。她很傲,有时自己做错事了,也不承认,还多方辩解,甚至有时为了获得荣誉还弄虚作假。

  问题: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如何矫正小学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

  四、教学设计题(本题 20 分)

  材料一:“角的初步认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 38—42 页]

  材料二:“What’s the Matter,Mike? Part B”[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PEP 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 Unit2 Part B Let’s learn(Pair work)]

  材料三:“秋天的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 42—47页]

  请在上述材料中任选其一,就课堂教学目标及某一教学环节(譬如课堂导入、讲授新知等)进行教学设计。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桑代克的学习理论被称为尝试—错误说。

  2.B【解析】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获得丰富且多方面的体验、获得科学文化知识,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主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开展研究为基本的教学形式的课程。它综合了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优势。

  3.C【解析】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要求把课程改革建立在脑科学研究、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学研究的基础之上,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着眼点和初目标。

  4.B【解析】小组活动是小学课外活动的基本形式。本题正确答案为 B。

  5.C【解析】教学活动过程包括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评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考核与评定,这五个环节构成了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全过程,然而教学反思的内容也就主要围绕这五个环节展开。所以教学反思的主要内容包括对备课的反思、对上课的反思、对布置与批改作业的反思、对课外辅导的反思、对学业成绩的考核与评定的反思。

  6.B【解析】语文美育是在教师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让学生感受、领悟语文学科特有的美,从而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的过程。

  7.C【解析】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对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创造性地提出了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的理论,描述了从婴儿期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顺序。他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其中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年龄大致处于 7—12 岁左右,这时儿童逐渐掌握了守恒的概念,可以开始进行一些运用符号的逻辑思维活动,可以形成一系列的行动心理表象。故本题选 C。

  8.A【解析】1904 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规定设初等小学堂,招收 7 岁儿童入学,修业年限为 5 年,并规定初等小学教育为义务教育。

  9.D【解析】教师的情绪,最能直接地在学生身上起到影响作用。一节课的成功与否,从教师走进课堂时的情绪就能辨别。学生是最敏感的,也是最容易受影响的,因此教师盼情绪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

  10.B【解析】“聪明早慧”或“大器晚成”说的是有的人很早就能表现出惊人的智慧,有所成就,而有的人成就较晚,这说的正是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11.B【解析】人感染甲型 HlNl 流感病毒后,传染期为发病前 1 天至发病后 7 天。

  12.D【解析】活动课程以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兴趣和动机为中心组织课程。

  13.D【解析】艺术教育的课程设计要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和个性差异,在目标的制定、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学习活动的设计以及评价方法的选择等方面,体现层次性和选择性,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真正使课程适应每个学生的发展。

  14.A【解析】小学生在识字的初级阶段,容易把一些笔画相近或相似的字读错,如把“入口”读成“八口”,这说明小学生的感知能力笼统、不够成熟、精确性比较差。

  15.C【解析】综合性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特征之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综合性是由活动中学生所面对的完整的生活世界所决定的。

  16.C【解析】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查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尤其是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多样化的探究。

  17.B【解析】道德意志是指人们在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做出抉择的顽强毅力和坚持精神,是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

  18.C【解析】强迫症又称为强迫性神经症,或称为强迫性障碍,它是一种以强迫症状为主的神经症,其特点为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两者强烈冲突将使患者感 到焦虑和痛苦。当脑子里出现、听到或看到某一观念或某一句话,便不由自主地联想起另一个观念或词句,即为强迫症的症状。故本题选 C。

  19.B【解析】意志品质是指构成人意志的诸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坚韧性等几方面。题干中有些学生经常缺交数学作业、在各项活动中也有一些同学叫苦叫累都是缺乏意志品质的表现,故本题选 B。

  20.B【解析】教学组织应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从具体形象的事物入手,由浅入深地进行。

  故本题选 B。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