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

导航

2017下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测试题(二)

来源 :考试网 2017-09-14

2017下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测试题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的教材,在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它适用于学生少、教师少、校舍和教学设备较差的农村以及偏远地区。

  2.D【解析】良好的班风是评价一个班级好坏的重要依据。

  3.B【解析】我国教育家杨贤江以李浩吾的化名出版的《新教育大纲》(1930年)是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书中论述了教育的本质和作用,指明了教育是社会上层建筑之一,是营谋社会生活的手段,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揭露了旧教育的反动本质,起到了教育理论上的启蒙作用。

  4.B【解析】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5.A【解析】略。

  6.C【解析】略。

  7.B【解析】相对性评价有利于在群体内做出横向比较,故常作为选拔和甄别的依据。

  8.B【解析】教案是教学设计的呈现形式,教学设计是形成教案的一个“系统化”过程。

  9.B【解析】卢梭认为教育的任务应该使儿童“归于自然”,他在《爱弥儿》中提到,自然教育的最终培养目标是与“公民”“国民”相对立的“自然人”。

  10.C【解析】略。

  11.C【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课堂总结的复述法。

  12.B【解析】认同,即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规范,并试图与之保持一致。

  13.A【解析】小学生卫生保健的内容包括个人卫生保健、环境卫生保健、合理的作息制度和教学卫生保健。

  14.B【解析】题干描述的是黏液质气质类型的特征。

  15.B【解析】小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情绪、情感的动力特征明显、友谊感逐渐发展、情感体验的内容日益丰富、情感表现的深刻性逐步增加、情感反应的稳定性明显增强、高级情感得到进一步发展。

  16.D【解析】A、B、C三项都为行为动词,D项为目标动词。

  17.B【解析】略。

  18.D【解析】垂直迁移是指具有较高抽象概括水平的上位经验与具有较低抽象概括水平的下位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19.B【解析】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具有单一性,难以适应新时期我国语文教学的特点,尤其难以适应新课程语文教学任务的多方面性和综合性。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以探讨教材的呈现方式,来解决教学方法的单一性,实现新时期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以教学方法的取长补短,来发挥整体综合效应,实现新时期语文教学方法的“整体化”。

  20.D【解析】在提问的过程中,如果学生回答错误,教师要及时纠正,给学生做一个明确的解释,一定要让学生弄明白错在哪里,不能放任不管。

  二、简答题(答案要点)

  1.美育的途径十分广阔,方法灵活多样。美育可以在擘校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也可以到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进行。具体策略和方法如下:

  (1)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文化艺术活动进行美育。

  第一,通过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教学进行美育;

  第二,通过艺术学科教学和课外文艺活动进行美育。

  (2)通过大自.然进行美育。

  (3)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美育。

  第一,利用家庭环境进行美育;

  第二,组织学生参加美化学校环境的活动:

  第三,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体现美。

  2.(1)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恰当进行奖惩:

  (2)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和维持学习兴趣:

  (3)指导学生进行积极归因,增强对成功的期望:

  (4)培养自我效能感,增强学生成功的自信心:

  (5)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成为学习动机的激发者;

  (6)注意个别差异。

  3.(1)就动作的对象而言,操作技能的活动的对象是物质性客体或肌肉,具有客观性;(2)就动作的进行而言,操作技能的执行是通过外部显现的肌肉运动实现的,具有外显性;(3)就动作的结构而言,操作活动的每个动作必须切实执行,不能合并、省略,在结构上具有展开性。

  三、材料分析题(答案要点)

  1.(1)班级管理不仅仅是班主任的工作,班主任要对班级实施有效的教育与管理,必须要争取课、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的配合,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

  (2)组织和培养优秀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班主任应有计划、有组织地在短时间内有效地组建班集体。具体包括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3)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并不是只靠规章制度就能管理好的,这些规章制度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重要保证,然而,最重要的是维持正常的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舆论和班风。

  2.(1)动物学校的课程的设置不合理。首先课程的设置不能有效促进各种动物的个性发展,而是要动物去适应课程:其次采取统一设置的方式,不注重各种动物的选择与需求,如松鼠、老鹰的游泳,泥鳅的跳跃和飞行。

  (2)在教育评价上,评价的内容和方法不科学。①“期末的成绩汇报课上,泥鳅跳跃、跑步得了‘C’等,飞行没有学会,游泳由期初的‘A’等降到现在的‘B’等。老鹰飞行以绝对优势得到了‘A’等,但在跳跃与跑步项目上只得到了‘B’等,游泳不及格。松鼠在飞行项目上得到了‘B’等,跑步得‘C’等,游泳没有通过……”可以看出学校在评价方法上,只重结果,不重过程。。教育应是一种动态的管理过程。②不注重发展性评价.不注重期望与激励。“泥鳅训练刻苦,跳跃、跑步虽有所长进……但碍于校方的规定和校长、教练的威严,打消了这个念头……”③在评价内容上,只注重(知识与技能)甄别与选拔,不注重其他方面(态度和能力)的发展,人的智能有多元的,知识和技能仅仅是一个方面。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