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基础考察模拟七
来源 :考试网 2016-08-10
中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也是教育的本质。
2.A【解析】成熟时期西方心理学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20世纪60年代初,布鲁纳发起了课程改革运动。
3.A【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教育科学研究要遵循的基本愿则有: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教育性原则。
4.A【解析】略。
5.B【解析】略。
6.B【解析】身心发现的阶段性主要体现在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上。
7.B【解析】本题属于苛勒的完形一顿悟说。苛勒认为,学习是个体利用本身的智慧与理解力对情境及情境与自身关系的顿悟,而不是动作的累积或盲目的尝试。
8.B【解析】略。
9.D【解析】全身松弛训练法由雅各布松在20世纪20年代首创。
10.C【解析】略。
11.C【解析】小学教育是为每个学生今后的发展和从事终身学习打基础的教育,它的课程内容和要求应该是基础的。
12.D【解析】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是需要层次理论的提出者和代表人物。
13.C【解析】略。
14.B【解析】略。
15.C【解析】略。
二、简答题
1.【答案要点】(1)有助于教师了解自己的工作对象,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
(2)有助于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有意识地维护学生心理健康;
(3)有助于教师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
(4)有助于教师科学地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
2.【答案要点】(1)思想品德教育管理。思想品德教育管理的任务是加强和改善对品德教育工作的领导,组织和提高品德教育师资队伍,强化和规范品德教育工作,保证实现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
(2)教学工作管理。小学管理应严格执行教学常规、教学程序、教学环节和教学评价的管理,应建立权责分明的规章制度,强化备课、授课、实验、作业以及批改、辅导、考试考核、课外活动等各环节的管理。重视课外活动和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组织好课外活动。重视教学评价,建立完善的包括评价模式、评价方法以及评价结果处理的教学评价管理体系。
(3)教务行政管理。小学的教务行政包括招生、编班、报到注册、填报有关报表、制订与执行各种规章制度、检查各部门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检查各科教学进度、组织期中和期末考试、统计师生出勤和参加各种教学活动的情况、组织教学评价工作、组织教材的预订和发放、协助校长安排和落实教学任务、安排调课、代课、听课、检查学生课业负担、管理和充实教学仪器设备、办理学生转学、休学手续、整理和保管教学档案和学籍档案等。
(4)总务工作管理。总务工作管理包括校产管理、财务管理、生活管理等方面。
3.【答案要点】(1)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提出场独立和场依存两个概念。场依存性的人,倾向于利用外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场独立性的人,倾向于更多地利用内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
(2)从其人格整体来说,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这一人格维度没有好与坏之分,他们各自在不同的领域独领风骚。场独立性的人在认知领域显示了优势,他们处理问题比较灵活,善于抽象思维,自学能力较强,对自然科学知识更感兴趣;而场依存性的人在人际社会领域中显示了优势,他们善于体察别人,与人相处亲切融合,他们更喜欢社会定向的学科与知识。
4.【答案要点】(1)个别教学制。个别教学制是指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布置、检查和批改作业都是个别进行的,它的最显著的优点在于教师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使教学内容、进度适合于每一个学生的接受能力。
(2)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它的优点在于效率高,一个教师同时能教几十个学生;比较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和发挥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3)分组教学制。分组教学制就是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它的主要类型有:能力分组、作业分组、学科分组等。分组教学的优点在于它比班级授课更切合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便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人才的培养,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
(4)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设计教学法就是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在自己设计、自己负责任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的知识和能力。道尔顿制是指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它们的特点在于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才能,但不利于系统知识的掌握,且对教学设施和条件要求较高。
5.【答案要点】组织班级活动通常要遵循目的性、针对性、多样性、易操作性、创造性、整体性六个原则。
(1)目的性原则。开展班级活动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发展,在于促
进班集体奋斗目标的实现。因此,组织和指导班级活动一定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要寓教育于活动中,寓学习于活动中,最大限度地发挥班级活动的作用,不能盲目地为搞活动而活动。
(2)针对性原则。班级活动的开展要有针对性,针对性越强,收效越大。这种针对一是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需要。二是要针对班级里实际存在的问题。三是要针对社会上对学生有影响的现象开展班级活动。
(3)多样性原则。多样性是指在开展班级活动时内容、形式、组织方式要多种多样。坚持多
样性的原则,一是为了适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二是为了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
(4)易操作性原则。班级活动与社会中开展的大型活动不同,它受班级学生的精力、经验以及现有条件的限制,因此要注意易操作性,根据本班、本校、本地现有的条件开发活动资源,规模、频率要适当。
(5)创造性原则。创新的时代要求教育必须培养出创新型人才,而班级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要搞好班级活动,必须不断地创新,坚持创造性原则。
(6)整体性原则。整体性是指班级活动的内容、活动的全过程、活动的教育力量都要成为一个系统,用整体的教育思想指导整体的教育活动,达到教育目标实现的整体性和学生身心发展的整体性的最高境界。
三、材料分析题
1.【答案要点】(1)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该教学案例体现了教学的启发性原则,即在教学中教师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原则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使学生的兴趣成为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善于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他们积极思维,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中教师利用一年级学生爱唱爱跳和对比赛等具有奖励性质的活动感兴趣的性格特征设计了一个问题情境,并在这一情景中鼓励学生自己找到“比”的方法。这正是启发性原则在实际教学中的一个很好的应用。
(2)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本案例中教师使用了教学方法中的谈话法,即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该案例中教师很好地利用了学生的兴趣,引起了他们的思维兴奋,通过问题的启发诱导,让学生一步步地获取新知,并在最后进行了归纳,使知识系统化、科学化,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掌握知识。
2.【答案要点】(1)小翔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表现出行为过度和注意力缺陷,并伴有冲动行为。因此我认为,小翔可能存在注意力缺陷,即儿童多动综合征。
(2)多动症可能有先天体质上的原因,也可能是不安环境引起精神高度紧张的结果。例如,父母经常干涉儿童活动,批评指责过多,由此引起的焦虑会使儿童发生分心、冲动与多动表现。多动症可在医生指导下采用药物治疗。此外,采用各种行为疗法,如强化奖励法、代币奖励法等也可以大大减少儿童的多动与冲动行为。在强化程序上应多用连续强化,少用间歇强化。也就是说,当儿童每次表现出良好的行为时,就给予强化,而不是表现多次良好行为之后才给予一次强化。另外,研究者采用自我教导训练方法,即发展儿童的自我对话,加强内部言语对自身行为的引导与控制作用,用以处理儿童冲动行为,获得了明显的成效。
四、教学设计题
【参考设计】略。