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

导航

2017下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测试题(八)

来源 :考试网 2017-09-22

  16.林老师教学《借生日》时,先板书“生日”,让学生说说自己生日是哪一天?又是怎样过生日的?接着又板书“借”,并提出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日,为什么要借生日?”“生日能借吗?”这种导入方法是( )

  A.故事导入

  B.情境导入

  C.悬念导入

  D.直接导入

  参考答案:C

  解析:题干中老师不断通过提问的方式,借生日能“借”吗?进行设疑?引起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兴趣。

  17.小明学习非常努力,但是成绩总是不理想,逐渐出现了被动、退缩、无动力的状态,这种心理反应属于( )

  A.学习焦虑

  B.习得性无助

  C.自我估价降低

  D.认知功能障碍

  参考答案:B

  解析:习得性无助感让人们自设樊篱,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身不可改变的因素,放弃继续尝试的勇气和信心.

  18.小学开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 )。

  ①国家课程 ②地方课程 ③必修课程 ④选修课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A

  解析: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科课程标准里面的规定的课程,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19.笨鸟先飞”、“勤能补拙”说明( )。

  A.需要对能力有影响

  B.动机对能力有影响

  C.性格对能力有影响

  D.气质对能力有影响

  参考答案:C

  解析:勤奋是性格的态度特征,笨是性格的理智特征的体现。

  20.曹老师教学《圆的周长》时,讲述了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在在计算圆周率上的卓越贡献,同学们感到很自豪,曹老师遵循的教学原则是( )。

  A.启发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

  参考答案:D

  解析:题干中的自豪感,也是教师向学生传到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现的是思想性。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